但同时必须考虑到每户应该不止出一兵、一吏,将十万甲士、四万吏员视为十四万户是没有依据的。因此认为士卒数比兵户人口为1比3。5到3。86应不为过。吏户与兵户政治地位、经济地位相仿,则其比值应不会有较大差异。那么取较小值3。5则兵户、吏户人口数约五十万(497。000)。 对于屯田导致人口隐匿问题,从全国看是十分显著的,前文引王氏数据:废除屯田制后,全国户数增加67%,口数增加110。
7%。但是必须考虑到的是,蜀国在东汉末年并没有遭受大规模的战乱,本地的世家豪族并没有像中原地区那样大规模流亡。因此蜀国的土地并没有像魏国那样出现大量抛荒,被军阀控制进而成为屯田制推行的基础。从现有史料来看,蜀国较成规模的屯田均出现在与魏国交界的前线地区,其政治统属模糊,不仅很难统计,事实上其对蜀国人口的实际影响也十分微弱。
因此仅就蜀国人口的推算而论,屯田人口的计算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那么最后需要考虑的就是豪强地主的萌户问题。对于萌户的数量也史无明文。王氏依李剑农所论“盖依附私家为私家之部曲佃客,不列入国家编户者,当数倍已登记之户口。”认为萌户数量应在编户两倍以上,即户294。6万,口1534。4万。葛氏对此颇不以为然。
认为王氏仅以近人论断妄下结论,不仅于史无征,同时也缺乏合理分析。那么萌户数量究竟应为多少呢?显然也是难以下定论的。王氏对于三国人口的分析十分详细,尤其对于其中存在隐匿的环节都有详尽的论述。但其与具体数据则过于随意甚至武断,考虑到史料的匮乏此亦不得已而为之。因此王氏的分析仍具参考价值。葛氏在其《中国人口史》中推论三国总人口下限应为三千万。
书中同时列举了王氏所推测三国时期总人口数据(单位:万):编户,户147。3,口767。2;萌户,户294。6,口1534。4;屯田户,户98。6,口849。1;兵户,户83。2,口357。8;吏户,户19。7,口98。5;少数民族,36。7,口191。8;总计户680。1,口3798。8(注16)。其数据葛氏认为过高。
如仔细分析葛氏对于王氏数据的讨论,则上述数据中,兵户、吏户依前文修订为1:3。5,则口数合计360。15。屯田数王氏依据晋初废止屯田制时新增人口数得出,但葛氏认为新增人口实际包括对萌户加强控制而纳入编户的人口。因此将其调降至750应不为过。综合上述分析,则王氏所列三国总人口修正为:3603。55。较葛氏估计仍多出600。
但如果认为萌户人口与编户人口相当,则其人口低至2836。35。不仅低于葛氏推估的三国人口下限,同时也不符合时人对于萌户盛于一时的记载。因此将萌户数量调低至编户的1。5倍,则推估人口为3219。95,与葛氏推估就出入不大了。那么以此来推算蜀国萌户则为141。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得出结论,蜀国人口应为编户九十四万加兵户、吏户四十九万七千加萌户一百四十一万,总计二八十四点七万,约三百万人口,占三国总人口约十分之一。
文章TAG:李兴昌 千古兴亡 李兴昌多少人 千古兴亡多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