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所有品阶的工资虽然名义上都是白银什么的,但发放下来,都已折现成实物。永乐年间,朝廷明确规定:文武大臣的俸禄,春夏两季发行大明通行宝钞,秋冬两季则以苏木胡椒“折支”,五品以上折支十之七,以下则十之六。宣德九年,规定胡椒每斤折钞一百贯钱,苏木每斤折钞五十贯钱,这种用苏木、胡椒来折兑工资的做法,几乎贯穿了整个明朝时期。
外来的胡椒,因价贵被当做工资胡椒这种东西,并非中国原产,而是通过香料贸易从海外而来。除了郑和下西洋直接带回来的香料,之后西洋各国以各种名义进贡的香料非常多,除了龙脑香与檀香之类,最多的就是胡椒,几乎都是成堆出现。洪武十一年的时候,彭亨国进贡胡椒两千斤,苏木四千斤,洪武十五年,爪哇进贡胡椒七万五千斤,毕竟南洋之地,胡椒几乎遍地都是。
而在中原,胡椒这种东西还是很贵价的,在辣椒出现之前,中原的辛辣调味料也比较少,而外来的胡椒因为数量稀少而气味芬芳,深受勋贵们的欢迎,价格不菲。朝廷没有那么多的铜钱、白银发工资,而宝钞又不值钱,宫廷之中的胡椒却堆积如山,所以干脆就用胡椒发工资,作为俸禄的折兑。当然,大臣们拿到了胡椒也不可能都自己家用,多数还是售卖换成钱物。
茶的来源和来历是什么?什么茶最好?
一般而言,如果想要探寻一个事物的来源,最好从记录该事物物名的古文字入手。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侧重于以形表意。因此,我们就有可能从记录物名的古文字字体去探寻该事物的由来。在唐代以前,中国所有的文献里并没有“茶”这个字。但是中国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晒青制茶法,也就是说至少在三国以前中国就有了现代意义的茶。
只不过唐代以前的文献里都把茶写作了“荼”。中国古典文献中最早记录荼的是《诗经·邶风·谷风》,诗曰:“谁谓荼苦?”汉代毛亨解释说:“荼,苦菜也。” 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释物》解释“荼”说:荼,苦菜也。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也把荼解释为苦菜。所以荼的本义为苦菜。中国古人在劳动过程中发现有些苦菜吃了可以提神,也可以强身健体,所以慢慢地就有了把这种苦菜拿来食用的习惯。
这种用来提神健体的苦菜就是现代意义茶的祖先。两汉以前,中国的茶叶都是将鲜叶直接放进汤里做羹或者做粥的。所以中国古代只有吃茶而无喝茶之说。但是,吃茶的鲜叶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如果想要一年四季都吃上茶,只有把茶像其他菜一样晒成干。因为人们已经在生活中发现失去大部分水分的菜干可以长时间保存。所以,两汉至三国期间,茶就以晒青的方式出现了。
隋唐开始,人们创造了蒸青制茶法。明代人们创造了炒青制茶法。炒青是中国六大茶类中最常见的制茶法。晒青被白茶继承下来了,蒸青被恩施玉露等茶继承下来了。这就是茶的来历。至于什么茶最好?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中国可以产茶的地方太多了,不同的地方做茶的手法不一样。中国光茶的大类就有白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绿茶、黑茶、黄茶六大类。
每一类的产区都很大,每一个小产区因为地理环境、文化的不同,做出茶的特色也不尽相同。所谓类类有好茶、处处有好茶,哪个最好真的无从比较。所以茶友们常说茶无止境,因为谁也不知道最好的茶到底是什么茶。再加上每个人的喝茶经历、对茶的期望值不一样,口感偏好也不一样,对茶品质的判断也会因人而异,评判有很大的主观性,就算有了结果,也不会客观。
吴敬梓《儒林外史》: “传杯换盏,吃到午后,杜慎卿叫取点心来,便是猪油饺饵、鸭子肉包烧麦、鹅油酥、软香糕……又是雨水煨的六安毛尖,每人一碗。” 安徽茶叶,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等都很著名,但我还是钟情于毛尖。毛尖属性兼于绿茶、黄茶之间,茶形细直,圆润光滑,外带白毫,香气悠长。黄山毛尖,采摘在清明至谷雨之间,特级: 初展的一芽一叶,一级: 初展的一芽一叶和一穿二叶……外形紧结挺直,色泽油润,且带银毫;冲泡汤色青翠明亮,清香浓郁,滋味纯爽。
文章TAG:茶发 六安 明代 六安茶是什么茶 明代用什么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