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如何使用闻香杯和品茗杯

闻香杯、品茗杯是冲泡台湾乌龙茶时使用的茶具。闻香杯细高,能收拢和保留香气,是用来闻茶汤香气的;品茗杯用来品尝茶汤,一般两种杯材质相同,多为瓷、紫砂材质,两杯组合使用。使用时先将茶汤倒入闻香杯里,左手握杯旋转将茶汤倒入品茗杯中,马上闻香,之后品饮品茗杯里的茶水。

如何使用闻香杯和品茗杯

2,大红袍的品茗指南

1.投茶量约为茶器之二分一左右。2.茶壶及茶杯用100℃之沸水冲洗后,将茶叶放入壶中,再冲入100℃之沸水,将茶叶冲洗一次。3.用100℃沸水高冲注入壶内,焗泡5秒,然后注入茶杯享用。4.第二泡用100℃沸水,焗泡8秒后享用。5.第三泡用100℃沸水,焗泡15秒后享用。备器:对于大多数乌龙茶来说,基本上都适合盖碗和紫砂壶冲泡。所以备器和前面的铁观音相同。洁具这一环节对于大红袍来说非常重要,首先是必须把冲泡器(盖碗或紫砂壶)内外冲洗干净,而且必须热透,经过几次用心的试验,这都很好完成。赏茶无论是冲泡者还是品饮者此时都应该认真地看看这个茶的外形,色泽,包括干茶的香气。当然,此时香气尚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那么通过下面的步骤就可以闻到大红袍的迷人香气了。置茶置茶时,动作要快,尽可能地保持冲泡器的温度。洗茶大红袍的外形不像铁观音那么紧结,所以这个洗茶过程可以简单一些。入水之后,就可以马上把洗茶水倒出来。还是不建议倒入公道杯中,然后分入品茗杯的做法。冲泡在岩茶的冲泡中,高冲显得非常重要。高冲时,最好让茶叶在盖碗中能翻滚起来。冲水后大约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这时间将温杯水倒回池中)。出汤1.分杯:把茶汤均匀地倒入各闻香杯中,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闻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旧,第三泡倒满。2.闻香:因为大红袍的香高,在冲泡过程中,都会有满室生香的效果。将品茗杯及闻香杯一齐放置在客人面前。把闻香杯中的茶倒入品茗杯中,双手搓动闻香杯。微微摆闭上眼睛,深呼吸……(品茗杯在右,闻香杯在左)3.品茶:大红袍名声在外,所以很多人喝茶的时候都会有点迫不及待的。这时候其实还是要把心情放平和,有欣赏,玩味之感,缓缓吸入茶汤,慢慢体味,徐徐咽下。稍静,感受喉头及下腹的感受。 品鉴要从几个方面来观察: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冲泡次数和叶底等多个方面。其中以香气和滋味这两方面为重点。香气:香气清爽,吸入后,深呼一口气从鼻中出,若能闻到幽幽香气的,其香品为上。熟香型(足焙火)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清香型(轻焙火)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滋味:入口甘爽滑顺者美,苦、涩、麻、酸者劣。茶水无质感,淡薄者为下品。苦涩味的轻重往往决定岩茶品质高低。冲泡次数,通常为八泡左右,超过八泡以上者更优。好的茶有“七泡八泡有余香,九泡十泡余味存。”的说法。外形:干茶的外形色泽也可以作为品质鉴别的参考。通常要求外形匀整,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油润带宝色。陈茶则色泽灰褐。条形不完整或碎茶多的就差了。另外,茶叶的叶底也可以作为茶叶品质的参考,应软亮匀齐,叶底红边明显。优质茶应具备:无明显苦涩,有质感(口中茶水感觉黏,有稠度),润滑,回甘显,回味足(初学者不易把握这一岩韵的特点)。

