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汤就普洱茶冲泡出来的茶水,茶汤是术语,没有其他的含意。这两者来共同辨别才能准确判断普洱茶的香型。所以小懂要真是抛出个“什么什么茶必须多长时间出汤”的惊人理论来,岂不是成了大忽悠?当然了,一般来说出汤的适宜时间是有的,但具体到某一种茶上。

普洱茶汤指的是什么?

普洱茶汤就普洱茶冲泡出来的茶水,茶汤是术语,没有其他的含意。一款好普洱的茶汤需要符合:干净、清澈透亮、有质感。茶汤干净指的是茶汤倒入品茗杯中,没有肉眼可见的漂浮物,如糊片、水杂质等。好的茶汤是有共性的,具体什么颜色我们不论,好的茶汤应该是,通透油亮,清澈而厚重,令人赏心悦目的;所对应不好的茶汤就是,模糊暗哑,混浊而稀薄,令人恶心难看。

如何区别普洱茶汤中的香气?

大家好,由说茶网为您解答。普洱茶是一种具有丰富香气的茶品,而要分辨各类香气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主要是通过嗅觉来分辨,而嗅觉又分为干嗅和湿嗅。这两者来共同辨别才能准确判断普洱茶的香型。而普洱茶又分为生茶和熟茶,他们在制作工艺上有着很大的差别,生熟茶的制作工艺在采摘、摊晾、杀青、揉捻、晒青这几步是相同的,区别就在于熟茶经过了渥堆发酵,而生茶是自然发酵。

一、晒青毛茶和生茶的香型:(1)清香型杀青后的毛茶嗅起来清新怡人,清新鲜爽,有时会有浓重的青草气息。(2)毫香型这是根据茶菁的级数来辨别的,细嫩的茶芽上布满茶毫,所散发出来的独特鲜嫩之香,毫与粗老是相对的。(3)花香花香是生茶中较常见的香型:鲜爽型、甜淳型、柔和型,其中鲜爽型花香也称之为高扬型花香,甜淳型花香嗅起来花香中带有丝丝甜韵,在生茶中极为常见,柔和型花香,给人不温不火但又温婉的感觉,柔和兰香或甜香。

(4)糖香糖香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冰糖甜香和甘蔗甜香,冰糖甜香伴随着回甘和喉咙的清凉开阔感,咽下后喉咙清凉,回甘显著。(5)蜜香蜜香的表现较为明显,挂杯香和茶汤中都有,优质的普洱茶更为显著。(6)水果香水果香较为常见,但是储存过程中会出现其他的变化,嗅起来甜美。(7)樟香生茶经过长期储存,嗅起来就如香樟木般的清香,混合花木香后,形成独特的樟香味。

(8)菌香菌香是茶品的高级品质象征,宛如野菌子散发的清鲜香,自然清新。二、熟茶中的香型(1)陈香陈香是一种混合型香气,发酵物质的生成对陈香有较大贡献,陈香是老木家具散发出来的沉沉香气,但不同的是具有活泼性。(2)木香木香常见,给人以一种温和沉稳之感。(3)枣香用级数较老的茶菁发酵制成的熟茶,经过发酵后茶叶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当糖香达到一定程度时,和其他香气混合,形成宛如干枣的枣香。

(4)参香就像人参的香气,通常出现在经过高温高湿环境存放的熟茶中,主要有泥土中的棕榈酸和具有木质气息的金合欢烯构成(5)药香熟茶中宛如中药气息的一种茶香,茶品发酵到6/7年之后会出现药香。(6)焦糖香焦糖香有一种烤面包时散发出的一种香中带甜的气息,在熟茶中尤为突出,在第五年开始,焦糖香逐渐消退,转换为糯香,转化到8-10年,糯香为主导。

不同的茶如何控制出汤时间?

