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采青有一定的标准吗

一,采青:铁观音的采摘要求是,当鲜叶长到三四叶,顶芽停止生长时采摘。这样叶子比较成熟且不太老做出来的茶比较好,内质成分丰富,叶子有有一定的硬度,也便于摇青。当然,所有叶子生长不可能都一致,有些顶部还有芽,有要求高的,会把顶芽采掉,再采下边的成熟叶。二,晒青:采回的叶子要适当日光照一下,也称为“日光萎凋”。目的是为了散失部分水份,便于摇青。当然对成品茶的品质也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三,晾青:晒青完的茶叶要及时放到凉青间摊凉,散热,不可晒过度,也不可堆在一起。叶子还新鲜还有呼吸作用,闷在一起会发热影响品质。四,做青:做青是乌龙茶制作特有的工艺,也是其品质特征形成的关键。其过程有两个程序:a摇青、b摊放。现代乌龙茶的制法都用摇青机操作,以前都是人工手摇,比较费时费力。铁观音目前的做法是摇三次,也有摇四次的。

采青有一定的标准吗

2,茶叶的采摘技术

合理采摘是茶叶获得稳产、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采茶就是要根据茶树品种、气候条件、树龄、生长势及不同肥水水平等因素,结合市场需求采摘茶叶,采茶和留养结合,既收茶叶,又能保证茶树正常生长,达到持续高产优质的目的。幼龄茶树的采摘在正常肥水管理条件下,经过两次定型修剪后幼龄茶树,在春茶后期树高可达45厘米以上,经过第三次定型修剪,茶树高达60厘米左右,均可采用“打顶留叶”的方法采荼。其采留标准是春茶留二、三叶,采一芽一、二叶;夏茶留二叶,采一芽一二叶;秋茶留一叶,采―芽一、二叶。在幼龄茶树采摘过程中应注意“采顶养边、采高养低、采密养稀”的原则。经过三次定型修剪和打顶留叶采摘后的幼龄茶树,在树高达60~80厘米,树幅达130厘米左右时,即可用成年树采摘措施管理。成年茶树的采摘成年茶树应坚持“以采为主、采留结合、及时开采”的原则,才有可能在较长时间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春茶采名优茶原料,多为单芽,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一叶展,如有5%达到开采标准时即可采茶。采名茶要求原料细嫩匀整,一般采摘一芽一叶初展、一芽一叶展或采单芽。大宗红条茶、绿茶、红碎茶要求原料为中等嫩度,一般以采一芽二、三叶为主及采嫩的对夹叶。打油茶和六堡茶则要求采基本成熟的新梢和对夹二至三叶。一般可采用“全年留鱼叶”或“春、夏茶留鱼叶,秋茶留一叶,及时、分批、按标准采留”的方法采茶。机械采茶近年来,在我国大型茶场推广试用的采茶机,有双人担架式、机动型、螺旋滚刀切割式采,茶机及水平旋转刀切割式采茶机两种。这两种采茶机的采摘质量好,操作方便,能适应各种地形的茶园作业,比手工采茶提高工效约10倍。在试用推广采茶机采茶的茶园,其肥培措施也需适当加强。鲜叶管理采下的鲜叶及时运到茶叶加工厂,经专人验收后尽快摊放在清洁荫凉的室内。运送鲜叶的容器采用透气性好、清洁的竹编筐,筐的容量以50~100千克为宜,运送途中避免挤压,减少损伤。一般要求鲜叶采摘后4小时内就要进厂,万一不能及时送到茶厂,一定要避免日晒雨淋,并在干净通风处摊放保鲜,然后尽快送往加工厂。

茶叶的采摘技术

3,机械采摘茶园的管理有哪些技术要求

(1)机采茶树高度要适中 一般宜控制在70~80厘米之间,树冠要平整,在春茶萌发前用弧形修剪机进行全面轻修剪,在各次机采后的5~7天进行一次整枝(掸剪)。(2)加强肥培管理,促进产量、质量的提高 为使茶树生育适应机采,一是增施肥料,施肥量要比手采茶园增加20%左右,基肥与追肥,并加强有机肥施用。(3)适当提早嫩采,提高鲜叶质量 春茶标准芽叶占70%左右,夏、秋茶在上一次机采后隔45天左右采。机采时适当提高剪口,一般在上次切口上提高1厘米左右落刀为好。(4)合理留养 留养时期以留养秋茶对树势恢复和提高茶叶产量、质量有利,尤以留养四茶为好,可根据茶树的生长情况采取全留或半留。
目前还没有这样的项目,因为茶叶并不是采摘下来就可以直接泡水喝的,要经过炒、发酵等多个步骤才行。不过以后聚宝龙、张一元、吴裕泰、庆林春、元长厚、永安、森泰、无肇祥等一些老字号茶庄可能会推出的。

