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至今我们搞篆刻的一定得写篆书,而且是老实的写。另外,书法和篆刻间互有裨益,书法大家和篆刻大家二者都会精通;我们是普通人,想学习个篆刻难道先得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才行?别跟我提书法家篆刻家了,篆刻书法难道不能当个兴趣培养,当个兴趣培养要分先后?古人的道理很多,只认自己认可的,谢谢。

篆刻怎样上稿?

毫无疑问,必须是水印上石!这是最简单易行的上稿方法,可以最大程度再现印稿原貌。其操作过程十分简单:一、材料印章、设计好的印稿、10×10cm宣纸一张(亦可用连史纸)、毛笔、清水少许、抽纸纸巾一张二、方法步骤1、先用签字笔在普通白纸上画好印稿,将宣纸覆盖在印稿上、用细锋毛笔蘸墨描摹;2、将描摹好的宣纸反过来盖在印章章面,注意与章面中心、边缘对齐,并将宣纸固定使其不可移动;3、注意:用“干净毛笔”蘸少许清水,在固定好的宣纸上轻刷两下、浸湿即可(水不宜多);4、将对折几下的纸巾盖住印面(吸取多余水分),然后用指甲盖(或毛笔笔杆)压紧纸巾反复磨压几个来回即可。

为什么篆刻用手写体?

这个是两个问题,1,篆刻是用手写体2,篆刻用的手写体是自由书写,不是老实中规中矩的写,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吧 。 篆刻在明清时代文人介入篆刻之前都是工匠刻的, ,篆刻在中国历史上 有两个繁荣时期,一个是秦汉,一个是清代民国。秦汉的印章都是铜印,均由工匠刻制,但是那个时代官方所使用的文字就是篆书,就像咱们现在使用的文字是简化楷书一样非常普遍,所以即使是工匠他们的篆书底子是非常好的,所以他们刻的印章,也是具有书写性,,在今天我们看他们刻的印章是具有笔意的,可能他们自己意识不到,因为对他们来说这是很自然事情。

到清代邓石如提出“印从书出”其实就是对古代篆刻的总结,(就像提出万有引力一样,自然本来就存在)明确一下清代篆刻大家基本都是篆书大家(除了浙派)。所以至今我们搞篆刻的一定得写篆书,而且是老实的写。第二个问题。就不同意这个问题的观点,篆刻一方好印,入印文字一定是是先再三斟酌的,不能是随随便便的,否则他刻不好。

有可能某些篆刻高手,你看到的是他在印面上随便写几个字就开始刻了,能表达个性什么的,但是你没有看到他内心的东西,在刻之前他已经想好这方印是怎么设计,怎么刻的,,这些高手能这么熟练,也是经过多年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梅墨生曾说:有人仅看到我作这幅画从头到尾就二十几笔,这么简单,但是他没有看到我之前几十年的锤炼),否则你看到的是那些瞎搞的人,这样的人也是随便一写就刻。

篆刻技艺需要很高的书法基础吗?为什么?

一个月前在香港中环文华里图章街溜达想拜师学篆刻来着,跟个摆了几十年摊子的师傅聊了下,发现篆刻技巧高低和书法关系并不大,我认为是并不需要很高的书法基础的,甚至没有书法基础从零学起篆刻都没问题。首先老师傅就是没学过书法直接篆刻起手的,这么多年下来书法水平可能不低吧,但他篆刻的多数的章内容是书法所写不出来的,甚至是没有关联的。

毕竟用刀篆刻和用毛笔写字还不一样,夸张点说就好比刺绣和画画吧,虽然表达的内容可能会吻合,但是两者间实现同一种外形所需要的技巧还是天差地别的。当然有了书法基础,在设计字形架构上会上手快些,而且篆刻有基础了对书法也是有裨益的,在某些重合的方面还是相互会有影响的,但两种艺术形式并没有形成基础和进阶的关系。另外,书法和篆刻间互有裨益,书法大家和篆刻大家二者都会精通;我们是普通人,想学习个篆刻难道先得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才行?别跟我提书法家篆刻家了,篆刻书法难道不能当个兴趣培养,当个兴趣培养还要分先后?古人的道理很多,只认自己认可的,谢谢。


文章TAG:茶字  读印  篆刻  篆刻茶字怎么写  我们该怎么读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