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窗下品茗清风满鬓丝,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出处古籍吗举例还是口头流传
来源:网络 编辑:第一茶叶 2025-04-20 15:30:41
本文目录一览
1,百日笛子千日箫小小胡琴拉断腰出处古籍吗举例还是口头流传
一年笛子两年箫,小小胡琴拉断腰 —— 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赍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唐寅)
2,已亥杂诗 259原文翻译及赏析
酾江作醅亦不醉,倾河解渴亦不醒。我侬醉醒自有例,肯向渠侬侧耳听。——清代·龚自珍《已亥杂诗 259》 已亥杂诗 259 酾江作醅亦不醉,倾河解渴亦不醒。 我侬醉醒自有例,肯向渠侬侧耳听。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龚自珍 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赉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明代·唐寅《事茗图》 事茗图 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赉持。 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三天门吏葛长庚,体坐蟾蜍赤脚行。游遍九州岛人不识,丹台箓上已标名。——明代·唐寅《葛仙图》 葛仙图 三天门吏葛长庚,体坐蟾蜍赤脚行。 游遍九州岛人不识,丹台箓上已标名。俯首流泉仰听风,泉声风韵合笙镛。如何不把瑶琴写,为是无人姓是钟。——明代·唐寅《看泉听风图》 看泉听风图 俯首流泉仰听风,泉声风韵合笙镛。 如何不把瑶琴写,为是无人姓是钟。

3,一生清闲之命代表什么含义
一早醒来,随手拿起一本诗集,倒一杯热茶。旭日一跃,从天那边升起,阳光洒在桌上,给茶水染了一层红光。早上人少,还能听见鸟儿歌唱。竟让诗词君突然想到,要是你我的生活,以后都这样清欢闲静该多好。一阵风吹过,吹开了诗集。定睛一看,不禁笑了笑。咦~原来你我最想要的生活,早就写在一首首古诗词里。最想要的生活,不过是时光能缓,一回头,你我都在,家人无恙。《满庭芳·渔》赵显宏江天晚霞,舟横野渡,网晒汀沙。一家老幼无牵挂,恣意喧哗。新糯酒香橙藕芽,锦鳞鱼紫蟹红虾。杯盘罢,争些醉煞,和月宿芦花。一家老幼,安然无恙,那该多好。看着晚霞浪漫,华灯初上。一边吹着晚风,吃起当造的鱼虾、鲜果,一边叨叨家常,看着儿孙嬉闹。若是有些醉意,便躺在花间浅眠。这样,可好。最想要的生活,不过是闲时一杯温茶,慵懒时光,放松身心。《事茗图》唐寅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赉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慵懒的靠在一个角落,桌上清茶一壶,徐徐清风,让茶香溢满整个屋子。不闻不问窗外声,不争不论世间事,只享受眼下片刻的宁静,思绪随意飘飞,无拘无束。一早醒来,随手拿起一本诗集,倒一杯热茶。旭日一跃,从天那边升起,阳光洒在桌上,给茶水染了一层红光。早上人少,还能听见鸟儿歌唱。竟让诗词君突然想到,要是你我的生活,以后都这样清欢闲静该多好。一阵风吹过,吹开了诗集。定睛一看,不禁笑了笑。咦~原来你我最想要的生活,早就写在一首首古诗词里。最想要的生活,不过是时光能缓,一回头,你我都在,家人无恙。《满庭芳·渔》赵显宏江天晚霞,舟横野渡,网晒汀沙。一家老幼无牵挂,恣意喧哗。新糯酒香橙藕芽,锦鳞鱼紫蟹红虾。杯盘罢,争些醉煞,和月宿芦花。一家老幼,安然无恙,那该多好。