机械采摘茶园的管理有哪些技术要求

4,采茶采摘的季节性很强茶叶采摘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茶树具有收割时间长的特点,可以多年、季、批次收割。关键在于合理收割。鲜叶采摘要掌握以下几个环节。(1)按标准及时采茶的季节性很强,把握好季节,及时采茶是采茶好的关键。新芽萌发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成熟。如果不及时采摘,质量会下降。因此,必须根据茶叶的要求及时采摘新鲜的叶子。一般散装红绿茶要求采摘一芽二叶,名茶对鲜叶要求较高,一般要求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进行初期发育。重庆茶区2月初可以采茶,先达标,未达标后一般可以在采茶后10天左右进入旺收期。在旺盛收割期,尽量争取时间,尽量收割采摘面上可回收的新芽,每2-3天轮流取一批。开采顺序上,一般先采低山,先采阳坡,再采阴坡,先采沙土,先采早蕾,先采晚蕾,先采老丛。(2)多次分批采摘鲜茶,要经常分批进行,要分批强调勤采,防止收获损失。在勤奋的基础上,按照茶树新芽生长期分批进行,大的挑,小的养。春茶2-3天收一次,夏茶3-4天收一次,秋茶6-7天收一次。要掌握茶叶的合理批量采摘,应以品种、气候、树龄、施肥管理和茶叶原料的要求为转移。一般要掌握五种观点:一种观点茶树品种,有的品种多集中在春夏,有的集中在夏秋。新芽生长旺盛且集中时,批次间隔较短,批次较多。第二,看气候条件,气温高,雨水多,茶芽生长快,批次要多;反之,可以适当减少批次。第三,看树龄和树势。树龄小的话,需要一个训练过程,每批之间的天数会更长;潜力好,生长旺盛的树,间隔天数也可以更短。第四,看管理水平,肥料管理好,水肥充足,或者喷施生长素,生长更快,批次间隔更短。第五,看泡茶对原料的要求。比如制作珍珠茶,芽叶的标准可以略粗,几天后每批都可以加长。(3)根据树势、树龄分叶1.幼树的采摘茶树幼树的采摘茶树是整形修剪的重要辅助手段。采摘原则:以饲养为主,采摘为辅。一般新茶园如果基础好,施肥管理水平高,幼龄生长势好茶树,可在2尺龄(第一次修剪后)养春夏季茶,分批(或顶)开始,直到秋季冠高超过60 cm的茶季结束;3全龄茶树春茶应在最后采摘,夏茶应采摘2-3片叶子,秋茶应采摘鱼叶子。⒉成年人的采摘原则茶树:以采为主,养为辅,多采少留,采养结合,以延长高产期。一般一年真正的叶子要留一季,夏天一般留一叶。⒊茶树:以养为主,采养结合的采摘原则。深修剪茶树:修剪时春秋季留鱼叶;第二次幼剪后,可按成年茶树正常采摘。重度修剪茶树:当年夏茶不收,秋茶末收;第二年年底开始收春茶,夏茶收2叶,秋茶收鱼叶,第三年春季收1-2叶,夏季收1叶,秋季收鱼叶,然后正常收叶。台湾茶树:当年不收夏茶,年底收秋茶;第二年末收春夏季茶,秋茶收鱼叶;第三年春茶留2-3叶,夏茶留1-2叶,秋茶留鱼叶。第四年正常收叶。

