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喷洒农药?因为茶叶种植地区大多温暖潮湿,但同时这种环境正好是最适宜各种昆虫和虫生真菌生存的。近3年茶叶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7.6%、99.4%和98.9%,说明我国的茶叶质量是比较有保障的。茶叶检测较2014版的28项,现在增加了20项,也就是现在的茶叶检测国标48项,对于茶叶的农药监控又更加的严格了,大家只要购买的时候注意,不要购买三无产品,注意有没有食品生产许可证,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有要求提供茶叶样品进行检测的,会更有保障一些。

为何宋朝的男人爱戴花?

确实,我们从许多关于宋代故事的电影或电视剧中,看到过很多男人头上插花,簪红戴紫,颇为异样。不过在宋朝,无论男人女人,无论达官显贵,还是普通百姓,大家都喜欢戴花,特别是在宫廷,戴花是官僚体制中的一种礼仪,很多重要节庆和其他场合,都非戴花不可。宋朝人写过一首《鹧鸪天•上元词》,中间便写到戴花的情节,词云:“日暮迎祥对御回,宫花载路锦成堆。

天津桥畔鞭声过,宣德楼前扇影开。奏舜乐,进尧杯,传宣车马上天街。君王喜与民同乐,八面三呼震地来。”词里写“宫花载路锦成堆”,描写宋徽宗年间,皇帝出宫的盛况,京城开封的宣德楼前,人山人海,人们头上各戴鲜花,一眼望去,如同花海。在宋朝,戴花是宫廷礼仪,《宋史•礼志》说:“前二刻,御史台、东上门催班,群官戴花北向立,内侍进班齐牌,皇帝诣集英殿,百官谢花再拜”,可以看出,皇帝召集朝会,百官者必须戴花,皇帝赏赐百官戴花,百官还要作揖,拜谢皇帝的赐花。

当时,官方用花有生花与像生花之分,生花就是鲜花,像生花是绢类织物制作而成的假花。在当时的朝廷制度中,什么官员戴什么花,什么级别戴多少朵花,都是有明文规定的,《宋史•舆服志》载:“大罗花以红、黄、银红三色,栾枝以杂色罗,大绢花以红、银红二色。罗花以赐百官,栾枝,卿监以上有之,绢花以赐将校以下。”宫廷中用花的普遍,造成了鲜花需求的猛增,而宫廷中用花又非常讲究,非名贵品种,不会让其登大雅之堂,当时,最有名的花是洛阳的牡丹,有“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之说,京城开封产不了那么好的牡丹来,因此只得到洛阳去运来,但洛阳离开封200多公里路程,路上运输时间过长,则花运到后不鲜,当时既无汽车更无高铁,全靠骡马帆舟,要把那些极品牡丹在最新鲜的状态下送到开封,难上加难。

为此,洛阳的官员们想尽了办法。比如,为了防止花瓣损落,他们用竹笼盛花。为做到保湿不干,他们又在花的周围塞满了新鲜菜叶。他们还发明了“蜡封花蒂”的办法,即用蜡仔细封好花蒂,确保枝茎稳固。同时,为了抢时间,他们要求送花的府校昼夜兼程,快马加鞭,如同“特快专递”。虽说只是一朵小花关到京城,却实在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茶叶  研成  粉末  东西  茶叶可是好东西  为什么要将茶叶研成粉末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