看着晚霞浪漫,华灯初上。一边吹着晚风,吃起当造的鱼虾、鲜果,一边叨叨家常,看着儿孙嬉闹。若是有些醉意,便躺在花间浅眠。这样,可好。最想要的生活,不过是闲时一杯温茶,慵懒时光,放松身心。《事茗图》唐寅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赉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慵懒的靠在一个角落,桌上清茶一壶,徐徐清风,让茶香溢满整个屋子。不闻不问窗外声,不争不论世间事,只享受眼下片刻的宁静,思绪随意飘飞,无拘无束。
4,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的画是哪一幅百度
唐伯虎一生作过不少画,茶画是他画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唐伯虎的茶画,也是明代茶画的一绝。 明代的茶艺思想,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哲学思想加深,主张契合自然,茶与山水、天地、宇宙交融;二是民间俗饮不断发展,茶人友爱、和谐的思想深深影响各阶层民众。茶画,作为茶文化的重要部分,当然离不开上述特征。唐寅《事茗图》 风流才子唐伯虎,是明代著名的文人,诗词书画,样样精绝,他的画充满了浪漫的情调与豪放的风格,但又不是放荡不羁。唐伯虎一生爱茶,与茶结下不解之缘。他爱茶,喝茶写茶画茶,《事茗图》是他茶画中一幅体现明代茶文化的名作。画中,他用自己熟练的山水人物画法,勾勒出高山流水,巨石苍松,飞泉急瀑。这些景色,或远或近,或显或隐,近者清晰,远者朦胧,既有清晰之美,又有朦胧之韵。在画的正中,一条溪水弯曲汩汩流过,在溪的左岸,几间房屋隐于松、竹林中,房下是流水,房上是云雾缭绕。此景,让人一看,宛如世外桃源。房中,门户大开,一人正在就读,案头置有茶壶,茶盏,品茶就读之意韵荡然飘出。屋外右边,一老者手持竹杖,行在小桥中,身后跟着小童,小童手中抱着古琴……也许,这又是一个契合自然的茶人。此画左边,唐伯虎自作题诗:“日常何所事?茗碗自矜持。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有人说,这是唐伯虎心隐山林品茶就读的生活画,也有人说,这是明代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文人雅仕隐居图。《事茗图》,不管是画还是书,都是明代佳品。
5,这首诗的出处
<六丑·蔷薇谢后作>北宋 周邦彦
正单衣试酒.怅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钗钿堕处遗香泽.乱点桃溪.轻翻柳陌.多情为谁追惜.但蜂媒蝶使.时叩窗隔. 东园岑寂.渐朦胧暗碧.静绕珍丛底.成叹息.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残英小.强簪巾帻.终不似一朵.钗头颤袅.向人欹侧.漂流处.莫趁潮汐.恐断红.尚有相思字.何由见得.【译文】 正是换单衣的时节,只恨客居异地,光阴白白地 流逝。祈求春天暂留片刻,春天匆匆归去就像鸟儿飞离,一去无痕迹。试问蔷薇花儿今何在?夜里一场急风骤雨,埋葬了南楚倾国的佳丽。花瓣儿像美人的钗钿堕地,散发着残留的香气,凌乱地点缀着桃花小路,轻轻地在杨柳街巷翻飞。多情人有谁来替落共惋惜?只有蜂儿蝶儿像媒人使者,时时叩击着窗槅来传递情意。东园一片静寂,渐渐地草木繁盛茂密,绿荫幽暗青碧。环绕着珍贵的蔷薇花丛静静徘徊,不断地哀声叹气。蔷薇伸着长枝条,故意钩着行人的衣裳,仿佛牵着衣襟期待着倾叶话语,表现出无限地离情别情。拾一朵小小的残花,在头巾上勉强簪起。终究不像一朵鲜花戴在美人钗头上颤动、摇曳,向人俏媚地斜倚。花儿呵,切莫随着潮水远远逝去。惟恐那破碎的花儿,还写着寄托相思的字,如何可以看出来呢?
