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茶园进行积极改造的同时,在垦辟新茶园之前,需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进行合理规划和茶园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设置路网、水网。运用生态学原理,合理利用水土气生各种生态条件,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选用现行国家、本省所推广的优良品种,能够保证在当地适应生长,引进健康的符合国家标准检疫的茶苗。2、普及现代化茶园管理办法,打好“生态”牌打赢脱贫攻坚战,就要改变“帮扶就是帮钱帮物”的传统观念,茶业脱贫之路应从“第一生产车间”开始。

多地产茶区政府在近年来积极组织茶园管理等培训工作,邀请茶学专家、学者,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服务,指导茶农科学管理茶园,管护好茶树和茶园生态,提高茶叶质量。以绿色有机的生态示范茶园为目标,打出“生态”牌,提升茶叶区域公共品牌美誉度。茶园管理是茶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第二届安溪铁观音大师赛从开赛之初,就实行“考核选手茶园管理情况”的新规定:要求复赛选手选取安溪县域内的自有茶园(不少于2亩)作为参赛茶园,由县农茶局对进入复赛60名选手选定参赛的茶园建档立卡,追踪管理,组织评分。

选手茶园管理的成绩纳入决赛选手总成绩。由此可见,茶园管理在如今茶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安溪县政府重金重奖安溪铁观音大师,不仅是以实际行动弘扬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激发广大茶农从事茶产业的热情,更将人才选拔的影响力拓展、落实到基层群众。在首届赛事中获选“安溪铁观音大师”“安溪铁观音制茶名匠”的选手们,在安溪县政府的引导下,深入推行“团队合作、整合帮扶”模式,共同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大师茶叶研究基地。

建设大师茶叶研究基地是省派安溪驻村工作队与安溪县农民讲师团成员合作的首个研究基地,通过“结对帮扶”,为茶农指导茶园的管理建设和制茶技艺,并兜底收购示范区内茶农的滞销茶叶。以点带面形成示范辐射作用,为当地茶产业发展提供可发展路径,助推当地茶农致富。二、培育龙头企业,鼓励良性竞争中国的茶产业发展以区域公共品牌为主,茶叶品牌呈现“小、杂、乱”的现象,随着中国自主品牌意识的强化,各地产茶区政府也开始着力培育壮大一批龙头茶企,给予奖励金机制和专项基金投放等政策,鼓励茶企之间的良性竞争。

以带动茶业规模化,不断提升茶叶的附加值,促进产业做优做强,提高茶农收益,驱动经济发展。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就由一个龙头茶企带领茶农走向致富路。安徽一笑堂茶业有限公司在大湾村规划建立十二檀茶叶基地和特色茶寨,并流转1万多亩茶园,带动当地贫困户脱贫增收。每亩每年给予500元补贴,除草、施肥、修剪、采摘、炒制等一系列工作,再另付村民工资,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难题。

 3/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茶旅  融合  推行  项目  做茶旅融合项目  如何推行茶旅结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