5,茶籽何时开始采摘有啥要求

采摘茶籽一般在10——11月,看你在哪个地区,可能会有点差异。一般的茶树籽不是专门用来炸油的,是用来繁殖的,像我们地方茶树籽直接不要,没有多大价值。你如果炸油的话应该是专门的油茶树,比如红花油茶的茶籽,你采摘的时候要因地制宜,具体观察茶籽的成熟度,太嫩炸不出油,太老也炸不出。我虽然没有亲自弄过,不过听说过。望采纳。
不同油茶品种,采摘时间不同,茶籽出油率也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时间采摘,出油率也大有差异。 以油茶品种“霜降籽”来说,在“寒露”前10天采摘,种壳占46.3%,种仁占53.2%, 油茶籽含油率只占17.9%;而在“霜降”后5天采摘,种壳占37.6%,种仁占62.4%,茶籽含油率可达28.5%。提前采摘,球果未成熟,茶籽含油率低,含水量高;采摘太迟,球果开裂,茶籽散落,难以收集,造成浪费。所以,油茶果要适时采摘,并做到“三观察”。
菜采收,一般在晴天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雨后釆收,果实易腐烂;成熟果实遇雨易开裂,应提前釆收;耐寒蔬菜在不受冻的原则下,可稍延迟收获,采太早,贮藏时易变黄腐烂。如豆类的种子、薯类的块茎或块根,愈到成熟,淀粉含量愈多,也愈耐贮藏^对于一次性采收的蔬菜种类,如大白菜、结球甘蓝、土豆、萝卜等,采收的时间可以适当延迟D对于多次采收的种类,如番茄、茄子、辣椒、黄瓜等,在结果结束前,采收次数要勤些,以有利于后期果实的生长。
茶籽今年开花。明年结果。釆摘要到弟二年十月
现在这个季节就有了,这个不需要采,这个只要到茶园里面直接捡就可以了

6,怎么采茶

  1.手采有下列几种:  ①掐采:又称折采,凡细嫩的标准采摘包托顶、撩头都应用这一手法。②提手采:这是适中标准采摘的手法,大部红绿茶区均用之。③双手采:这是提高采茶工效的先进手采方法,比单手采效力提高50-100%,一般每人每天少的可采20-25kg,多的可达35-40kg,但茶树必须具有理想的树冠,采摘面平整,发芽整齐。  2.割采  边茶的采收因原料粗大,多用工具进行采割,各地所用工具有月形小铁刮刀、镰刀或采摘铗等,工具要求刀刃锋利,采割要迅速,避免将枝条割裂而影响下轮新梢萌发。 机采:在机采前数日用手采掉一批达到标准的鲜叶,这样机采鲜叶质量基本可以满足加工中、低级条茶的要求,工效比手工提高10倍以上。茶园连续机采三、四年后,芽叶逐步变小,密度增加,叶片变薄。  采茶铗采茶  优点  1、工效较高。据调查,一把采茶铗在高产茶园一天可采100多公斤鲜叶,在一般茶园一天可采50多公斤鲜叶,比一般手工采摘提高工效1-2倍。  2、质量较好。使用采茶铗采茶,只要掌握住技术要领,则不论在芽叶的完整率方面还是对茶树的留养方面都比当前手采的好,而且由于工效高,比手工采茶容易抓住农时,有利选择最佳时间采茶,保证鲜叶质量。  3、成本较低。一般而言,购买一台采茶机要5000元以上,农民难于承受,而一把采茶铗只要10多元钱。户户都能买得起。  4、适用性广。采茶铗使用简便,妇女及文化水平低的人都能操作使用。此外,使用采茶铗对茶树采摘面的平整度要求没有采茶机那样高。因此,采茶铗特别适合山区及家庭式经营的生产者使用。  注意事项  1、要适时剪茶。使用采茶铗采茶最好与采制名茶结合起来,春茶早期萌发的芽叶应先行手采制名茶,以后按大宗茶的采制标准及时使用采茶铗剪采。并可实施分批剪采。  2、要适度剪采。春茶掌握在修剪面上3厘米左右的部位下剪,即要达到留1叶剪采。夏秋茶要在上一次剪采面上略提高一点距离下剪,切不可一次比一次剪得重,否则会影响茶叶质量与茶树生长。  3、要刀口锋利。剪采必须一刀成功,切不可在同一处连剪两刀,否则会影响芽叶的完整率,同时也易造成对茶树剪采过重。  4、要增施肥料。使用采茶铗剪采的茶园,施肥量应比手采茶园多些。一般可按每采100公斤干茶,增施2-3公斤纯氮来计算。增施肥料不但能提高芽叶的持嫩性,有利于增产提质,而且对提高采茶铗的剪采工效和芽叶的完整率也都有利。  5、要实施茶树正常修剪。使用采茶铗采茶虽比采茶机对茶树采摘面平整度的要求低些,但不等于不要有一定的采摘面,因此,需要对茶树作正常的轻修剪。对于茶树高低不一的茶园,仍要通过重修剪或深修剪措施,将改造成为平整的采摘面,以便于实施采茶铗采茶,这不但能提高采茶工效,而且剪下的芽叶完整率较高,茶梗少,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  【小资料】  在采摘的过程中,为防止鲜叶变质,应注意:①采摘时要使芽叶完整,在手中不可紧捏,放置茶篮中不可紧压,以免芽叶破碎、叶温增高;②采下的鲜叶要放置在阴凉处,并及时收青,运往茶厂每天至少中午、傍晚各收送一次;③运青的容器应干净、透气、无异味;④运送鲜叶过程中,容堆放时不可重压。

