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烧制汝瓷成本太大,国力衰败,不能维持汝瓷的烧制费用。为了区分真假汝瓷我先把前辈总结的一些宋代汝瓷基本特征公布一下:(1)颜色纯正,釉色美,呈天青,粉青,卵青,月白等色。总上所述,汝瓷严格意义不会有底部不挂釉的情况出现。汝瓷多为出土的,你这根本没有出土痕迹。

汝窑底有不上釉的吗?

汝窑瓷,自古就是收藏界梦寐以求的神话。因其传世量太少,被国内外业绩界认可的只有六十多件,又因其烧造难度大、成品率低、釉色淡雅柔美,深得皇家显贵争相收藏!汝窑一直以来窑口位置成秘没有定论,只知在汝州,不知其具体位置。直到1987年历经发现汝窑窑址第一人叶老师十几年探索,正式确定窑址为河南宝丰清凉寺,后又经过几年探索相继发现张公巷及段店两处比较有争议的窑址。

从公认传世的六十多件汝瓷看,还没有发现底足不挂釉情况。但从遗址出土标本来看,发现过几片底部不挂釉的瓷片,从我个人分析判断。虽然在窑址有过不挂釉的瓷片出土,但毕竟太少不能说明有不挂釉的可能。而做为贡瓷和烧造难度来说,其珍贵程度必定要挂釉,否则将对它的价值大打折扣,更不会让制造粗略瓷器进贡皇家御用。而出土发现的瓷片,可能是因为其烧造过程中试烧品或遗漏的残次品。

另外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有人提出汝窑也为民烧制瓷器,另一种是汝瓷只做贡瓷不为民制,此两种说法一直有争议。如果民间使用瓷器,底足不挂釉也不是不可能。但作为笔者判断,如果为民也烧制瓷器的话,应该烧制量非常大,不会存世量这么少。更何况烧制汝瓷成本非常大,一般老百姓不可能用的起这么昂贵的瓷器。再从另一个角度看,据记载汝瓷烧制只有宋徽宗时期大概二十几年。

做为如此精美的瓷器并且这么让皇室爱不释手,只持续烧制这么短的时间,只能有两个原因:一、其烧造工艺复杂,掌握技术人员少,导致烧造工艺失传无法复制。二、烧制汝瓷成本太大,国力衰败,不能维持汝瓷的烧制费用。从这两点可以看出不管哪种原因,汝瓷只能做为贡瓷,不可能大批量民间使用。总上所述,汝瓷严格意义不会有底部不挂釉的情况出现。

如何判断这种汝窑瓷器的年代?

我就稀罕这样的藏友提出的高端问题,随便拿出来一件瓷器都能上亿,然后自己多少钱买的咱们就不知道了!这是典型的宋代汝窑旋纹三足洗的样式,稍微懂点收藏的都知道,中国瓷器两千年在宋代达到了顶峰,出现了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名声极其显赫。尤其是汝窑烧造时间短,工艺高、产量少,南宋时就有近尤难得之说,官方统计流传至今的仅有70多件,可见弥足珍贵。

或许朋友问的是我这件是不是后朝仿的?查了些资料,后边的南宋和元明清四朝,仿汝瓷的就明宣德和清雍正乾隆时期仿制了一批,民国时期也仿一些,但都以大件为主,基本已经不能与汝瓷相提并论。为了区分真假汝瓷我先把前辈总结的一些宋代汝瓷基本特征公布一下:(1)颜色纯正,釉色美,呈天青,粉青,卵青,月白等色。(2)大部分为出土器,吃土很牢,土腥重。

(3)满釉支烧,有支烧点,排列均匀,挣钉小如芝麻。(4)胎质细腻呈香灰色,胎体轻薄,壁厚一般为2-3毫米。(5)釉面肥厚,光润,但无玻璃质光,釉下开细小纹片,也有不开片的,纹片一般都上翘,釉下有土沁。(6)用热熔釉工艺浸釉,因无水分加入釉下无气泡。(7)造型多种,器型规正,工艺精良,小巧玲珑,古朴典雅。

(8)大部分无款,少数有刻款,字体古朴流畅。一般汝瓷釉面肥厚,内加玛瑙屑,有的能泛出玉质般的光泽,传世器有包浆,有的汝瓷上有缩釉,黑疵点现象,这种特征反而是真品的又一现象,在台北故宫旧藏的23件汝瓷中有部分器物都有这种疵病。由于汝瓷制作难度大,后期的所有的仿品均难达到宋的水准,不多做介绍。就你这件,造型呆板,没有古朴之美,线条不流畅。

汝窑基本没有你这样的颜色。釉面不够细润,明显被酸之类的东西咬过。开片不规则,纹片处也不见上翘。汝瓷多为出土的,你这根本没有出土痕迹。汝窑烧造的支钉多为五个,你这个是三个,支钉处也不见多少土沁色。最好的识别办法你回去拿个带尖的利器,在支钉处扣几下,不要怕,好瓷器的胎是坚硬的,而你这件一扣就会掉灰的。整体手感也很轻浮,不会有压手感的。

如何分辨汝窑的真假?汝窑有哪些特点和历史价值?

鉴别藏品的主要依据是看藏品的艺术品味,当代人浮躁的思想观念是永远仿不出那种韵味的,再就是看老化程度,一些窑址的瓷片作比较,但弃之瓷,必杂乱无章,颜色各异,与正品难以比翼。所以客观的鉴别,中华五千年文明不是某一人可以概括的,所以需要不断挖掘,以求更完善的鉴别诊断知识,而且必须以实物相鉴别,绝不会是书本理论知识!。


文章TAG:上釉  汝瓷  瓷器  底部  汝瓷怎么上釉  为什么瓷器底部不上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