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茶的大类就有白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绿茶黑茶、黄茶六大类。所以,两汉至三国期间,茶就以晒青的方式出现了。所谓类类有好茶、处处有好茶,哪个最好真的无从比较。中国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晒青制茶法,也就是说至少在三国以前中国就有了现代意义的茶。

什么茶叶好喝,说说你们喜欢的好茶?

我们喜欢喝什么茶叶不重要,喜欢喝茶才重要!!!(图片为网络载图)我们现在很多人怕麻烦,喜欢直接喝饮料来补充水份或营养,对于用茶叶泡茶以及茶饮料不屑一顾。很多人认为这是现代人喜欢快捷生活的结果,实际上,不是的!我问过一些年轻人,大都说不喜欢喝茶。问为什么不喜欢喝茶?他们的回答耐人寻味……。一说,喝茶是老人们的事,年轻人喝茶显得老气横秋!二说,喝茶很苦,是吃苦,不想吃!三说,喝茶是保健方式,我们身体很好,不需要!四说,人人都说喝茶的人长寿,我们离老还有很远,长寿不是我们的概念!五说,这个说这种茶叶好,那个说那种茶叶好,搞得我们不知道谁好!六说,这个说茶文化,那个讲茶道理,搞得我们爱理不理!七说,这种讲究,那种泡法,不如直接喝水直快!总之,喝茶,挺麻烦!(图片为网络载图)实际上,这是现在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环境造成的。

要知道,二十多年前不论机关,学校,工厂,家庭……都是烧开水,烧茶水备用,要喝水就用杯子接茶喝着就行。无形中形成了当时人们喝茶的习惯。就是野外作业,建筑工地,旅游地,车站,码头……都是有茶桶装茶水供人们解渴解乏。以前的生活环境中的水,没有现在经过纯化水的好,一般都是自来水,井水,泉水……等卫生条件不符合的水,不烧开水泡茶喝,这水就不能直接喝。

自然而然,年纪较大的人都习惯喝茶了,而年轻人却反感。要让现在的人们都喜欢喝茶,了解茶叶,实在是有点难度,要改变当今饮茶观念和对各种品种茶叶的吹嘘,才有可能让现在的年轻人们轻松接受。(图片为网络载图)我认为,不要把喜欢喝什么茶叶做为一个问题来解决,而是要把茶叶做成其他产品,其他食品,让大家都来接受,来认同,才是最主要的方面。

茶的来源和来历是什么?什么茶最好?

一般而言,如果想要探寻一个事物的来源,最好从记录该事物物名的古文字入手。因为汉字是表意文字,侧重于以形表意。因此,我们就有可能从记录物名的古文字字体去探寻该事物的由来。在唐代以前,中国所有的文献里并没有“茶”这个字。但是中国早在三国时期就已经有了晒青制茶法,也就是说至少在三国以前中国就有了现代意义的茶。

只不过唐代以前的文献里都把茶写作了“荼”。中国古典文献中最早记录荼的是《诗经·邶风·谷风》,诗曰:“谁谓荼苦?”汉代毛亨解释说:“荼,苦菜也。” 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释物》解释“荼”说:荼,苦菜也。中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也把荼解释为苦菜。所以荼的本义为苦菜。中国古人在劳动过程中发现有些苦菜吃了可以提神,也可以强身健体,所以慢慢地就有了把这种苦菜拿来食用的习惯。

这种用来提神健体的苦菜就是现代意义茶的祖先。两汉以前,中国的茶叶都是将鲜叶直接放进汤里做羹或者做粥的。所以中国古代只有吃茶而无喝茶之说。但是,吃茶的鲜叶会受到季节的影响,如果想要一年四季都吃上茶,只有把茶像其他菜一样晒成干。因为人们已经在生活中发现失去大部分水分的菜干可以长时间保存。所以,两汉至三国期间,茶就以晒青的方式出现了。

隋唐开始,人们创造了蒸青制茶法。明代人们创造了炒青制茶法。炒青是中国六大茶类中最常见的制茶法。晒青被白茶继承下来了,蒸青被恩施玉露等茶继承下来了。这就是茶的来历。至于什么茶最好?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因为中国可以产茶的地方太多了,不同的地方做茶的手法不一样。中国光茶的大类就有白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绿茶黑茶、黄茶六大类。

每一类的产区都很大,每一个小产区因为地理环境、文化的不同,做出茶的特色也不尽相同。所谓类类有好茶、处处有好茶,哪个最好真的无从比较。所以茶友们常说茶无止境,因为谁也不知道最好的茶到底是什么茶。再加上每个人的喝茶经历、对茶的期望值不一样,口感偏好也不一样,对茶品质的判断也会因人而异,评判有很大的主观性,就算有了结果,也不会客观。


文章TAG:青茶  烘青  好喝  蒸青茶与晒青茶哪个好喝  晒青茶和烘青茶哪个好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