欢迎关注【懂茶帝】首先,我们所说的出汤时间,指的就是泡茶时每一次出汤前,茶叶在冲泡器具中的浸泡时间。换成通俗的话,出汤时间就是:我们应该在茶泡了多久后把茶水倒出来。然后要说明的是,这其实没有绝对的标准。等等,先别着急退出阅读。是的确没有标准,想想看这世上有多少款茶,每款茶的特点不一;每个人的口味又不一样,投茶量和水量以及水温都会影响出汤时间。

所以小懂要真是抛出个“什么什么茶必须多长时间出汤”的惊人理论来,岂不是成了大忽悠?当然了,一般来说出汤的适宜时间是有的,但具体到某一种茶上。一般来说,六大茶类因其不同的特性,分别都有相对适宜的出汤时间,以下仅供参考:绿茶:第一泡约12秒出汤绿茶属于未发酵茶,保留了鲜叶中的大部分营养物质,所以在冲泡时水温不宜过高,冲泡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破坏了茶叶中的活性物质。

黄茶:第一泡约15秒出汤黄茶属于轻微发酵茶,和绿茶的特点比较接近,在冲泡上也可以参考绿茶红茶:第一泡约10秒出汤红茶一经冲泡,茶香、茶味就会迅速被激发出来,所以红茶的出汤时间要比绿茶稍短。如果时间过长,则容易造成茶汤苦涩。白茶:第一泡约20秒出汤白茶在制作过程中不炒不揉,可溶物释出缓慢,茶叶中的内含物质不能像红茶一样迅速浸出,所以白茶的出汤时间相对较长一点。

乌龙茶:第一泡约15秒出汤乌龙茶因在制作的过程中注重做青,茶叶出味较快,第一泡可较快出汤。黑茶:第一泡约30秒出汤黑茶通常原料比较粗老,经过发酵以后,茶叶中内含物质的浸出速度比较慢。黑茶中相对有较多紧压茶,经过压制的茶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舒展开,相比于其他茶类,黑茶更耐泡一些,所以延长的冲泡时间也可以更久一点。

普洱茶汤的“粘稠感”,您品得出来吗?

大约5年前,国内知名茶坛《茶语清心》曾举办过一场普洱盲品全国大师赛,活动涉及20多个城市及部分海外地区,当时引起整个茶友界轰动,传为一段江湖佳话。这是当年盲品论茶活动的公开评审表,后数度为专业活动与茶企评审而演变,在此作为早期资料也分享给大家参考与斧正:————————————————————————盲品评审表(茶友审评专用版)品名/编号:克数:用水:茶具:省份/地区:审评人:评审项(茶汤类)分值(25分)茶汤香气(1-5分):通透度(1-5分):回甘度(1-5分):耐泡度(1-5分):仓储/陈化(1-5分):合计:评审项(综合类)分值(25分)茶汤稠度(1-5分):生津度(1-5分):层次/收敛性(1-5分):喉韵(1-5分):茶底/尾水(1-5分):合计总计:———————————————————————在该评审表必选项的综合类中,即有关于茶汤稠度的分值5分,而当时参赛的盲品茶品,均为次新至中期的普洱生茶。

因此,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熟普粘稠的米汤感、果冻感之外,生普的粘稠度也是始终存在的。在之前悟空问答中「大隐茶坛」曾提及:“普洱内部物质变化,是茶叶内的草本物质在后发酵和酶促过程由内而外,由颗粒化向腐植化、粉质化缓慢转化的一个长期过程。”当我们在上好的新茶饼条索中,挑出一些肥嫩的春梗(俗称水管料),用指甲掐断后,会发现断口处有丝状体的黏连不断,该物质会始终存在于精心贮存的干仓环境普洱茶中。

当我们再启散一饼民国年间珍藏的号级茶,经摄氏100°的开水高温淋壶醒茶,干仓贮存的号级茶芬芳与茶底必定也是活性的。将近100年的古董级老茶,经高温冲泡后融入茶汤,斟入茶盏,黏稠的茶汤必定是吸热的,半凝胶液体状的。不烫口,不黏唇,入口即化。茶汤数巡过后,两颊、齿间、乃至整个口腔是越发干净的、利落的,愉悦的,不留有一丝杂味…… 品饮者必定会由此领略到何为茶汤粘稠感的巅峰。


文章TAG:普洱茶  汤出  烟味  普洱茶汤出烟叫什么  带烟味的普洱茶是好还是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