大红袍的品茗指南

3,泡铁观音用什么茶具好

泡铁观音茶有很多种,给你说一个安溪泡法 1.特色: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纯,茶汤九泡为限,每三泡为一阶段。第一阶段闻其香气是否高,第二阶段尝其滋味是否醇,第三阶段看其颜色是不有变化。所以有口诀曰: 一二三香气高。 四五六甘渐增。 七八九品茶纯。 2.冲泡步骤: 备具:茶壶的要求与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为先,另外准备闻香杯。 温壶、温杯:温壶时与潮州无异,置茶仍以手抓,唯温杯时里外皆烫。 烘茶:与潮州式相比,时间较短,因高级茶一般保存都较好。 置茶:置茶量依茶性而定。 冲水:冲水后大约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这时间将温杯水倒回池中)。 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闻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旧,第三泡倒满。 闻香:将品茗杯及闻香杯一齐放置在客人面前。(品茗杯在右,闻香杯在右) 抖壶:每泡之间,以布包壶,用力摇三次。(抖壶是使内外温度,开水冲入后不摇是为使其浸出物增多。这与潮州式在摇壶意义恰恰相反,因为所用的茶品质不同。 源于:品十茶城网

泡铁观音用什么茶具好

4,大红袍几泡

1.投茶量约为茶器之二分一左右。2.茶壶及茶杯用100℃之沸水冲洗后,将茶叶放入壶中,再冲入100℃之沸水,将茶叶冲洗一次。3.用100℃沸水高冲注入壶内,焗泡5秒,然后注入茶杯享用。4.第二泡用100℃沸水,焗泡8秒后享用。5.第三泡用100℃沸水,焗泡15秒后享用。备器:对于大多数乌龙茶来说,基本上都适合盖碗和紫砂壶冲泡。所以备器和前面的铁观音相同。洁具这一环节对于大红袍来说非常重要,首先是必须把冲泡器(盖碗或紫砂壶)内外冲洗干净,而且必须热透,经过几次用心的试验,这都很好完成。赏茶无论是冲泡者还是品饮者此时都应该认真地看看这个茶的外形,色泽,包括干茶的香气。当然,此时香气尚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那么通过下面的步骤就可以闻到大红袍的迷人香气了。置茶置茶时,动作要快,尽可能地保持冲泡器的温度。洗茶大红袍的外形不像铁观音那么紧结,所以这个洗茶过程可以简单一些。入水之后,就可以马上把洗茶水倒出来。还是不建议倒入公道杯中,然后分入品茗杯的做法。冲泡在岩茶的冲泡中,高冲显得非常重要。高冲时,最好让茶叶在盖碗中能翻滚起来。冲水后大约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这时间将温杯水倒回池中)。出汤1.分杯:把茶汤均匀地倒入各闻香杯中,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闻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旧,第三泡倒满。2.闻香:因为大红袍的香高,在冲泡过程中,都会有满室生香的效果。将品茗杯及闻香杯一齐放置在客人面前。把闻香杯中的茶倒入品茗杯中,双手搓动闻香杯。微微摆闭上眼睛,深呼吸……(品茗杯在右,闻香杯在左)3.品茶:大红袍名声在外,所以很多人喝茶的时候都会有点迫不及待的。这时候其实还是要把心情放平和,有欣赏,玩味之感,缓缓吸入茶汤,慢慢体味,徐徐咽下。稍静,感受喉头及下腹的感受。新茶喝法新茶并非越新越好,喝法不当易伤肠胃,由于新茶刚采摘回来,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对健康人群并没有多少影响,但对胃肠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肠道炎症的病人来说,这些物质就会刺激胃肠黏膜,原本胃肠功能较差的人更容易诱发胃病。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不要喝。此外,新茶中还含有较多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质,这些物质还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有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适量饮用,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时饮用。正确方法是放置半个月以后才可能使用。品鉴品鉴要从几个方面来观察: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冲泡次数和叶底等多个方面。其中以香气和滋味这两方面为重点。香气:香气清爽,吸入后,深呼一口气从鼻中出,若能闻到幽幽香气的,其香品为上。熟香型(足焙火)的茶以果香以及奶油香为上。清香型(轻焙火)的茶以花香及蜜桃香为上。上品大红袍上品大红袍滋味:入口甘爽滑顺者美,苦、涩、麻、酸者劣。茶水无质感,淡薄者为下品。苦涩味的轻重往往决定岩茶品质高低。冲泡次数,通常为八泡左右,超过八泡以上者更优。好的茶有“七泡八泡有余香,九泡十泡余味存。”的说法。外形:干茶的外形色泽也可以作为品质鉴别的参考。通常要求外形匀整,条索紧结壮实,稍扭曲,色泽油润带宝色。陈茶则色泽灰褐。条形不完整或碎茶多的就差了。另外,茶叶的叶底也可以作为茶叶品质的参考,应软亮匀齐,叶底红边明显。优质茶应具备:无明显苦涩,有质感(

