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别的,就因为他是个好人。他心疼那些留在百济的将士们,不愿他们在以身犯险。唐高宗特意给刘仁轨下令,让他带兵撤出百济。如果新罗王希望他们留下,那么唐军就驻扎在新罗。否则直接班师回朝。然而刘仁轨却认为不能撤军,此时高句丽已经废了,正是一鼓作气解决百济的时候,然后才好集中力量解决高句丽,彻底消除唐朝的一个心腹大患。

他一方面激励士卒,说服他们选择继续坚守,等待时机。另一方面他致信唐高宗,分析其中利害,使其改变主意。最终,在刘仁轨的不懈努力下,他的方案得到了朝廷和手下士卒的支持。唐朝因此没有错失解决百济和高句丽的机会。此时,百济方面也得到了唐高宗要求撤军的消息,为此,还特意修书一封,询问刘仁轨何时启程,他们好送行。

刘仁轨明白,此时的百济已经以为胜券在握了,这正是反击的好时机。于是他率领唐军对百济军队发起了全面反击,连战连捷。同时又派兵攻下了战略要地真岘城,打通了与新罗的通道,补给源源不断地从新罗方向运来,唐军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正所谓天助自助之人,就在唐军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百济内部却发生了内讧。当时,扶余丰只是百济名义上的国王,军政大权都掌握在福信手中。

对此,扶余丰非常不满,他不甘心做个傀儡,于是设计除掉了福信,同时将福信的亲信一网打尽。然而,论军事才能,扶余丰远不如福信。没有了福信的指挥,加速了百济军队的溃败。扶余丰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向倭国和高句丽求援。高句丽已经被打残了,自然无力出兵。倒是倭国确实出动了一支大军,前来增援百济。白江口之战即将爆发。

第三阶段,倭国正式出兵,白江口之战爆发日本在当时还不叫日本,而是叫倭国。这个国家让人一言难尽,简单的说就是夜郎自大。毕竟倭国是个岛国,平时接触最多的也就是朝鲜半岛那三个国家。即使是三国中最强的高句丽,实力也远不如倭国。这也导致了倭国变得盲目自大。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隋朝时期,倭国的推古天皇就派遣使臣出使隋朝。

国书上写着:日出之地天子致日落之地天子。很明显,推古天皇觉得自己地位比隋炀帝高。倭国的自大可见一斑。当时,倭国的局势很不好,天皇想推动变革,然而贵族集团却为了自己的利益,处处阻扰变革,天皇的日子很不好过。为了缓解内部矛盾,同时树立天皇的威信,倭国确实需要一场大胜仗。其实,早在唐军第一次出兵百济的时候,百济就向倭国求援了,倭国也确实集结了大军。

结果就在大军出发前夕,天皇突然去世了。这是不是贵族集团的阴谋,我们不得而知,总之这次出兵就这么黄了。于是倭国只是象征性的派了5000士兵,作为先遣队前去支援百济。后来,倭国又派遣170艘战船,携带大量物资去支援百济。不过这都是小打小闹的,这点人起不来多大作用,主要是用来稳住百济,让其继续挺住。到了公元663年八月,倭国局势已经稳定,且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5/8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英德市  致庆  茶协  巫定  十周年  致庆英德市茶协成立十周年  英德市巫定敬做什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