7,应该怎样采茶叶

茶叶机采技术是近年茶叶生产上广泛推广的一项低成本、高效益的实用技术。实践证明,机械采茶和手工采茶相比,可以提高功效10倍以上,节约采茶成本30%以上。并且,机采鲜叶的质量明显优于当前粗放手工采茶质量。机采茶园适期采摘是取得优质高产的关键。春茶早期应手工采制适量名优茶鲜叶,当有70%左右的新梢达到红、绿茶采摘标准时就机采,夏秋茶有60%新梢符合标准时机采。中小叶种茶区一般一年采摘4~6次,大叶种茶区一年采摘6~7次。春茶采摘周期12~24天,夏秋茶为20~30天。一台双人采茶机可负担70亩左右茶园的采摘任务,一台双人修剪机可负担80~100亩的茶园修剪任务,采茶机和修剪机的配置比例大约1.5∶1较为合适。坡地茶园,应选单人采茶机和修剪机,一般一台单人采茶机可负担18~20亩茶园的采摘任务,一台单人修剪机可负担40亩茶园的修剪任务。双人机采跨行作业,成年茶园来回一次可完成一行茶树的采茶、修剪作业,先采剪主机手一侧的半边茶树,注意尽量减少树冠中心部重复采摘,幼年茶树一次即可完成。机器工作时应与茶篷成一倾斜角,双人修剪机为30°,双人采茶机为15°~20°。行走时主机手后退,副机手前进,机手必须配合协调,步调一致,保持机器平稳,避免忽高忽低,忽快忽慢。机手行走速度0.5米/秒为宜。采茶机刀片运转速度(往复频率)为1000~1250次份,汽油机应中速(4000~5000转/秒)运行,油门开度应掌握在0.85左右,二冲程小型汽油机使用燃料是汽油和机油的混合油,其配比20小时以内15∶1(容积比),20小时以后20∶1。采茶机上下两刀片的间隙不应大于0.2~0.3毫米,间隙过大将妨碍切割质量。
每种茶叶的采摘标准不一样,一般明前采摘主要以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为主
根据你要制造怎样的茶叶来决定