【赏析】 词人托落花以抒发伤春惜花之情,兼写身世之感。上片写春归花落,一去无迹,感叹滞留他乡的漂泊之情,下片叙东园悼花,怜香惜玉,暗写自己的身世之痛。开头三句,连用“岑寂”、“静”二个词语写出自然环境的凄凉和词人主体心境之凄凉的交织。“长条故惹行客“一句如神来之笔,契合物性,蔷薇藤蔓上有小刺,可挂住人的衣服,故可视为实写,但“故惹”与“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则是赋花以人的情感了,表现词人的惜花之情。立意新颖别致。“残英小”以下又分两层意思。一层是以一朵残花插在头上表示喜爱倾慕之情,一层是痛惜随水飘流的落红。并引用红叶题诗之典,委婉表现对意中美人的思恋之情。。夜来风雨,葬楚宫倾国。“夜来风雨”以下设想蔷薇花凋落飘零的凄惨景象。比喻精美,想象丰富,描写精当。本词虽也是伤春之作,可能也寄托了一 些身世感受,但主要的还是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抒写了悼惜春残花落的伤感。全词含蓄委婉,精深华妙,层层转折,韵味无穷。
6,诗画共读茗碗自赉持
唐寅(1470-1524),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逃禅仙史,南京解元等,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四家”之一,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是中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 《事茗图》描绘了文人逸士悠游于山水间,夏日相邀品茶的情景。青山环抱,林木苍翠,溪流潺潺,参天古树下,有茅屋数间。茅屋里一老者正聚精会神倚案读书,书案一头摆着茶壶、茶盏诸多茶具,靠墙处书画满架。边舍内一童子正在煽火烹茶,茅屋外,小溪上板桥横卧,一友人缓步策杖来访,身后一书童抱琴相随。画卷上人物神态生动,环境优雅,表现了主人和客人的澹泊宁静。 透过画面,似可听到潺潺的流水,闻到淡淡的茶香。让我们难以联想这个品茗的主人年轻时曾经 “醉舞狂歌五十年,花中行乐月中眠”、“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卷后自题: 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赉持。 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 吴趋唐寅。”钤“唐居士”印。 岁月已将那个积极入世、热衷功名、风流狂狷的少年解元唐伯虎变成了隐逸山林“茗碗自赉持”、“清风满鬓丝”的六如居士。 《诗画共读》 《禅茶一味》
7,李清照诗词
《如梦令》2首 (1)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2)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词全集,网址为http://www.lingshidao.com/gushi/liqingzhao.htm#43
李清照词全集所含词(词牌名)内容如下:
如梦令 如梦令 点绛唇 点绛唇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浣溪沙 菩萨蛮
菩萨蛮 诉衷情 好事近 清平乐 忆秦娥 摊破浣溪沙 摊破浣溪沙 添字采桑子 武陵春 醉花阴
南歌子 怨王孙 鹧鸪天 鹧鸪天 玉楼春 小重山 一剪梅 临江仙 临江仙 蝶恋花
蝶恋花 蝶恋花 渔家傲 渔家傲 [歹带]人娇 行香子 行香子 孤雁儿 满庭芳 满庭芳
凤凰台上忆吹箫 声声慢 庆清朝慢 念奴娇 永遇乐 多丽 长寿乐 减字木兰花 瑞鹧鸪
李清照一生的词集收在《漱玉词》中,自己买来看吧,各地古文书店、新华书店有售 李清照全集 http://www.shiandci.net/lqz.htm
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斜偎宝鸭亲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
沈香烟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8,唐伯虎诗集
雪山行旅图
寒雪朝来战朔风,万山开遍玉芙蓉。
酒深尚觉冰生脚,何事溪桥有客?。
花溪渔隐图
湖上桃花坞,扁舟信往还。
浦中浮乳鸭,木抄屾平山。
高山奇树图
高山奇树似城南,兀坐联诗兴不厌。
一自韩孟归去后,谁人敢把兔毫拈。
茅屋风清图
茅屋风清槐影高,白头并坐讲离骚。
怀贤欲鼓猗兰操,有客携琴过小桥。
事茗图
日长何所事,茗碗自赉持。
料得南窗下,清风满鬓丝。
牡丹图扇面
倚槛娇无力,临风香自生。
旧时姚魏种,高压洛阳城。
晴色湖光
红霞潋滟碧波平,晴色湖光尽不成。
此际栏杆能独倚,分明身是试登瀛。
春山伴侣图
春山伴侣两三人,担酒寻花不厌频。
好是泉头池上石,软莎堪坐静无尘。
夏雨归牧图
狂风骤雨暗江千,萧籁山中夏亦寒。
独有牧童牛背隐,归来一笠带沦?。
清溪松阴图
长松百尺荫清溪,倒影波间势转低。
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
抱琴归去图
抱琴归去碧山空,一路松声雨鬓风。
神识独游天地外,低眉宁肯谒王公。
孟蜀宫妓图
莲花冠子道人衣,日侍君王宴紫徽。
花开不知人已去,年年斗绿与争绯。
看泉听风图
俯首流泉仰听风,泉声风韵合笙镛。
如何不把瑶琴写,为是无人姓是钟。
草堂话旧图
松间草阁倚岩开,岩下幽花娆露台。
谁叩柴扉惊鹤梦,月明千里故人来。
行旅图
十年行李忆关山,纨裤何堪遣路艰。
今日酒杯歌袖畔,竟忘门外到长安。
李端端落籍图
善和坊里李端端,信是能行白牡丹。
谁信扬州金满市,胭脂价到属穷酸。
东方朔图
王母东门劣小儿,偷桃三度到瑶池。
群仙无处追?迹,却自持来荐寿卮。
暮春林壑图
逶迤十里平溪路,滴沥三重下漱泉。
为底时来策黎杖,春衣要试浴沂天。
水亭幽居图
虚亭林木里,傍水着栏杆。
试展团蒲坐,叶声生早寒。
雪山会琴图
雪满空山晓会琴,耸肩驴背自长路。
乾坤千古兴亡迹,公是公非总陆沉。
陶榖赠词图
一宿姻缘逆旅中,短词聊以识泥鸿。
当时我作陶承旨,何必樽前面发红。
宫妃夜游图
融融温暖香肌体,牡丹芍药都难比。
钗垂宝髻甚娇羞,花雪飞散青霄里。
探梅图
梅花烂熳小轩前,鹤氅来看雪齐天。
谁识一般清意味,江南今复有逋仙。
梅花图
白贲谁为偶,黄中自保真。
相看经发改,独领四时春。
山居客至图
红树黄茅野老家
..
