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茶叶用自来水烧的水泡过后开始正常数泡过后茶汤渐渐出现红

很多自来水,煮过后会有水垢因为自来水中钙镁离子含量高,水质偏硬这样的水泡茶,会使茶汤变红泡菊花会使汤色发绿。
你好!是铁元素造成的,三价铁离子。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茶叶用自来水烧的水泡过后开始正常数泡过后茶汤渐渐出现红

2,什么茶叶泡出来是金黄色的

1、武夷岩茶武夷岩茶产于福建闽北“秀甲东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中之极品。武夷岩茶属半发酵的青茶,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茶。2、黄茶黄茶属轻发酵茶类,加工工艺近似绿茶,只是在干燥过程的前或后,增加一道“闷黄”的工艺,促使其多酚叶绿素等物质部份氧化。扩展资料黄茶制作特点:黄茶的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制法特点主要是闷黄过程,利用高温杀青破坏酶的活性,其后多酚物质的氧化作用则是由于湿热作用引起,并产生一些有色物质。变色程度较轻的,是黄茶,程度重的,则形成了黑茶。其典型工艺流程是杀青、闷黄、干燥,揉捻不是黄茶的必需工艺。如君山银针和蒙顶黄芽就不揉捻,黄大茶在锅内边炒边揉捻,也没有独立的揉捻工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夷岩茶

什么茶叶泡出来是金黄色的

3,求鉴定是否是正宗滇红价值是否合适

红茶水很深,自己觉得值就可以了世界卫生组织公布唯一健康饮料:绿茶(没有之一)欢迎选用卯山仙茶
你好!看图片汤色略显暗淡,干茶条索较为紧实,一芽一叶,显毫,但是比较瘦,应该是树龄较小的台地茶,价格260/500g以下算合理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求鉴定是否是正宗滇红价值是否合适

4,滇红的冲泡方法

滇红茶外形条索肥壮、厚实,色泽金黄。冲泡之后,香气鲜纯清高,有浓郁的蜜果香。汤色红橙金黄,清澈明亮;滋味鲜醇爽口,齿颊留香,回甘无穷。叶底芽头嫩肥、完整,可连续冲泡10次以上,香气依然芬芳,甜醇之感萦绕充溢口腔,让心旷神怡,是十分不错的红茶茶品。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简单实用的滇红冲泡方法。  简单实用的滇红冲泡方法   一、功夫茶泡法   第一步:冲泡滇红茶的器皿一般为瓷、玻璃材质。冲泡之前先要用沸水温茶器,提高器皿温度,以保持红茶投入后的温度,充分逼发茶香。   第二步:泡茶水可选用山泉水、矿泉水、井水、纯净水。将5-8克(茶水比1:50-60较为适宜)红茶置于器皿中,注入烧开后放置至80-90度的热水中。  第三步:注入80-90度热水后,可选择洗茶或者不洗,第一泡的冲泡时间是8-15秒,而往后每一泡茶的冲泡时间建议延长3-5秒;冲泡过程中茶叶不需要受到猛烈的翻滚,所以注水时水要沿杯壁四周缓缓注入。   第四步:泡好的红茶一般要先用过滤器滤掉茶渣,再斟到品茗杯中,以保证茶汤红艳明亮无杂质。  二、飘逸杯泡法   第一步:温杯,用开水温杯,内杯外杯均需要温热。   第二步:置茶,取5-8g茶叶放入带有超细滤网和出水按钮的飘逸杯内杯。   第三步:洗茶(可不洗),直接将开水注入内杯,迅速轻按出水按钮,茶水被滤至外杯,将滤出的茶汤倒掉。  第四步:冲泡,同样注入80-90度热水于内杯,盖上杯盖,静置8-15秒,按下杯盖上的出水按钮,茶水被滤至外杯,您可通过茶叶浸泡时间的长短来控制茶水的浓淡。   第五步:品饮,取出飘逸杯内胆置于倒放的杯盖上,将已过滤的茶水倒入饮用杯,内胆可继续泡茶。将茶汤倒入饮用杯,如个人使用,可直接用外杯饮用。  滇红冲泡方法简单,只要按照以上两种方法就可以泡出一杯好喝的滇红茶茶汤了。常喝滇红茶可以利尿、消炎杀菌、提神消疲等,是保健功效不错的茶品。不过,喝滇红茶也有需要注意的问题,只有正确饮茶才能利于身体健康。   喝滇红茶的注意事项   (1)不要长时间把茶叶泡在水里,一定要茶水分离。红茶要喝温的,太烫的不能喝,凉了也不益喝。正确的泡法是85度水,汤水分离的速度要快,不要长时间让茶叶泡在水里。汤色是金黄色为好。  (2)喝茶时新茶并非越新越好,喝法不当易伤肠胃,由于新茶刚采摘回来,存放时间短,含有较多的未经氧化的多酚类、醛类及醇类等物质,这些物质对健康人群并没有多少影响,但对胃肠功能差,尤其本身就有慢性胃肠道炎症的病人来说,这些物质就会刺激胃肠黏膜,原本胃肠功能较差的人更容易诱发胃病。   因此新茶不宜多喝,存放不足半个月的新茶更不要喝。新茶中还含有较多的咖啡因、活性生物碱以及多种芳香物质,这些物质还会使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有神经衰弱、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应适量饮用,而且不宜在睡前或空腹时饮用。  (3)如果用开水把红茶泡个一分钟以上,茶汤色就会又浓又红,味道也不好喝了。不要用茶水送服药物;服药前后1小时内不要饮茶。人参、西洋参不宜和茶一起食用。忌饮浓茶解酒;饭前不宜饮茶;饭后忌立即喝茶;少女忌喝浓茶。