8,我国目前茶叶采摘标准分为哪四种

它要求有独特的滋味和香气,差异很大,采去一芽四、红碎茶等、珠茶,制成的乌龙茶。采摘标准是俟新梢长到顶芽停止生长;时采下二至四叶比较适宜;茶,季节性强;,产量也较高,色泽红褐灰暗。⑶成熟采 采用这种采摘标准采采割的茶叶、三叶中开面梢最适宜制乌龙茶,但由于对茶树生长有较大影响,下部基本成熟时;旗枪",最终是力求取得最高的经济效益;麦颗",俗称",对鲜叶嫩度要求很高。⑵适中采 采用这种采摘标准采制的茶叶,主要用来制作高级名茶。因此。⑷特种采 这种采摘标准采制的茶叶。这种采摘标准,回味甘润、君山银针、四叶,前期产量较高。这种采摘标准,外形显得粗大,要求滋味醇和,主要是根据茶类对新梢嫩度与品质的要求和产量因素进行确定的。南路边茶为适应藏族同胞熬煮掺和酥油的特殊饮茶习惯;。茶树投产后,香低味涩、"、五叶和对夹三、",全年采摘批次不多,产量不多;开面",大多在春茶前期采摘,要求鲜叶嫩度适中,对茶叶采摘标准的要求。中国茶类丰富多彩、黄山毛峰;开面采",化工并不多,采摘标准需待新梢成熟,采摘批次少,采摘二,品质特征各具一格,茶叶品质较好。它为了适应边疆兄弟民族的特殊需要,兼采一芽三叶和幼嫩的对夹叶,主要用来制作大宗茶类。前人称采",主要用来制作边销茶,以及一芽二叶初展的新梢、洞庭碧螺春。据鲜叶内含成份分析表明;,一般是采摘茶芽和一芽一叶,经济效益也不差,所以,下部老化时才用刀割去新枝基部一,主要用来制造一些传统的特种茶。如乌龙茶。⑴细嫩采 采用这种采摘标准采制的茶叶。这种采摘标准,一般以采一芽二叶为主、工夫红茶,归纳起来、庐山云雾等;采摘鲜叶太老,大至可分为四种情况。如内销和外销的眉茶、二片成叶以上全部枝梢,滋味淡薄。如高级西湖龙井。这种采摘方法,经济有效年限不很长,色泽干枯,花工夫;莲心",产量不高,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是中国目前采用最普遍的采摘标准,顶叶尚未"。如采摘鲜叶太嫩,茯砖茶原料采摘标准需等到新梢快顶芽停止生长,容易衰老茶叶采摘标准

9,春季绿茶是如何采摘的 有什么注意事项

阳春三月,茶芽开始萌发,“清明节”过后开始采摘,“谷雨”前普 遍开采。春茶采摘时间为40天左右,五月底以前采的为春茶,也叫做“头 茶”,开采的头两天,数量很少,称之为“跑山尖”,多在“谷雨”前采 制也称为“雨前毛尖”。五月底春茶结束停采5至於天,再采为夏茶,采摘 时间为一个月左右。八、九月间,秋芽萌发,采之则称为“秋茶”。秋季 萌芽多为养树而不摘,于是便有“头茶苦、二茶涩、秋茶好喝舍不得”之 说。  采茶时,不采老(叶),不采小,不采马蹄叶(鱼叶),不采茶果( 花蕾、小茶果实),对夹叶则及时采尽。制作特级毛尖,只采摘1芽1叶初 展;一级茶采摘1芽2叶初展,二级茶采摘1芽2叶至3叶初展为主,兼有2叶 对夹叶。三级茶采摘1芽2至3叶,兼有较嫩的2叶对夹叶。四、五级采摘1芽 3叶及2至3叶对夹叶。  新鲜芽叶采摘后需及时炒制。炒制的工艺规程是:青叶入生锅—熟锅 —初烘—摊凉—复烘—择拣—再复烘—包装入库。炒制“生锅”起杀青、 初揉作用,叶片软绵,初步形成泡松条索,嫩茎折不断,即全部转入“熟 锅”。除继续起蒸发水份作用外,主要是进行做条、整形加工,并使之发 挥香气。熟锅炒制后,及时进行初烘,彻底毁灭茶叶残余酶的活性,防止 氧化劣变,并初步发挥其色香味和固定形状作用。初烘后摊凉2至於小时进 行复烘,复烘之后择拣,再热烘一次即可密封。除人工炒制茶叶外,还有 机制。唐代时用水车带动茶磨,将磨碎的茶叶制成团茶;50年代,用过简 易筒形揉茶机和水利揉茶机,大大提高了工效。特别是由信阳县茶叶总公 司、龙潭牌茶叶总厂开发研究的茶叶机械初制加工技术,结束了宿松绿茶必须依赖手工炒制的历史,把宿松绿茶的炒制技术提高到新的水平
清明前夕是春茶上市时节,许多人喜欢买新炒的茶叶,其实,新茶往往不能趁“鲜”喝。 所谓新茶是指当年春季从茶树上采摘的头几批鲜叶加工而成的茶叶。为求其鲜嫩,一些茶农在清明节前就开始采茶,这样的茶被称为明前茶;雨水节气前采的茶,被称为雨前茶。有些消费者以品新茶为乐,争相购买明前茶、雨前茶。其实,“茶叶越新鲜越好”的观点是一种误解。并不是所有的茶叶都是越新鲜越好,普洱茶、黑茶就是越陈越好,而追求新鲜的茶叶则为绿茶,但即使是绿茶也并非需要新鲜到现采现喝。 最新鲜的茶叶营养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采摘下来不足一个月的茶叶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含有对身体有不良影响的物质,如多酚类物质、醇类物质、醛类物质,还没有被完全氧化,如果长时间喝新茶,有可能出现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太新鲜的茶叶对病人来说更不好,像一些患有胃酸缺乏,或者有慢性胃溃疡的老年患者,更不适合喝新茶。新茶会刺激他们的胃黏膜,产生肠胃不适,甚至会加重病情。专家认为,一般消费者买回家的新茶最起码要存放半个月才能喝。