9,李清照的诗词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
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
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铲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此首一作无名氏词,见《花草粹编》卷一)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
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小院闲窗春己深,
重帘未卷影沈沈,
倚楼无语理瑶琴。
远岫出山催薄暮,
细风吹雨弄轻阴,
梨花欲谢恐难禁。
浣溪沙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浣溪沙
髻子伤春慵更梳,
晚风庭院落梅初,
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
朱樱斗帐掩流苏,
通犀还解辟寒无。
浣溪沙
绣幕芙蓉一笑开,
斜偎宝鸭亲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菩萨蛮
风柔日薄春犹早,
夹衫乍著心情好。
睡起觉微寒,
梅花鬓上残。
故乡何处是?
忘了除非醉。
沈水卧时烧,
香消酒未消。
菩萨蛮
归鸿声断残云碧,
背窗雪落炉烟直。
烛底凤钗明,
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
曙色回牛斗。
春意看花难,
西风留旧寒。
诉衷情
夜来沈醉卸妆迟,
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
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
月依依,
翠帘垂。
更挪残蕊,
更拈馀香,
更得些时。
好事近
风定落花深,
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後,
正是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
青缸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
更一声啼□(左“决”右半,右“鸟”)。
清平乐
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挪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
故应难看梅花。
忆秦娥
临高阁,
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
栖鸦归後,
暮天闻角。
断香残香情怀恶,
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
又还寂寞。
摊破浣溪沙
揉破黄金万点轻,
剪成碧玉叶层层。
风度精神如彦辅,
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
丁香千结苦粗生。
熏透愁人千里梦,
却无情。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
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
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
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
木犀花。
添字采桑子
窗前谁种芭蕉树?
阴满中庭;
阴满中庭,
叶叶心心、舒卷有馀情。
伤心枕上三更雨,
点滴霖霪;
点滴霖霪,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後,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南歌子
天上星河转,
人间帘幕垂。
凉生枕簟泪痕滋,
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翠贴莲蓬小,
金销藕叶稀。
旧时天气旧时衣,
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
怨王孙
湖上风来波浩渺,
秋已暮、红稀香少。
水光山色与人亲,
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
青露洗、苹花汀草。
眠沙鸥鹭不回头,
似也恨、人归早。
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锁窗,
梧桐应恨夜来霜。
酒阑更喜团茶苦,
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
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
莫负东篱菊蕊黄。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香留.
何须浅碧深红色,
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
菊应羞,
画栏开处冠中秋.
骚人可煞无情思,
何事当年不见收.
玉楼春
红梅
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末?