5,你们喝过 看过 染色的红茶 吗

见过没喝过,一般都是陈年绿茶这么干,泡出来的汤色一看就不对。我到是喝过加香精的观音,就喝了一口再没动而且打那以后我再也不喝观音了。加糖的绿茶和红茶也比较多见但一看作杯就能看出来。
一般是没有的,红茶茶汤通常是金色,便宜一点的是红色,叶子的话是黑色,金色相间。

6,了解下滇红

滇红是云南红茶的统称,分为滇红工夫茶和滇红碎茶两种。滇红工夫茶芽叶肥壮,金毫显露, 汤色红艳,香气高醇,滋味浓厚。滇红工夫茶于1939年在云南凤庆首先试制成功。据《顺宁县志》记载:“1938年,东南各省茶区接近战区,产制不易,中茶公司遵奉部命,积极开发西南茶区, 以维持华茶在国际上现有市场,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三月八日正式成立顺宁茶厂(今凤庆茶厂),筹建与试制同时并进”。当年生产15吨销往英国,以后不断扩大生产,西双版纳勐海等地也组织生产,产品质量优异,深受国际市场欢迎。   云南产茶历史悠久,唐宋时普洱茶就已大量生产,至今普洱沱茶、饼茶、方茶、紧茶仍有相当数量的生产与销售。云南是古茶树分布最多的地方,树龄千年以上、树高数十米的大茶树仍有不少数量。从这些大茶树演化选育出的云南大叶种是制造红茶的优良品种,茶多酚含量高,多酚氧化酶活性强,芽叶肥壮,茸毛多,制造出红茶,金黄毫多而显露,滋味浓醇鲜爽,是我国出口红茶的姣姣者。  滇红产区主要是云南澜沧江沿岸的临沧、保山、思茅、西双版纳、德宏、红河6个地州的20多个县 。滇红工夫茶采摘1芽2、3叶的芽叶作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制成;滇红碎茶是经萎凋、揉切、发酵、干燥而制成。工夫茶是条形茶,红碎茶是颗粒型碎茶。前者滋味醇和,后者滋味强烈富有刺激性。  滇红的品饮多以加糖加奶调和饮用为主,加奶后的香气滋味依然浓烈。冲泡后的滇红茶汤红艳明亮,高档滇红,茶汤与茶杯接触处常显金圈,冷却后立即出现乳凝状的冷后浑现象,冷后浑早出现者是质优的表现。   滇红工夫茶最大的特征为茸毫显露,毫色分淡黄、菊黄、金黄。凤庆、云昌等地生产的滇红工夫茶,毫色呈菊黄;临沧、勐海等地所产,毫色则多为金黄。即使是在同一茶园,不同季节的茶色也各不相同,春茶毫色较浅,多呈淡黄,夏茶毫色多呈菊黄,秋茶则多为金黄色。滇红工夫茶的另一大特征为香郁味浓。香气以滇西云县、凤庆、昌宁为佳,尤以云县部分茶区所出为最,这里所产滇红工夫的香气中带有花香。滇南所产之茶。滋味浓厚,刺激性较强,但回味不及滇西之工夫茶。   滇红工夫茶中,品质最优的是“滇红特级礼茶”,以1芽1叶为主制造而成,成品茶条索紧直肥壮,苗锋秀丽完整,金毫多而显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浓透明,滋味浓厚鲜爽,香气高醇持久,叶底红匀明亮   滇红主产区位于滇西南澜沧江以西,怒江以东的高山峡谷区,包括凤庆、勐海、临沧、双江等县。1939年,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利用云南大叶种茶鲜叶,在云南凤庆首先试制成功工夫红茶,当时命名云红。1940年,采纳香港富华公司建议改名滇红。滇红问世后,因产品"形美、色艳、香高、味浓"而博得市场赞赏。   滇红碎茶于1958年试制成功,1964年开始批量生产。勐海茶厂红碎茶一号于1984、1985年荣获省优、部优、国家银质奖。 