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不解的地方有两个,什么是七月鬼?什么是端午水?为什么七月的鬼不可怕,端午的水可怕?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分别弄明白这两者指的是什么,然后说一下有没有道理。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说,就怕端午下雨。再来说就怕端午水,为什么害怕端午水呢?这里说的水,是雨水。

端午节不能说“节日快乐”,那端午能说什么祝福语?

我看到这个问题后,才知道有端午节不能说“端午节快乐”说法。后来我想了想,这可能是跟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投江”传说有关。从这个角度说,“端午节”最早的目的就是“祭祀”,后来才演变成“纪念”,这跟我们“清明节”习俗一样,在以“祭祀”活动为目的的节日里,互相祝福快乐,是有些不妥当的。不过,我查了一些资料,没有看到有明确表示端午节不能说“快乐”的出处。

农村俗语:“不怕七月鬼,就怕端午水”,啥意思?端午水是什么?

我是黑嫂,我来回答。农村老人不想让孩子夏天自己去河里洗澡,所以就会想办法吓唬他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在家怕鬼,出门怕水。我们冷不丁看到这句话,会觉得鬼和水怎么会联系在一起呢?其实农村老人的本意也就是想说两样可怕的东西,让孩子们对水产生如同对鬼一样的恐惧。其实,在民间有不少用鬼和水做得对比,比如这句:不怕七月鬼,就怕端午水。

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不解的地方有两个,什么是七月鬼?什么是端午水?为什么七月的鬼不可怕,端午的水可怕?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分别弄明白这两者指的是什么,然后说一下有没有道理。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我们得分开说这两句话,首先,什么是不怕七月鬼?七月十四,十五,是民间传统的鬼节,如果按照道教说法,则是七月十四,也就是中元节,还叫盂兰节,是祭奠鬼魂野鬼的日子。

其实直到现在,我们仍然能看到在这一天,有人到路口烧些纸钱什么的。道教源自古代中国,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元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另一种就是七月十五是地藏王菩萨母亲受难的日子,从古代种种典籍中,我们能发现是把地藏王归为佛教的,地藏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阎王爷。但我们今天不说佛道之争,只说这句话里,阎王爷看母亲受难而不忍,不惜自己受大苦来替母亲。

后来民间在这一天会烧纸钱祭奠先人,直到现在,这一天仍然有不少地方会去上坟烧纸。回到问题本身,人死为鬼。不管是七月十四祭奠鬼魂野鬼,还是七月十五烧纸敬先人,这都是给”他们送钱“,所以并没有什么可怕的。再来说就怕端午水,为什么害怕端午水呢?这里说的水,是雨水。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说,就怕端午下雨。端午节为什么怕下雨?因为北方特别是豫北、冀南、鲁西这些北方大省的夏收基本上是在端午前后,比如说小麦每年大多都在端午前后收割。

当然了,像是南阳、信阳驻马店这些地方,收割则要早上二十天到一个月。所以这句话其实特指一些地方。以前小麦收割叫抢收,为什么叫抢收?就是怕下雨。过去人们的农业劳作都是人工,一个麦季要持续二十来天,这二十天里最害怕的就是下雨,一旦下雨,可能就把长熟的麦子给泡了,一年的收成就算是完了。所以,人们才会说就怕端午水。

Ⅱ:这句话有道理吗?不管是前一句还是后一句,如果说在过去后半句还有些道理的话,到了现在,这两句都已经失去道理,或者说失去了所对应的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七月人们仍然会举办祭奠活动,但说实话,现在人越来越不注重这样的节日,人们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春节、中秋节这些大的节日上,甚至是一些洋节日也大受欢迎,过去民间的传统节日,在现在已经少了很多。

本来就没有人在意,谁又会在这一天害怕呢?根本没有概念,谈何害怕?后半句同样也已经没有了意义,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业劳作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前面我们就说过了,过去的收麦季是要持续近二十天的,这期间当然害怕下雨,小麦需要干燥。但现在呢?收麦子的时间仍然还在端午前后是没错,但现在的收割可持续不了二十天,比如说看到天阴快下雨了,叫上收割机,到了地里,一个小时割完了。

爱下雨就下吧,反正地里也需要点种,或者是玉米,或者是别的,割完麦子正需要雨水呢,下点雨还好呢,省得浇地了。所以,现在的人哪里还会怕端午水呢?收割完后,还欢迎下雨呢,根本不会影响到人们对小麦的收割,爱怎么下就怎么下。所以,这两句话放到现在,已经失去其意义,自然就没有了道理。Ⅲ:最后黑嫂要说,在这里说得失去了意义,没有了道理,这绝不是贬义,而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农村俗话是过去人们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但是因为过去劳作的局限性,人们总结这些俗话时不免也会陷入局限性之中。比如一个人从来没有见过大海,连听也没有听过,他自然无法去总结或者想象大海的样子。过去的人没有见过现在的收割,自然也只能总结过去害怕的事。而我们看这些俗话时,应该明白总结这些俗话时面对的是什么时代,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俗话,您认为呢?我是黑嫂,很高兴为您解答问题,再见!。


文章TAG:端午  端午节  陕西  端午茶是哪里的  去这里过陕西最全的端午节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