不知酝藉几多时,
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看便来休,
未必明朝风不起。
小重山
春到长门春草青,
红梅些子破,
未开匀。
碧云笼碾玉成尘,
留晓梦,
惊破一瓯春。
花影压重门,
疏帘铺淡月,
好黄昏。
二年三度负东君,
归来也,
著意过今春。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
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
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临江仙
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
深”数阙,其声即旧《临江仙》也。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常扃,
柳梢梅萼渐分明,
春归秣陵树,
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
如今老去无成,
谁怜憔悴更雕零,
试灯无意思,
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
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
云窗雾阁春迟,
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
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
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
别到杏花肥。
蝶恋花
暖日晴风初破冻,
柳眼梅腮,
已觉春心动。
酒意诗情谁与共,
泪融残粉花钿重。
乍试夹衫金缕缝,
山枕斜欹,
枕损钗头凤。
独抱浓愁无好梦,
夜阑犹翦灯花弄
10,李清照的诗
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赏析一】
《声声慢》又名《胜胜慢》,清照这首词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不能列入婉约体。这首作法独特的词,就其内容而言,是一篇悲秋赋。
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定下一种愁惨而凄厉的基调。
“乍暖还寒时候”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所以,这首词是写一日之晨,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从全词意境来看,应该是“晓”字。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句是说借酒无法消愁“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这一句是虚写,以寄寓作者的怀乡之情。
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深远。
“守著窗儿”句,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过之而无不及。这一句从反面说,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直情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是独辟蹊径。自庚信以来,诗人写愁,多半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
这首词始终紧扣悲秋之意,尽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又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写尽了作者晚年的凄苦悲愁,是一首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赏析二】
唐宋古文家以散文为赋,而倚声家实以慢词为赋。慢词具有赋的铺叙特点,且蕴藉流利,匀整而富变化,堪称“赋之余”。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亦惟有以赋体读之,乃得其旨。李清照的这首词在作法上是有创造性的。原来的《声声慢》的曲调,韵脚押平声字,调子相应地也比较徐缓。而这首词却改押入声韵,并屡用叠字和双声字,这就变舒缓为急促,变哀惋为凄厉。此词以豪放纵恣之笔写激动悲怆之怀,既不委婉,也不隐约,不能列入婉约体。
前人评此词,多以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为其特色。但只注意这一层,不免失之皮相。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之为快,所谓“欲罢不能”的结果。
“乍暖还寒时候”这一句也是此词的难点之一。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我以为,这是写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有人以为在古汉语中应解为“节候”;但柳永《永遇乐》云:“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由阴雨而新霁,自属较短暂的时间,可见“时候”一词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晓”,通行本作“晚”。这又是一个可争论的焦点。俞平伯《唐宋词选释》注云: 以下是引用片段:
“晓来”,各本多作“晚来”,殆因下文“黄昏”云云。其实词写一整天,非一晚的事,若云“晚来风急”,则反而重复。上文“三杯两盏淡酒”是早酒,即《念奴娇》词所谓“扶头酒醒”;下文“雁过也”,即彼词“征鸿过尽”。今从《草堂诗余别集》、《词综》、张氏《词选》等各本,作“晓来”。
这个说法是对的。说“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里说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至于下文“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唐宋词选释》说:“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词意近之。”其说是也。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要深远多了。
从“守著窗儿”以下,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进一层。“守著”句依张惠言《词选》断句,以“独自”连上文。秦观(一作无名氏)《鹧鸪天》下片:“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与此词意境相近。但秦词从人对黄昏有思想准备方面着笔,李则从反面说,好象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不仅脱胎淮海,而且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更直而情更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径独辟之笔。自庾信以来,或言愁有千斛万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别见李煜、秦观词),总之是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
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逐件事一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真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又确体现了倚声家的不假雕饰的本色,诚属难能可贵之作了。
文章TAG:
南窗 下品 品茗 清风 南窗下品茗清风满鬓丝
大家都在看
-
如何区分好坏陈皮,陈皮的鉴别方法
2022-04-27
-
谈谈你对茶道的理解,什么是茶道
2022-05-16
-
如何辨别真假紫砂壶,一分钟教你辨别真假紫砂壶
2022-04-29
-
水果茶用什么茶叶最好,做水果茶要用什么茶叶
2022-05-29
-
上品古树茶如何鉴定别,云南有那么多古树茶吗
2022-05-01
-
白茶可以搭配什么喝,煮老白茶加什么好喝
2022-06-12
-
普洱熟茶存放几年最好,熟茶能放多少年
2022-04-18
-
为什么茶喝了睡不着,四季春茶喝了会睡不着吗
2022-07-04
-
最贵的六种茶叶,什么茶最贵最好
2022-08-22
-
三得利乌龙茶什么梗,乌龙茶因什么而得名
2022-04-14
-
如何了解茶叶视频知识,发现茶叶里的大学问
2022-05-01
-
大红袍如何分辨好坏,如何鉴别大红袍的优劣
2022-04-28
-
安吉白茶为何要修剪,白茶什么时间剪枝好
2022-04-14
-
莓茶是什么味道,霉茶是什么味道
2022-09-01
-
茶宠用什么好,用什么茶养茶宠比较好
20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