名茶鉴赏   滇红工夫茶采摘1芽2、3叶的芽叶作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而制成;滇红碎茶是经萎凋、揉切、发酵、干燥而制成。工夫茶是条形茶,红碎茶是颗粒型碎茶。前者滋味醇和,后者滋味强烈富有刺激性。   冲泡后的滇红茶汤红艳明亮,高档滇红,茶汤与茶杯接触处常显金圈,冷却后立即出现乳凝状的冷后浑现象,冷后浑早出现者是质优的表现。滇红工夫茶中,品质最优的是"滇红特级礼茶",以1芽1叶为主制造而成,成品茶芽叶肥壮,苗锋秀丽完整,金毫显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浓透明,滋味浓厚鲜爽,香气高醇持久,叶底红匀明亮。 滇红工夫茶外形条索紧结,肥硕雄壮,干茶色泽乌润,金毫特显,内质汤色艳亮,香气鲜郁高长,滋味浓厚鲜爽,富有刺激性。叶底红匀嫩亮,国内独具一格,系举世欢迎的工夫红茶。 滇红因采制时期不同,其品质具有季节性变化,一般春茶比夏、秋茶好。春茶条索肥硕,身骨重实,净度好,叶底嫩匀。夏茶正值雨季,芽叶生长快,节间长,虽芽毫显露,但净度较低,叶底稍显硬、杂。秋茶正处干凉季节,茶树生长代谢作用转弱,成茶身骨轻,净度低,嫩度不及春、夏茶。 另外,同一茶园春季采制的一般毫色较浅,多是淡黄色的,而夏茶的毫色则多为菊黄,只有秋茶多呈金黄色。   优质红碎茶外形颗粒重实、匀齐、纯净,色泽油润,内质香气甜醇,汤色红艳,滋味鲜爽浓强,叶底红匀明亮。滇红产区群峰起伏,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昼夜温差悬殊,而且土壤肥沃。主要产于云南澜沧江沿岸的临沧、保山、普洱、西双版纳、德宏和红河等地。1、是因为高山气候冷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导致茶树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降低,进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对甘味有贡献的成分。 2、是由于日夜温差大及长年午后云雾遮蔽的缘故,使得茶树的生长趋于缓慢,让茶叶具有芽叶柔软,叶肉厚实,果胶质含量高等等的优点。 3、高海拔地区,紫外线强烈,空气中的氮很容易离子化,浸入土壤,充足的氮源,为茶树积累芳香物质 4、高山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茶叶甜度高。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红茶中,找到一款高品质的滇红呢?“眼” 就是要看其外形肥硕显毫,条索完整,褐色。观其外表,可以知道鲜叶的老嫩,是一芽两叶,还是一芽三叶。根据芽叶的大小也可以判断其在萎凋过程中是否适度,如果萎凋不足,细胞紧张状态未消除,叶质硬而脆,揉捻时芽叶易断碎,茶汤稀薄易充失,在发酵进展不均匀而难掌握,制成毛茶条索短碎多片末,香低味淡,水色浑浊,叶底茶杂带青;萎凋过度时,芽毫枯焦,叶质干硬,揉捻时茶汁不出,不易紧卷,发酵不匀,毛茶松泡多扁条,色泽灰枯不显毫,香味淡薄,汤色、叶底暗杂。 “鼻” 通过闻可以了解茶叶的香气。茶叶中的芳香物质比较复杂,在滇红香气中多有樟香、栗香,多与茶树生长环境中与樟树或其它树处混种。鲜叶中含有“棕榈酸”,它本身没有香气,但是它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吸收香气,也能吸收异味,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闻,知道茶叶的运输和存贮是否正常。 “喉” 茶只有喝到嘴里,才能真正知道其“今生”的滋味。高品质的滇红醇厚浓郁,汤色红艳明亮,入喉生津。滇红中的茶黄素是影响茶汤亮度、香味鲜爽程度、浓烈程度的重要因素。茶红素是关系茶汤浓度的主体,收敛性较弱,刺激性小。如“发酵”程度偏轻,茶黄素含量高,茶汤显淡薄欠红艳,滋味不够浓厚;如“发酵”程度偏重,茶红素含量高,汤色深红欠亮,滋味平淡,叶底暗红,降低了品质。因此,只有比例适当才能制成优质的滇红。 “心” 一款好茶通过身体的体验可以直达心灵的愉悦。长生在云南高原上的原生态茶山的滇红,更是集天地灵气于一身。高山云雾出好茶,高品质的滇红在出生即带着山野的气息,闭上眼睛可以让身心处于高山之颠。接下来我们就一一说说滇红工夫茶与滇红碎茶。滇红工夫选用云南大叶种芽叶加工而成,内含物丰富,一般水浸出物42%以上,茶多酚类物质26%-30%,咖啡碱3.8%-5%,氨基酸3.9%-5.5%,粗纤维12%以下。 滇红工夫茶品质以芽叶肥壮、金毫显露、香气馥郁,滋味甜醇,汤色红亮,叶底红明为好。 滇红工夫茶以甜香为主,因此审评的时候,主要审评香气的类型、鲜纯、高低和持久性。一般高级茶香高而持久,冷后仍能嗅到余香;中档茶香高而稍短,持久性较差;抵挡茶香低而带有粗气。 品评汤色主要是比较深浅、明暗、清浊,汤色红艳,碗沿金圈大的品质为好;红亮或红明次之;深暗或深暗浑浊者为差。 叶底就是比较嫩度和色泽。嫩度比芽尖的多少,以及叶质软硬、厚薄。一般芽尖含量多,叶质柔软、肥厚,用手指按压感觉柔软如棉的为好,反之较差。 而滇红碎茶其品质要求汤味浓、强、鲜。发酵程度偏轻。总的来说,其品质要求外形匀称、粒型较小,净度好,内质汤色红艳,滋味浓强鲜爽,香气高锐持久。滇红工夫茶的等级介绍  1、特级滇红:特级滇红外形比较紧结肥硕。干茶的颜色为乌润特显金毫。冲泡出来的汤色比较艳亮。闻之鲜郁高长的香气,品之鲜爽醇厚的茶汤。那是特级滇红独有的魅力。   2、一级滇红:外形肥硕雄壮,色泽乌黑润泽。金毫比较显著。茶汤鲜亮,香气比较长。茶味浓厚鲜爽。   3、二级滇红:紧结肥硕的外形。带有少些的金毫。呈现出乌黑润泽的颜色。冲泡出来茶水比较明亮。品一口刺激性较弱但是回味很鲜爽。   4、三级滇红:三级的滇红工夫茶叶外形虽然没有那么的肥硕雄壮,但其蕴含有兰花的香味。滇红茶的历史发展  天岭红茶1937年秋,中国茶叶公司派遣公司技术专员冯绍裘和郑鹤春两位先生到云南实地观察并调查茶叶产销情况,觉得凤庆县的凤山有着很适合茶叶的生长自然条件,于是开始试制红茶;然而结果大大的出人意料,红茶试制成功了,茶叶条索肥实,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艳发光,香味浓郁,为国内其他省小叶茶种闻所未见。在试制红茶的时候也经历了很多的艰辛,从大理至凤庆的崇山峻岭间,有一条五尺宽的石板山路,古道悠悠,却隔着澜沧江天险。马帮必须在江边放下驮子,商人们乘竹筏而过,马自己凫水到对岸;当时没有现在这样通畅的公路,机器设备必须在大理拆卸成零,用马帮驮运到凤庆,来回需费时半月。为了试制成功,冯老先生等先人们土法上马,用木质揉桶,脚踏烘干机,竹编烘笼等等,保证了试制工作的顺利展开。   1939年,第一批滇红500担终于试制成功了,先用竹编茶笼装运到香港,再改用木箱铝罐包装投入市场。滇红茶创制出来了,冯老先生终从众人之意,定名“滇红”;“滇红”名茶就这样诞生了。