5,铁观音茶用什么样的茶具泡好呢

像是清香型的铁观音茶,最适合它的就是盖碗,盖碗可以巧妙的保留它的香气和滋味。白瓷制作的盖碗,导热快且不会吸收茶的香味;还有一点铁观音茶泡后叶面会伸展的比较大,盖碗刚好有足够的空间任其胀大它的体积,而且在盖碗中也特别容易鉴赏到叶底。现代的铁观音茶大部分都是选择飘香茶的工艺制法,不同于传统的铁观音对茶香更为讲究。所以适宜用盖碗泡饮,当轻轻揭开碗盖的时候,那种迎面扑来的茶香是用紫砂壶等茶具无法相提并论的。用紫砂壶泡饮的话,就会有“闷”香的不快,且喝下去的茶会比较“稠”,感官上会发觉茶色会偏老。如果是浓香型的铁观音就很适合用大嘴的紫砂壶,便于挖掘出浓香型铁观音深层次的清香,也只有这样才会让茶的苦涩中透漏一些甘甜。而如果是小嘴的紫砂壶不但不利于壶中茶叶的散热,还会快速的将他们“熟化”,这样泡出来的茶就会很“涩”。和饮茶时要求相关的就是注重味道,而紫砂最大的好处就是留味,这也就是浓香型铁观音用紫砂壶泡的独特妙处。当然,新买回来的壶需要“开壶”。还有“一壶不事二茶”,在开壶的时候就可以用你一直会用的茶叶煮,茶的香气会全部吸收到紫砂壶的壶壁里面,紫砂壶的泥味也会消失殆尽。
泡铁观音茶有很多种,给你说一个安溪泡法 1.特色: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纯,茶汤九泡为限,每三泡为一阶段。第一阶段闻其香气是否高,第二阶段尝其滋味是否醇,第三阶段看其颜色是不有变化。所以有口诀曰: 一二三香气高。 四五六甘渐增。 七八九品茶纯。 2.冲泡步骤: 备具:茶壶的要求与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为先,另外准备闻香杯。 温壶、温杯:温壶时与潮州无异,置茶仍以手抓,唯温杯时里外皆烫。 烘茶:与潮州式相比,时间较短,因高级茶一般保存都较好。 置茶:置茶量依茶性而定。 冲水:冲水后大约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这时间将温杯水倒回池中)。 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闻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旧,第三泡倒满。 闻香:将品茗杯及闻香杯一齐放置在客人面前。(品茗杯在右,闻香杯在右) 抖壶:每泡之间,以布包壶,用力摇三次。(抖壶是使内外温度,开水冲入后不摇是为使其浸出物增多。这与潮州式在摇壶意义恰恰相反,因为所用的茶品质不同。 注:安溪产茶自古闻名,安溪式的泡法是用铁观音,武夷茶之类的轻火茶。 具体了解到:www.939399.com这里茶品种很多,品味正宗,这也是一个朋友给我说,我买了真的不错你可以去看看,里面可有很多种茶的泡法哦!

