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景区:是杭州茶馆最负盛名和最具特色的景区茶座,“西湖有西子,杭州有佳茗”。楼外楼茶馆在城站旅馆上层的屋顶花园,有电气升降机,在当时的杭州颇为现代化。有些规模都很大,设施考究。如华光桥边的补经茶楼,有六七间门面,早晚营业,土纸、锡箔的交易都在楼上茶室进行,楼下附设菜馆。
老杭州的茶馆都有哪些?
杭州在建市之后,随着工商业、旅游业的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民国25年(1936年),全市人口增至530042人,城区增长尤其快,形成一定格局的商业圈:城站为东市区,新市场为西市区,江干为南市区,拱墅为北市区,鼓楼至官巷口为中心市区,简称东、西、南、北、中五市区,而这些区域也基本成为了茶馆的主要分布点。东市区城站:有武林第一楼、迎宾楼,陈设颇精。
中华得意楼、正兴茶楼、醒社(均在新福缘路)次之。楼外楼茶馆在城站旅馆上层的屋顶花园,有电气升降机,在当时的杭州颇为现代化。坐茗其间,云树山光,挹人眉宇;夜市更为热闹,万家灯火,颇为壮观。西市区新市场:最出名的就是在1914年,嵊县人裘子才在延安路小吕宋百货店和太子楼酒家的楼上开了一家茶馆,名曰湖山喜雨台(从苏东坡名篇《喜雨亭记》而来)。
“登楼分左右两厢,以两道屏风分隔。右厢茶座,设红木或花梨木茶桌、椅凳,大八仙桌镶嵌大理石台面,桌与桌之间约有两米距离,显得轩敞开阔,后壁张挂名人字画,增添典雅气氛。左厢除排列整齐的茶桌方凳外,有一只约两米见方的象棋大棋盘,供高手比赛表演、棋友观赏品评之用,这也是杭城最早的大象棋盘。”后来又和朋友合作,在街对面新开一家,名为“一壶春”,后易名为“雅园”。
湖滨路上有一家茶馆“西园”,与喜雨台、雅园并称为“旗下三杯茶”。此外,还有望湖楼、得意楼、雀几茶馆都是当时十分受人们欢迎的茶馆。湖滨游船码头南市区江干:集中了大量的客帮庄客和码头工人,是这里旅馆、茶馆的主要客源。南星桥到海月桥一带,茶馆多集中分布,较早的碧霞轩,后来的汪裕和茶食店声望都很高。北市区拱墅:20世纪30年代,是最繁盛时期,茶馆、戏馆、菜馆、烟馆和妓馆被时人并称为“五馆”。
最出名的茶馆是醒狮楼、品芳阁,后有浙江第一楼,新世台等四家,桥东桥西有如意阁、雅京等二十四家,其他中小型的茶馆也很多。有些规模都很大,设施考究。如华光桥边的补经茶楼,有六七间门面,早晚营业,土纸、锡箔的交易都在楼上茶室进行,楼下还附设菜馆。另一家大茶楼是珠儿潭的曲江茶楼,楼上茶室是米业交易的场所,楼下设浴室。
另外还有特别的,因为古桥多,很多茶馆事贴桥而建,成为此处人们留恋休憩的场所。20世纪30年代大运河边的听水楼茶室 中市区中山中路:整条街分为五个地段,分别是清河坊、太平坊、保佑坊、羊坝头、三元坊,1929年废砖墙木栅栏改建马路,坊名依旧。饮食茶座数量不多,但是档次比较高。保佑坊舒莲记扇店对面有一家“萃芳”茶店,楼上桌椅是红木太湖石桌面,坐椅亦是红木靠背。
顾客大多是官僚。在柳翠井巷的钱业会所,也是一茶楼,上午交换散场后,各会董和钱庄大户以及跑场人员在此相聚,交谈市场情况。另一家设在大井巷内的“奇芳”茶店,因靠近吴山,每年上山观景进香者,陆续不绝,均以此为休息点。西湖景区:是杭州茶馆最负盛名和最具特色的景区茶座,“西湖有西子,杭州有佳茗”。著名者如望湖楼、平湖秋月、西冷印社四照阁、孤山、虎跑等都兼售香茗。
去往灵隐的路上,很少有大型的茶馆,多为茶摊,多的也不过十来把竹制的躺椅,设施简易。游客走得体乏口渴之时,喝茶歇脚两全其美,很受欢迎。游船是西湖的传统旅游项目,摇船的多为青年妇女,当地人称作“船娘”。小游船布置干净整洁,搭着白布棚,既可遮阳,又可避雨。舱内置两长椅、一小圆桌,桌上有一只茶盘,盘里置一壶四杯。
游客上船,船娘便先沏上一壶香茗,随后便荡桨而去。碧波之上,一叶小舟,船桨声欸乃,好不逍遥自在,时称“船茶”。杭州茶馆独亲近水,惟有一处开在山上,就是吴山。清时吴山已是茶铺子、茶桌子林立,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描述上山的一条街上,单单是卖茶的就有三十多处)。民国年间,比较著名的茶馆有茗香楼、放怀楼、景江楼,见沧楼、望江楼、映山居,紫云轩。
文章TAG:茶院 贡茶 游记 大唐 杭州 杭州都有什么茶院 大唐贡茶院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