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聊聊陆羽,很多人说起陆羽感觉像是开天辟地的人物一样,茶叶是陆羽以后才有了茶叶,其实在陆羽之前茶叶早就在饮用了,可以说陆羽和《茶经》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的。我是强哥我来回答我来说说陆羽与《茶经》的故事,你就知道陆羽为什么被称为茶圣了。

谁能介绍一下“茶圣”陆羽?

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聊聊陆羽,很多人说起陆羽感觉像是开天辟地的人物一样,茶叶是陆羽以后才有了茶叶,其实在陆羽之前茶叶早就在饮用了,可以说陆羽和《茶经》的出现是偶然也是必然的。中国有记载茶叶的使用最早在春秋战国,最早记载人工种植移栽培育是西汉吴理真在蒙山将野生的茶树移栽,因此吴理真被称为植茶始祖。其实茶叶最早是和佛教结缘的,吴理真是出家人,包括陆羽也是和佛教有缘的,陆羽字鸿渐,复州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市),从小是个弃婴,被竟陵龙盖寺的僧人智积禅师收养在寺中长大。

早在陆羽四百年前东晋高僧支遁曾经驻龙盖寺讲经,支遁是最早讲饮茶与佛理合并,开茶禅一味的先河,被尊为佛茶之祖,龙盖寺有支遁主持开凿的水井,在那里煮水品茶讲经,所以陆羽从小在这样一个环境长大 ,先接触了茶,然后才能去总结发扬茶道。然后随着安史之乱,难民南迁,陆羽也随着难民到浙江定居,期间遇上他茶道的又一位僧侣朋友皎然,皎然俗家姓谢,是东晋谢灵运的八世孙,同时也精通茶道,皎然比陆羽大十几岁,是陆羽茶道中的师友,皎然对于茶道来说有几处贡献,一是著有《茶诀》三卷,二是最早的茶赛组织者,曾经主持过剡溪诗茶会和顾渚茶赛,其中陆羽就是在剡溪诗茶会上渐露头角,在顾渚茶赛上《茶经》问世而一鸣惊人。

陆羽唐宋时期其实就是知名茶人,并非茶道独一人,因为当时像皎然等人也都有茶书典籍,光唐代茶书就有《茶经》《茶记》《顾渚山记》《煎茶水记》《采茶录》《补茶事》《茶诀》等十余种,到明代其他的茶书都陆续失传,而《茶经》所记载的各方面都比较完善,陆羽在茶道的地位逐渐上升到最后被尊为茶圣。陆羽是茶圣,谁知道茶仙是谁?清代雍正年间的陆廷灿,花十年时间编撰的《续茶经》,《续茶经》综合收集了唐宋到明代的大量茶书典籍笔记,并结合了清代的制茶种茶记忆,用与《茶经》一样的分类方法,而内容超过《茶经》十倍,因此陆廷灿被茶界称为茶仙。

“茶神”陆羽到底经历了什么?为什么周围很多不喝茶的人都对他十分佩服?

我是强哥 我来回答我来说说陆羽与《茶经》的故事,你就知道陆羽为什么被称为茶圣了。唐朝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问世,这是中国茶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标志。《茶经》的作者陆羽(783-804年),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

他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对中国茶业和世界茶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祀为“茶神”。陆羽的一生充满传奇。他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三岁时被竟陵龙盖寺主持僧智积禅师在当地西湖之滨拾得抱回寺中,并为这个弃儿占了一卦,卦辞曰:“鸿见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给他起名陆羽。

在龙盖寺,他不但学得了识字,还学会了烹茶事务。尽管如此,他却不愿皈依佛门,而有志于儒学和诗文。十三岁时,陆羽逃出了寺院,投身到一个戏班演戏,由于他相貌丑陋,只能演丑角,但却诙谐幽默,演得唯妙唯肖。竟陵太守李齐物在一次州人聚饮中,看到陆羽出众的表演后很是赏识,不仅教他诗文,还亲自推荐他去研究儒学和诗文,使他的文学修养大为提高陆羽在龙盖寺时接触过茶,并对茶大感兴趣,日日为智积泡茶,以致智积非陆羽所泡之茶不饮。

二十一岁以后,他开始了专门对茶的考察和研究。他由湖北进入四川,一路之上逢山驻马采茶,遇泉下鞍品水,每到一地,即访问农家,询问茶事,评茶论水。后来,陆羽又到各地游历,足迹遍及于浙江、江苏、江西等地。安史之乱后,陆羽隐居于浙江吴兴县的茗溪,开始潜心于茶的著述。唐肃宗乾元年(公元758年),陆羽来到升洲(今南京)钻研茶事。

唐上元年(公元760年)隐居山间,阖门著述《茶经》。47岁终于完成了《茶经》这部旷世之作。72岁病逝于湖州天杼山。陆羽逝世后,后人尊其为“茶神”,肇始于晩唐。《茶经》是陆羽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广采博收茶农的经验结晶,是唐代和唐代以前有关茶业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一经问世,即被世人所喜爱和赞赏。


文章TAG:茶经  陆羽  石刻  一共  陆羽茶经一共多少字  石刻陆羽茶经多少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