6,冲泡铁观音常用的茶具主要包括哪些

一般的泡铁观音用的容器主要包括盖瓯、茶杯、茶壶、飘逸杯等, 我经常在琦泰茶铺喝茶看到琦泰茶艺师都用他家自制的盖瓯泡铁观音,盖章上会留下很浓的茶香。
1--由于铁观音有其特殊的香气和“皇口”,因此,要求冲泡的水必须是处于正滚开时,才能使热气将香气和“皇”气裹夹上来。当然质优的铁观音也有一字的底香的,那就是当你喝了凉的优质铁观音后,口腔照样有股清香保持着。 2--泡茶的盖瓷杯、所放茶叶数量必须相称。原来家庭冲泡用壶,如今为了方便用盖杯,但不宜采用宜兴陶质壶或盖杯,那是由于陶质壶的透气性和吸附性,会使茶味失真。 3--一般是随泡随冲,质量一般的铁观音不宜长时间浸泡。只有质优的铁观音才可以浸泡,但其汤的质量也会有所改变。冲泡的时间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必须处理好“杯、茶量、温度(水和气温)、时间”三者的关系,目的是让冲泡出来的茶汤的质量最佳。一样是7克盖杯和7克量茶,不同的茶的冲泡时间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及时调整冲泡时间。一个现象,在茶店里,店员泡的茶为什么比自己泡的好?就是这个原因。随便再讲件事:我的一位做茶生意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到茶农家收购茶叶时,往往是抓一把茶叶,在偷偷地捏碎后再放入茶壶里冲泡。由于茶农在制茶时是通宵达旦的,第二天早上卖茶时已经是精疲力尽,自己味觉、嗅觉都不太灵光了。茶叶捏碎后,无形中缩少了体积(小茶壶就能多放茶叶了),要是再拖长冲泡的时间,那冲出来的茶一定是既苦又涩,这个时候再来砍价就是最佳的时机了。 4--铁观音虽然讲究饮时的滋味,但更注重饮完后一段时间的回甘(就是所谓的韵)。优质铁观音,当你饮后,是一定会打嗝的。但打嗝的出现时间各人是不同的,常饮者、茶质量次一点的出现的时间会迟些。 安溪式冲泡法 特色: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纯.茶汤九泡为限,每三泡为一阶段.第一阶段闻其香气是否高,第二阶段尝其滋味是否醇,第三阶段看其颜色是不有变化.所以有口诀曰:一二三香气高。四五六甘渐增。七八九品茶纯。 冲泡步骤: 备具:茶壶的要求与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为先,另外准备闻香杯。温壶、 温杯:温壶时与潮州无异,置茶仍以手抓,唯温杯时里外皆烫。 烘茶:与潮州式相比,时间较短,因高级茶一般保存都较好. 置茶:置茶量依茶性而定。 冲水:冲水后大约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这时间将温杯水倒回池中). 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闻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旧,第三泡倒满. 闻香:将品茗杯及闻香杯一齐放置在客人面前。(品茗杯在右,闻香杯在右)抖壶:每泡之间,以布包壶,用力摇三次.(抖壶是使内外温度,开水冲入后不摇是为使其浸出物增多.这与潮州式在摇壶意义恰恰相反,因为所用的茶品质不同.(注:安溪在福建省南安县西,产茶自古闻名.安溪式的泡法是用铁观音,武夷茶之类的轻火茶.)
1、茶壶、茶杯2、茶盘3、茶桶(接茶盘里的水的)4、煮水的电磁炉
需要:茶海、茶夹、盖碗、品茗杯、公道杯、茶漏、茶荷、随手泡。
茶壶,茶杯,紫砂壶等
你好,我家是自己种植做的铁观音的,对铁观音是很了解的, 铁观音泡茶叶最好是紫砂壶跟陶器小碗盖,这是最好的选择, 希望能帮到你,祝你好运

