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宋本作于)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元时,制茶工艺又有重大发展,“斗茶”风俗已深入民间。元·赵孟頫《斗茶图》明清时,“斗茶”等茶文化已与现代相同。

中国历朝历代,均有不少与“斗茶”相关的诗文,坯逆翘楚选取一些窃以为经典的,分享给题主及感兴趣的朋友们。宋·苏轼《月兔茶》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宋·范仲淹《酬李光化见寄二首·其二》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

宋·范成大《题张氏新亭》烦将鍊火炊香饭,更引长泉煮斗茶。宋·袁说友《斗茶》截玉誇私斗,烹泉测嫩汤。稍堪肤寸舌,一洗苋藜肠。千枕消魔障,春芽敌剑铓。年年较新品,身老玉瓯尝。宋·毛滂《谢人分寄密云大小团》家贫点茶秪匕箸,可是斗茶还斗墨。宋·王之道《和邹进士》坐逢石鼎应联句,箧有龙潭敢斗茶。宋·白玉蟾《冥鸿阁即事》睡云正美俄惊起,且唤诗僧与斗茶。

元·虞集《题蔡端明苏东坡墨迹后四首·其一》晓起斗茶龙井上,花开陌上载婵娟。明·王世贞《青玉案·闺怨》踏青人远,斗茶时近,滋味如中酒。清·吴敬梓《桂枝香·望九华》念客里、风光不恶。又斗茶时候,红莎绿蒻。何日丹炉,锻灶结庐林薄。近现代·彭靖《江山梦醒曲》词坛百辈谁堪伍?患难同心,文章知己③,犹胜斗茶侣。当代·黄绮《蝶恋花·其九》新岁人家如火市。

蜡散轻烟,花雨从天坠。闲赌聪明居一位。斗茶行酒猜灯谜。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八·露兄》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泉实玉带,茶实兰雪,汤以旋煮,无老汤,器以时涤,无秽器,其火候、汤候,亦时有天合之者。余喜之,名其馆曰“露兄”,取米颠“茶甘露有兄”句也。为之作《斗茶檄》,曰:“水淫茶癖,爰有古风;瑞草雪芽,素称越绝。

特以烹煮非法,向来葛灶生尘;更兼赏鉴无人,致使羽《经》积蠹。迩者择有胜地,复举汤盟,水符递自玉泉,茗战争来兰雪。瓜子炒豆,何须瑞草桥边;橘柚查梨,出自仲山圃内。八功德水,无过甘滑香洁清凉;七家常事,不管柴米油盐酱醋。一日何可少此,子猷竹庶可齐名;七碗吃不得了,卢仝茶不算知味。一壶挥塵,用畅清谈;半榻焚香,共期白醉。

宋代人喝茶要打出点出泡沫,泡沫到底指的是什么?

宋代人喝茶要打出点泡沫,这个泡沫也叫汤花,是茶的精华。为什么这么说呢?不好意思,本人是有茶艺师证的人哈,所以在高级茶艺师的学习过程中刚好学过唐煎宋点,而且这一块可是重点啊。中国历史上本来就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所以宋朝的饮茶方法在唐代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宋徽宗赵佶的书《大观茶论》在茶文化上有一定的地位,这个知识点基本上在每次茶艺考试的时候都是必考题哈。

宋代因为皇帝就喜欢茶,所以从皇帝以下的达官贵人,老百姓们都喜欢饮茶,风行评比调茶技术和茶之优劣的斗茶,也称茗战。斗茶既为斗,就一定要决出胜负。决定胜负的因素有二,一是汤色,二是汤花。最后综合评定茶的香、色、味。汤色就是茶汤的颜色,当然茶汤以纯白如乳为最好。汤花呢就是汤面泛起的泡沫,汤花的色泽和汤色的颜色要求是一致的,都是乳白为好。

宋代的茶,一般是福建建安所产的白茶,斗茶所用的茶盏以福建建安产的兔毫盏为最佳,水也有讲究,泉水最好。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所以,好茶好水好茶器,才有好的心情品茶和斗茶。斗茶时用茶筅击打茶汤,快速击打,我们在实习操作的时候,一般动作跟写英文字母w差不多,不能用茶筅转,转的话很难打出汤花,水平高的话可以在汤花上击打成画或者文字,就跟有人喝咖啡时咖啡上的图案差不多,非常的奇妙,不过,确实很难,这个就叫做茶百戏,现在已失传,我们只能从古代文献记载当中感受这种高超的技艺了。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TAG:斗茶  宋朝  宋代  宋朝斗茶是什么茶  宋代的斗茶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