此后,滇红茶产业年年向前发展,成为祖国茶叶生产上一朵璀璨的名茶之花;滇红特级工夫茶,中国著名红茶;其在前苏联、东欧各国和伦敦市场上享有崇高声誉,是中国出口红茶中售价高创汇多的佼佼者。科普__种质资源保护 种质资源是指携带遗传物质的植物材料,又称遗传资源。从基因水平看,两株不同基因型的茶树就是两份不同的种质。茶树种质资源是茶产业的基本资源、是育种创新的原始材料;新品种不能凭空产生,必须有种质资源作为原始材料。茶产业未来的竞争之一就是品种资源的竞争,谁先拥有了品种资源,谁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云南省凤庆茶厂茶叶试验站成立至今的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茶叶科学研究院,茶树种质资源收集开发利用工作历经几代滇红人的持续承接与坚守,先后建成了品种园(资源圃一)、资源圃二、资源圃三、资源圃四、资源圃五,资源圃面积由3.92亩扩大到15亩,保存种质材料(品种)从66份(个)扩大到1000多份(个)。资源材料收集从国内扩大到国外,从一般材料发展到对稀缺资源和古茶树资源的科学收集保护,有的材料已被广泛应用,有的属于保存型树种,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丰富的茶树种质材料,为滇红集团茶科院茶叶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资源圃一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共收集保存了71个(份)品种(材料)。有来自印度的阿萨姆种、云南特色品种紫鹃。有云抗10号、云抗14号、铁观音、龙井43、黄旦、梅占、毛蟹等国家级优良品种及全国各产茶省代表性品种福鼎大白、英红1号、长叶白毫、储叶齐等,还有自选单株材料及育成品种清水3号、凤庆9号等,有勐海南糯山大茶树王、凤庆新源本山茶等珍贵古茶树单株材料及目前发现不含咖啡碱的野生茶树资源可可茶。濒危资源十里香及昔归、冰岛、玛玉茶等地方名山种也寄存于此。本圃按现代茶园标准种植,统一株行距和农艺管理措施,以观测对比茶树品种适应当地环境的能力,更好确定其推广价值,另外也是茶树基本知识教学材料。资源圃二是由培育茶苗的固定苗床改建而成。本圃收集保存珍稀、濒危的单株古茶树资源,比较典型的有凤庆小湾“锦秀茶王”、凤庆大寺“羊山大茶树”、云县白莺山“本山茶王”、镇沅县“千家寨1号”等,有印度、斯里兰卡的国外品种,有国家级良种福建水仙、黔湄502、中茶108等,有省级良种乌牛早、安吉白茶、佛手、英红九号、凤凰单枞、春兰、鄂茶一号、黄观音等,有地方良种浙农139、桂绿1号、景谷大白茶、雪芽100号等,有武夷山名枞大红袍,有叶片黄化的中黄1号,有广西、湖南、云南文山、云南凤庆等地的优质油茶资源。本圃种植模式为自然生长,充分展示品种个性,做到科研和观赏有机统一,每种材料(品种)保留5~10株。资源圃三始建于2007年。是由大棚苗圃改建而成,本圃收集保存的茶树品种及种质材料主要有金萱、金观音、湘波绿、高桥早、劲峰、菊花春、寒绿、台茶13号、短节白毫、雪芽100号、矮丰、早春翠芽、探春、石洞寺一号、石洞寺二号、滇红三号、滇红四号等。资源圃三采取现代茶园加自然生长模式种植,充分呈现茶树现代管理技术和自然状态下的强烈反差。2016年我院开展了“不同种植管理模式茶树主要内含物变化趋势”课题研究,为了解探索同龄品种在不同管理生长条件下内含物变化趋势,客观反应管理模式对茶叶自然品质的影响程度,其间撰写了一篇名为《不同管理模式对茶树生理指标和内含成分的影响》的论文,并在《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上刊登发表。