7,铁观音用何茶具冲泡

其一,由于铁观音有其特殊的香气和“皇口”,因此,要求冲泡的水必须是处于正滚开时,才能使热气将香气和“皇”气裹夹上来。当然质优的铁观音也有一字的底香的,那就是当你喝了凉的优质铁观音后,口腔照样有股清香保持着。   其二,泡茶的盖瓷杯、所放茶叶数量必须相称。原来家庭冲泡用壶,如今为了方便用盖杯,但不宜采用宜兴陶质壶或盖杯,那是由于陶质壶的透气性和吸附性,会使茶味失真。   其三,一般是随泡随冲,质量一般的铁观音不宜长时间浸泡。只有质优的铁观音才可以浸泡,但其汤的质量也会有所改变。冲泡的时间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必须处理好“杯、茶量、温度(水和气温)、时间”三者的关系,目的是让冲泡出来的茶汤的质量最佳。一样是7克盖杯和7克量茶,不同的茶的冲泡时间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及时调整冲泡时间。一个现象,在茶店里,店员泡的茶为什么比自己泡的好?就是这个原因。随便再讲件事:我的一位做茶生意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到茶农家收购茶叶时,往往是抓一把茶叶,在偷偷地捏碎后再放入茶壶里冲泡。由于茶农在制茶时是通宵达旦的,第二天早上卖茶时已经是精疲力尽,自己味觉、嗅觉都不太灵光了。茶叶捏碎后,无形中缩少了体积(小茶壶就能多放茶叶了),要是再拖长冲泡的时间,那冲出来的茶一定是既苦又涩,这个时候再来砍价就是最佳的时机了。   其四,铁观音虽然讲究饮时的滋味,但更注重饮完后一段时间的回甘(就是所谓的韵)。优质铁观音,当你饮后,是一定会打嗝的。但打嗝的出现时间各人是不同的,常饮者、茶质量次一点的出现的时间会迟些。 安溪式冲泡法 特色:安溪式泡法,重香,重甘,重纯.茶汤九泡为限,每三泡为一阶段.第一阶段闻其香气是否高,第二阶段尝其滋味是否醇,第三阶段看其颜色是不有变化.所以有口诀曰:一二三香气高。四五六甘渐增。七八九品茶纯。 冲泡步骤: 备具:茶壶的要求与潮州式泡相同,安溪式泡法以烘茶为先,另外准备闻香杯。温壶、 温杯:温壶时与潮州无异,置茶仍以手抓,唯温杯时里外皆烫。 烘茶:与潮州式相比,时间较短,因高级茶一般保存都较好. 置茶:置茶量依茶性而定。 冲水:冲水后大约十五秒中即倒茶。(利用这时间将温杯水倒回池中). 倒茶: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闻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旧,第三泡倒满. 闻香:将品茗杯及闻香杯一齐放置在客人面前。(品茗杯在右,闻香杯在右)抖壶:每泡之间,以布包壶,用力摇三次.(抖壶是使内外温度,开水冲入后不摇是为使其浸出物增多.这与潮州式在摇壶意义恰恰相反,因为所用的茶品质不同.(注:安溪在福建省南安县西,产茶自古闻名.安溪式的泡法是用铁观音,武夷茶之类的轻火茶.)
盖碗比较好
当然是紫砂茶器了,盖碗也可以,最次的是玻璃杯。铁观音不能久泡,否则茶会有些苦涩
当然用紫砂壶了
用紫吵壶泡的铁观要看地方。祥华的用紫吵壶泡味道不错。朋友可以试一下应该它那的茶比较有口感和重韵味,感德比较香用瓷器比较好。龙间和其他地方比较普通。我就喜欢这2个地方铁观音。。。所以要看你的茶是什么地方。同个县不同的口味。。。
要看颜色和品味就得用白色得盖瓷杯,这样茶的味道可以恩明显的在杯盖上闻到,颜色可以在杯里面会显得很清楚