10,茶叶怎么摘

茶叶采摘好坏,不仅关系到茶叶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而且还关系到茶树的生长发育和经济寿命的长短,所以,在茶叶生产过程中,茶叶采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采摘方法 茶叶采摘,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手工采茶和机械采茶。 ⑴手工采茶这是传统的茶树采摘方法。采茶时,要实行提手采,分朵采,切忌一把捋。这种采摘方法,它的最大优点是标准划一,容易掌握。缺点是费工,成本高,难以做到及时采摘。但目前细嫩名优茶的采摘,由于采摘标准要求高,还不能实行机械采茶,仍用手工采茶。 ⑵机械采茶目前多采用双人抬往返切割式采茶机采茶。如果操作熟练,肥水管理跟上,机械采茶对茶树生长发育和茶叶产量、质量并无影响,而且还能减少采茶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近年来,机械采茶愈来愈受到茶农的青睐,机采茶园的面积一年比一年扩大。 2、采摘标准 茶叶采摘标准,主要是根据茶类对新梢嫩度与品质的要求和产量因素进行确定的,最终是力求取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中国茶类丰富多彩,品质特征各具一格。因此,对茶叶采摘标准的要求,差异很大,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 ⑴细嫩采采用这种采摘标准采制的茶叶,主要用来制作高级名茶。如高级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君山银针、黄山毛峰、庐山云雾等,对鲜叶嫩度要求很高,一般是采摘茶芽和一芽一叶,以及一芽二叶初展的新梢。前人称采“麦颗”、“旗枪”、“莲心”茶,指的就是这个意思。这种采摘标准,花工夫,产量不多,季节性强,大多在春茶前期采摘。 ⑵适中采采用这种采摘标准采制的茶叶,主要用来制作大宗茶类。如内销和外销的眉茶、珠茶、工夫红茶、红碎茶等,要求鲜叶嫩度适中,一般以采一芽二叶为主,兼采一芽三叶和幼嫩的对夹叶。这种采摘标准,茶叶品质较好,产量也较高,经济效益也不差,是中国目前采用最普遍的采摘标准。⑶成熟采采用这种采摘标准采割的茶叶,主要用来制作边销茶。它为了适应边疆兄弟民族的特殊需要,茯砖茶原料采摘标准需等到新梢快顶芽停止生长,下部基本成熟时,采去一芽四、五叶和对夹三、四叶。南路边茶为适应藏族同胞熬煮掺和酥油的特殊饮茶习惯,要求滋味醇和,回味甘润,所以,采摘标准需待新梢成熟,下部老化时才用刀割去新枝基部一、二片成叶以上全部枝梢。这种采摘方法,采摘批次少,化工并不多。茶树投产后,前期产量较高,但由于对茶树生长有较大影响,容易衰老,经济有效年限不很长。 ⑷特种采这种采摘标准采制的茶叶,主要用来制造一些传统的特种茶。如乌龙茶,它要求有独特的滋味和香气。采摘标准是俟新梢长到顶芽停止生长,顶叶尚未“开面”时采下三、四叶比较适宜,俗称“开面采”或“三叶半采”。如采摘鲜叶太嫩,制成的乌龙茶,色泽红褐灰暗,香低味涩;采摘鲜叶太老,外形显得粗大,色泽干枯,滋味淡薄。据鲜叶内含成份分析表明,采摘三叶中开面梢最适宜制乌龙茶。这种采摘标准,全年采摘批次不多,产量一般。 3、采摘技术 茶叶采摘技术内容很多,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⑴留叶数量茶树叶片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和水分蒸腾。茶叶采摘是目的,但留叶是为了更多的采摘,决不可偏废。若采得过多,留得太少,减少了茶树的叶面积,使光合效率降低,影响了有机物质的积累,继而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反之,采得过少,留得过多,不仅消耗水分和养料,而且叶面积过大,树冠郁闭,分枝少,发芽密度稀,同样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下,达不到种茶目的。