现已形成滇红集团的一大亮点,同时引起同行及茶界专家学者的强烈关注。 资源圃四始建于2013年。收集保存有来自全国产茶区的品种紫牡丹、春波绿、紫玫瑰、大叶乌龙、九龙大白茶、瑞香等,有凤庆、云县、双江等地的单株古茶树资源,有格鲁吉亚实生种以及部分优质油茶资源。资源圃五建于2017年。资源圃五是由中英友好茶园中种植清水4号的地块改建而成。资源圃五可以说是为纪念滇红集团茶科院成立40年而建立的一个资源圃,收集种植了283份材料,品种有冰岛、昔归、小户赛、邦骂、坝糯、懂过、地界、凤庆鲁史、永德乌木龙、凤庆平河等名山头珍贵的单株古茶树材料。 40年来,在历任企业负责人的支持重视下,我院积极开展茶树良种选育工作,利用丰富的种质资源材料,采取单株育种与无性繁殖相结合,育成了清水3号、凤庆9号、凤庆3号、清水4号、早春翠芽、探春等一批优良品种(品系)。1994年,“凤庆茶厂茶科所”完成的茶树良种“凤庆9号、清水3号”选育项目就荣获临沧地区(现为临沧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为临沧甚至其他地方发展建设高优生态茶园,推广优良品种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推广良种进程中,我院积极协调,采取与科技局、茶办、乡镇、村办等有关部门进行科技协作的方式,在全市推广我院培育的清水3号、凤庆9号,推广面积达到近15万亩,有力支持了临沧市高优生态茶园建设。 同时我院培育的清水3号、凤庆9号等品种目前已被贵州等省引种,并在省内的大理、保山、普洱、德宏等地州市得到大力推广,到目前为止,已累计繁育出圃无性系良种茶苗2500万株,极大地加快了茶园建设良种化、标准化的进程。其次,以这些品种为原料,开发了早春绿、经典58、中国红等为代表的高品质滇红茶,使滇红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进一步提高。另外,滇红集团茶科院种质资源圃是一座茶树基因库,已形成凤庆茶叶科普园地,也是滇红集团的一张名片、一个窗口,每年来参观学习、指导交流的人员不断增加。“茶树种质资源收集保存与应用”曾荣获2009-2010年度临沧市科学技术评比三等奖。我院茶树种质资源收集是通过信函交流、利用出差机会、专业收集与项目推动等方式和渠道实现的,倾注了参与者的大量心血。所收集的种质材料中,“友谊材料”居多。茶树种质材料收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光辉事业。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时间积淀、点滴积累和不计功名的付出。从良种选育到良种推广再到新产品开发等等,茶科院都已创造足以载入史册的辉煌成绩。文化 《咏滇茶》年代:清 作者: 陈维崧 胭脂绣缬,正千里江南,晓莺时节。 绛质酣春,红香宠午,惟许茜裙亲折。 晓印枕痕零乱,浅晕酒潮明灭。 春园里,较琪花玉茗,娇姿更彆。 情切,想故国。 万里日南,渺渺音尘绝。 灰冷昆明,尘生洱海,此恨拟和谁说?空对异乡烟景,蓦记旧家根节。 春去也,想蛮花[犬旁+乞]鸟,泪都成血。咏滇茶[清] 陈维崧 秾春冶叶朱门里,弄东风红妆初试。 残莺天气香棉坠,惆怅最宜著此。 见多少江南桃李,斜阳外翩翩自喜。 异乡花卉伤心死,目断昆明万里。