8,哪儿有武夷岩茶冲泡与品鉴方法

武夷岩茶产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地区,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武夷岩茶是什么茶?武夷岩茶俗称青茶,属于乌龙茶武夷岩茶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   从发酵的角度讲武夷岩茶属于什么茶:武夷岩茶属半发酵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其主要品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   武夷岩茶品质独特,它未经窨花,茶汤却有浓郁的鲜花香,饮时甘馨可口,回味无究。18世纪传入欧洲后,倍受当地群众的喜爱,曾有“百病之药”美誉。   乌龙茶中的明珠。“武夷岩茶”是产于闽北武夷山市(原祟安县)武夷山岩上乌龙茶类的总称。   为了使大家更深刻的理解武夷岩茶是什么茶,聚祥春茗茶在以下为大家介绍一下武夷岩茶的特征。   1、武夷岩茶产于武夷山,茶树生长在岩缝中。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可分为岩茶与洲茶。在山者为岩茶,是上品;在麓者为洲茶,次之。新茶不宜多喝。   2、品种包括大红袍、肉桂、吕仙茶、洞宾茶、水仙、武夷奇种、白鸡冠、乌龙等,多随茶树产地、生态、形状或色香味特征取名。其中以“大红袍”最为名贵。大红袍是无性繁育,亲本的优点能遗传而不变异。 3、武夷岩茶属“叶红镶边”半发酵茶,特点甘、清、香,色泽绿褐鲜润,茶汤呈深橙黄色,茶性和而不寒,冲泡五六次后余韵犹存。最适宜泡工夫茶,18世纪传入欧洲后,曾有“病之药”誉。流传每当采茶之时,要焚香祭天,让猴子穿上红色坎肩,爬绝壁采摘茶叶,广东话把这种猴采茶称为“
大红袍(岩茶)的冲泡备器:对于大多数乌龙茶来说,基本上都适合盖碗和紫砂壶冲泡。所以备器和前面的铁观音相同。洁具这一环节对于大红袍来说非常重要,首先是必须把冲泡器(盖碗或紫砂壶)内外冲洗干净,而且必须热透,经过几次用心的试验,这都很好完成。赏茶无论是冲泡者还是品饮者此时都应该认真地看看这个茶的外形,色泽,包括干茶的香气。当然,此时香气尚不能很好地表现出来。那么通过下面的步骤就可以闻到大红袍的迷人香气了。置茶置茶时,动作要快,尽可能地保持冲泡器的温度。洗茶大红袍的外形不像铁观音那么紧结,所以这个洗茶过程可以简单一些。入水之后,就可以马上把洗茶水倒出来。还是不建议倒入公道杯中,然后分入品茗杯的做法。冲泡在岩茶的冲泡中,高冲显得非常重要。高冲时,最好让茶叶在盖碗中能翻滚起来。冲水后大约十五秒中即倒茶。 冲泡方法(利用这时间将温杯水倒回池中)。出汤大红袍的冲泡其实简单,先是放松,然而抱着愉快,喜悦,与老友重逢似的感觉去感受茶。行云流水似地拿起盖碗,出汤,OK。完成了,感觉自己像个艺术家一样的完成一幅作品的酣畅淋漓。这泡茶汤肯定会让你的五脏六腑都服贴了。分杯把茶汤均匀地倒入各闻香杯中,不用公道杯,直接倒入闻香杯中,第一泡倒三分之一,第二泡依旧,第三泡倒满。闻香因为大红袍的香高,在冲泡过程中,都会有满室生香的效果。将品茗杯及闻香杯一齐放置在客人面前。把闻香杯中的茶倒入品茗杯中,双手搓动闻香杯。微微摆闭上眼睛,深呼吸。。(品茗杯在右,闻香杯在右)品茶因为大红袍名声在外,所以很多人喝茶的时候都会有点迫不及待的。这时候其实还是要把心情放平和,有欣赏,玩味之感,缓缓吸入茶汤,慢慢体味,徐徐咽下。稍静,感受喉头及下腹的感受。好的岩茶经过此法冲泡,你会感觉到喉头下部及腹部都被花香和甘甜充盈。大概就是这样自家就产武夷茶,不懂可以追问或者微