但茶树留叶数量应以茶树不同的生育年龄而异。一般说来,幼年期茶树,以培养树冠为目的,应以养为主,以采为辅,采必须服从养。而当茶树进入成年期后,即进入投产后的茶树,应以采为主,适度留养。留叶数量以能增强或维持茶树正常的旺盛生长,能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最优的品质,又能延长茶树的经济年限为最理想。留叶多少,一般以叶面积指数来衡量,它是指茶树叶片总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高产、高效、优质茶园的叶面积指数通常为3—4。在生产实践中,留叶数量一般以“不露骨”为宜,即以树冠叶片互相密接,看不到枝干为适宜。如实行机械采茶,那么,可根据当年茶树留叶数量,实行提早封园,采取在秋季集中留养一批不采,以加强茶树生长势的方法,加以实现。 ⑵留叶方法茶树年龄不同,采摘时留叶的方法也不同。 幼年茶树,主干明显,分枝稀疏,树冠尚未定型。所以,采摘目的是促进分枝和培养树冠。一般可在第二次定型修剪后,春茶实行季末打顶采,夏、秋茶实行各留二叶采。第三次定型修剪后,骨干枝已基本形成,可实行春、夏茶各留二叶采,秋茶留一叶采。以后,再花一年时间,实行春茶留二叶,夏茶留一叶,秋茶留鱼叶采。从此以后,茶树广阔的树冠已经形成,即可进入成年茶树的投产采摘了。 幼年茶树新梢的打顶采摘法 成年茶树,树冠已基本定型,茶叶产量高,品质优,能相对稳定25年左右。在这一时期内,应尽可能地多采质量好的芽叶,延长高产、稳产时期。因此,应以留鱼叶采为主,在适当季节(如夏、秋茶时)辅以留一叶或二叶采摘法,也有采用在茶季结束前留一批叶片在茶树上的。 茶叶采摘标准与留叶方法 衰老茶树,生机开始衰退,育芽能力减弱,骨干枝出现衰亡,并出现自然更新现象。对这类茶树,应灵活掌握。在衰老前期,可采用春、夏茶留鱼叶采,秋茶酌情集中留养。衰老中期以后,则需对衰老茶树进行程度不同的改造,诸如深修剪、重修剪、台刈等。对这种茶树,在改造期间,应参照幼年茶树采摘,养好茶蓬,待树冠形成后,再过渡到成年茶树的采摘与留叶方式进行。 ⑶采摘周期适时采摘,对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保养树势,直至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是根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在人工手采的情况下,一般春茶蓬面有10—15%新梢达到采摘标时,就可开采。夏、秋茶由于新梢萌发不很整齐,茶季较长,一般有10%左右新梢达到采摘标准就可开采。茶树经开采后,春茶应每隔3—5天采摘一次,夏、秋茶5—8天采摘一次。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到10月上旬开始,就应封园停采。其他茶区,可参照推迟或提前封园。 在实行机械采摘时,当春茶有80%的新梢符合采摘标准,夏茶有60%的新梢符合采摘标准,秋茶有40%新梢符合采摘标准时就要进行机采。为提高机采茶园经济效益,特别是春茶前期,在机采前先进行人工采茶,以便制作名优茶。这样,机采批次,春茶为1次,夏茶1—2次,秋茶为2—3次。为促进机采茶树的旺盛生长势,对机采茶园应比人工手采茶园提前20天左右停采封园。 ⑷集叶贮运不论是手工采摘,还是机械采摘,对采下的鲜叶,必须及时集中,装入通透性好的竹筐或编织袋,并防止挤压,尽快送入茶厂付制。 集叶贮运时,应做到机采叶和手采叶分开,不同茶树品种的原料分开,晴天叶和雨天叶分开,正常叶和劣变叶分开,成年茶树叶和衰老茶树叶分开,上午采的叶和下午采的叶分开。这样做,有利于茶叶制作,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

文章TAG:关于  春茶  采摘  技术  关于春茶采摘的技术要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