7,请教汤色问题

有杂质的茶汤绝对的是不正常。
好的茶不会浑浊 的
老说附件太大,发不上来[em17]
還是建議樓主 多提供幾張清晰的照片~~比較好去辨別~謝謝
很正常,没事,料没涮好

8,如何辨别滇红的好坏

好的滇红香高,不拖酸,回甘持久。
滇红的品饮多以加糖加奶调和饮用为主,加奶后香气依然浓烈。冲泡后的滇红茶汤红艳明亮,高档滇红,茶汤与茶杯接触处常显金圈,冷却后立即出现乳凝状的冷后浑现象,冷后浑早出现者是质优的表现。滇红工夫茶中,品质最优的是"滇红特级礼茶",以1芽1叶为主制造而成,成品茶芽叶肥壮,苗锋秀丽完整,金毫显露,色泽乌黑油润,汤色红浓透明,滋味浓厚鲜爽,香气高醇持久,叶底红匀明亮。 优质红碎茶外形颗粒重实、匀齐、纯净,色泽油润,内质香气甜醇,汤色红艳,滋味鲜爽浓强,叶底红匀明亮。

9,红茶颜色是怎样的好月红越好吗我 买了武夷山翠玉名品红茶泡起

红茶等级好坏不是按照颜色来区分的。某些特别细嫩的上等红茶,反而颜色较淡,并且适合于清泡。另外颜色口味什么的也跟品种有很大关系。我个人觉得那些颜色深、口感浓烈的茶更适合做奶茶。
红茶汤色:红艳透明,叶底鲜红明亮最好。
我只能说,在我 知道的里, 不好。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不好,茶叶不是看茶汤的颜色来区分茶叶的好坏的,首先茶叶的好坏在于茶叶本身生长的环境(这个没办法考证)其次日照的时间,第三制作的工艺(首先看茶叶的外形条索是否均匀,颜色,其次泡汤后的香味,是否有异味,茶汤的颜色是否清澈,一般红茶泡汤后颜色为橙黄,或金黄,越红越不好,最后品茶,茶汤正常的味道以不苦涩为好,香气高的茶叶,茶味也好。好的茶汤,其味先微苦而后甜,次为苦后不甜,先苦后也苦则最差。松溪县郑墩建青茶叶厂

10,如何辨别红茶的档次优劣

鉴别红茶的质量 红茶有工夫红茶和红碎茶之分,它们的质量鉴别如下: (1)工夫红茶:质量鉴别有以下几方面: ①外形:条索紧细、匀齐的质量好,反之,条索粗松、匀齐度差的,质量次。 ②色泽:色泽乌润,富有光泽,质量好,反之,色泽不一致,有死灰枯暗的茶叶,则质量次。 ③香气:香气馥郁的质量好,香气不纯,带有青草气味的,质量次,香气低闷的为劣。 ④汤色:汤色红艳,在评茶杯内茶汤边缘形成金黄圈的为优,汤色欠明的为次,汤色深浊的为劣。 ⑤滋味:滋味醇厚的为优,滋味苦涩的为次,滋味粗淡的为劣。 ⑥叶底:叶底明亮的,质量好,叶底花青的为次,叶底深暗多乌条的为劣。 (2)红碎茶:红碎茶的品质优劣,特别着重内质的汤味和香气,外形是第二位的。 外形:红碎茶外形要求匀齐一致。碎茶颗粒卷紧,叶茶条索紧直,片茶皱褶而厚实,末茶成砂粒状,体质重实。碎、片、叶、末的规格要分清。碎茶中不含片末茶,片茶中不含末茶,末茶中不含灰末。色泽乌润或带褐红,忌灰枯或泛黄。 ②滋味:品评红碎茶的滋味,特别强调汤质。汤质是指浓、强、鲜(浓厚、强烈、鲜爽)的程度。浓度是红碎茶的品质基础,鲜强是红碎茶的品质风格。红碎茶汤要求浓、强、鲜具备,如果汤质淡、钝、陈,则茶叶的品质次。 ③香气:高档的红碎茶,香气特别高,具有果香、花香和类似茉莉花的甜香,要求尝味时,还能闻到茶香。我国云南的红碎茶,就具有这样的香气。 ④叶底:叶底的色泽,以红艳明亮为上,暗杂为下,叶底的嫩度,以柔软匀整为上,粗硬花杂为下。红碎茶的叶底着重红亮度,而嫩度相当即可。 ⑤汤色:以红艳明亮为上,暗浊为下。红碎茶汤色深浅和明亮度,是茶叶汤质的反映。决定汤色的主要成分,是茶黄索和茶红索。茶汤乳凝(冷后浑)是汤质的优良表现。
眼现、鼻嗅、手抓、口尝

文章TAG:滇红茶  茶汤  金黄  金黄色  滇红茶汤是金黄色正常吗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