9,台湾功夫茶茶艺解说词

  台湾茶艺表演解说词   台湾茶艺表演--台式乌龙茶   台式乌龙茶脱胎于潮州、闽南的工夫茶。   一、 开场白:致欢迎词,解说词,祝福语   ...下面由我为大家表演台湾功夫茶艺。   二、 手法:焚香静气,活煮甘泉   "焚香静气"就是通过点燃这支香来营造一个祥和肃穆,无比温馨的气氛,希望这沁人心脾   的幽香能使大家心旷神怡,并随着这悠悠袅袅的香烟升华到悟道的境界。   宋代苏东坡是一位精通茶道的茶人,他总结泡茶的经验说"活水还须活水煮",活煮甘泉,   即用旺火煮沸壶中的泉水。   三、 手法:孔雀开屏,叶嘉酬宾   1、 孔雀开屏:是向同伴展示自己美丽的羽毛,我们借助孔雀这道程序向各位嘉宾介绍有   关泡茶用的精美茶具。   1》 紫砂壶:此壶产于江苏的宜兴,它具有吸香性和透气性,茶叶在里面溶出的营养物质   达95%以上,所以用得越久的紫砂壶泡制出的茶汤就越香,此壶专用于冲泡乌龙茶。   2》 闻香杯:主要用于闻茶汤的香气。   3》 品茗杯:主要用于品茶汤的味道。   4》 茶荷:又称茶撮,专用于盛茶、赏茶。   5》 茶道:由茶针、茶斗、茶勺、茶匙、茶夹、等组成。   a、 茶针用于蔬通壶嘴;   b、 茶斗用于方便盛茶;   c、 茶勺用于拨取茶叶;   d、 茶匙用于更换残茶;   e、 茶夹用于取拿杯具;   f、 茶夹用于剩放;   g、 壶笔用于调节紫砂壶的内外温度。   6》 茶床:用于操作功夫茶的表演过程。   7》 茶海:用于盛装多余的水。   8》 茶巾:用于吸干杯或壶底的水滴。   9》 茶筒:用于盛装干茶。   10》 香炉:用于烧香。   11》 明炉组:专用于烧水。   12》 茶托;用于安放闻香杯和品茗杯。   13》 公道杯:用于调和茶汤的颜色、浓度及份量,隐含了中国茶道中公平待人的道理。   14》 茶漏:用于过漏茶渣。   15》 壶垫:专用于放紫砂壶。   2、叶嘉酬宾:"叶嘉"是苏东坡对茶叶的赞美,"叶嘉酬宾"就是大家鉴赏乌龙茶,今天各   位点的乌龙茶就是- 乌龙茶,它外形 ,具有 香,并有独特的 韵。   三、温壶温杯:就是用烧沸的开水冲入紫砂壶内,再一一的倒入公道杯、品茗杯和闻香杯   内,其目的是提升茶具的温度,使茶叶在里面能更好的发挥色、香、味、型的特点。   四、 手法:乌龙入宫   就是把乌龙茶叶放入紫砂壶内,"宫"是形容紫砂壶的重要性。   五、 手法:涤茶留香,春风拂面   乌龙茶因为制作工艺比较复杂,"涤茶留香"就是指用水洗涤一下茶叶,并能让茶叶吸收一   定的水份,使茶叶处于一种含香欲放的状态。"春风拂面"指用壶盖刮去茶壶表面泛起的泡   沫及茶叶,使壶内茶汤更加清澈洁净。   六、 手法:乌龙出海,重洗仙颜   品功夫茶讲究"头泡水,二泡茶,三泡四泡是精华"的道理,头泡冲出的茶水一般不喝,注   入茶海,因茶汤呈琥珀色,从壶口流向茶海就好似蛟龙入海一样,故称为"乌龙入海"。   "重洗仙颜"是武夷九曲溪畔的焉得虎子,摩崖石刻的喻意,在这里喻出。   第二次冲泡完时加上壶盖后,还要用开水洗烫壶的表面,内外加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七、 手法:游山玩水,慈母哺子   紫砂壶泡好茶后,在茶巾上沾干壶底的残水,并把茶水注入公道杯内,此过程就叫"游山   玩水,慈母哺子"。   八、 手法:祥龙行雨,凤凰点头   将公道杯中的茶汤快速均匀地依次注入闻香杯,称之为"祥龙行雨"有其"甘露普降"的吉祥   之意,当公道杯中所剩不多茶汤改为点斟,手法要求一高一低有节奏地点斟茶水,此法称   之为"凤凰点头"。   九、 手法:"龙凤呈祥,鲤鱼翻身"   将刻有龙的品茗杯倒扣在刻有凤的闻香杯上,称之为"龙凤呈祥",也称之为"夫妻和谐",   把扣好的品、闻杯一并翻转过来,称之为"鲤鱼翻身"。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翻身"跃进   龙门可化升天而去。我们借助这手法祝福在座的各位家庭和睦,事业发达。   十、奉茶,手法:"众手传盅"   此时将龙凤杯双手捧奉给各位宾客,要求龙、凤正对客人,并从右到左依次奉上,表示对   客人的尊敬。   十一、手法:鉴赏双色,喜闻茶香   把闻香杯倾斜45度提起,置于掌心迅速滚动,请客人闻杯时的茶香,随着品茗杯温度的升   高,陶瓷制的乌龙图案就会变色,此时就会看见茶汤色和凤凰的变化,所以 称之为"鉴赏   双色"。   "喜闻茶香"是品茶之闻中的头一闻,即请客人闻一闻杯底留香,第一闻主要是闻茶香的纯   度,看是否香,无异味。   台式茶艺侧重于对茶叶本身、与茶相关事物的关注,以及用茶氛围的营造。欣赏茶   叶的色与香及外形,是茶艺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冲泡过程的艺术化与技艺的高超,使泡茶   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此外对茶具欣赏与应用,对饮茶与自悟修身、与人相处的思索,对品   茗环境的设计都包容在茶艺之中。将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联,将品饮与人性修养相融合,形   成了亲切自然的品茗形式,这种形式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   简单表述如下:   主要茶品:冻顶乌龙、文山包种、阿里山茶。   1.摆具 将茶具一一摆好,茶壶与茶盅并排置于茶盘之上,闻香杯与品茗杯一一对应   ,并列而立。电茶壶置于左手边。   2.赏茶 用茶匙将茶叶轻轻拨入茶荷内,供来宾欣赏。   3.温壶 温壶不仅要温茶壶,还要温茶盅。用左手拿起电茶壶,注满茶壶,接着右手   拿壶,注入茶盅。   4.温杯 将茶盅内的热水分别注入闻香杯中,用茶夹夹住闻香杯,旋转360度后,将闻   香杯中的热水倒入品茗杯。同样用茶夹夹住品茗杯,旋转360度后,杯中水倒入涤方或茶   盘。   5.投茶 将茶荷的圆口对准壶口,用茶匙轻拨茶叶入壶。投茶量为1/2至2/3壶。   6.洗茶 左手执电茶壶,将100摄氏度的沸水高冲入壶。盖上壶盖,淋去浮沫。立即将   茶汤注入茶盅,分于各闻香杯中。洗茶之水可以用于闻香。   7.高冲 执电茶壶高冲沸水入壶,使茶叶在壶中尽量翻腾。第一泡时间为1分钟,1分   钟后,将茶汤注入茶盅,分到各闻香杯中。   8.奉茶 闻香杯与品茗杯同置于杯托内,双手端起杯托,送至来宾面前,请客人品尝   。   9.闻香 先闻杯中茶汤之香,然后将茶汤置于品茗杯内,闻杯中的余香。   10.品茗 闻香之后可以观色品茗。品茗时分三口进行,从舌尖到舌面再到舌根,不同   位置香味也各有细微的差异,需细细品,才能有所体会。   11.再次冲泡 第二次冲泡的手法与第一次同,只是时间要比第一泡增加15秒,以此类   推,每冲泡一次,冲泡的时间也要相对增加。优质乌龙茶内质好,如果冲泡手法得当,可   以冲泡几十次,每次的色香味甚至能基本相同。   12奉茶 自第二次冲泡起,奉茶可直接将茶分至每位客人面前的闻香杯中,然后重复   闻香、观色、品茗、冲泡的过程。   再寻杯底香

文章TAG:闻香杯  在右  品茗  如何  闻香杯在右  如何使用闻香杯和品茗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