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勐昌号落水洞普洱茶属于生茶还是熟茶

一般都是生茶,但包装上面会写。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普洱茶生茶是指以晒青毛茶为原料压制成各种紧压茶后,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但尚未完成转化的茶(没经发酵工艺处理)。生茶口感:生茶苦涩味比较明显,而且茶性较刺激,易伤脾胃,不过经自然陈化以后茶性就会慢慢转化成温和、醇厚。

勐昌号落水洞普洱茶属于生茶还是熟茶

2,落水洞古树茶特点

落水洞古树茶特点为浓郁的蜜香,汤水的质地粘稠饱满、持续性和稳定性好,在汤水的质地和后期的存储有不俗的表现。落水洞古树茶的芽叶十色泽绿,茸毛多,叶缘微波偏平,叶质软,叶背茸毛较多,叶基成楔形。茶的香气高扬,兰香中带花果香和蜜香,汤水糯柔清雅,黏稠饱满,是易武茶中较为糯柔的品种,被不少茶客追捧。落水洞茶的口感和香气可视为易武茶的代表了,柔顺而不失阳刚,绵滑而不失力度。落水洞村位于易武乡东北边,离易武街约7公里,距离麻黑村委会4公里,所占国土面积2.79平方公里,海拔1287米,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年降水量1950毫米。落水洞是一个自然村,原名曼落,属于山区,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腊县易武乡麻黑村委会,现有村民23户,人口93人。因为在寨子中心有个很大的山洞(云南喀斯特地貌现象),且山洞通过地底暗流直接与河流相连,加之当地地势原因,就算是雨量较大的雨季洞内的水也不会满溢出来,因而得名落水洞。

落水洞古树茶特点

3,什么是溶岩地貌啊

溶岩地貌又称为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地貌是指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受水的溶蚀作用和搬运、沉积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如石芽、石沟、石林、峰林、落水洞、漏斗、喀斯特洼地、溶洞、地下河等。在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区,地面往往奇峰林立,地表水系比较缺乏,但地下水系却比较发达。中国的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广泛分布有喀斯特地貌,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

什么是溶岩地貌啊

4,落水洞古树茶的特点是什么

落水洞古树茶特点为浓郁的蜜香,汤水的质地粘稠饱满、持续性和稳定性好,在汤水的质地和后期的存储有不俗的表现。落水洞古树茶的芽叶十色泽绿,茸毛多,叶缘微波偏平,叶质软,叶背茸毛较多,叶基成楔形。茶的香气高扬,兰香中带花果香和蜜香,汤水糯柔清雅,黏稠饱满,是易武茶中较为糯柔的品种,被不少茶客追捧。落水洞茶的口感和香气可视为易武茶的代表了,柔顺而不失阳刚,绵滑而不失力度。落水洞古树春茶特点1、落水洞古树茶特点落水洞普洱茶干茶条索紧实、叶片脉络细密、白毫显露、色泽为墨绿或灰黑色。汤糯、柔、清、雅,花果香,属于香气高扬、汤水柔和、刺激性较低的茶品。2、茶香花蜜香十足,且深沉浓郁,山野气韵十足。3、汤水的质地粘稠饱满、持续性和稳定性好,阴柔润滑,富有韧性,汤色犹如阳光般灿烂,原始花蜜香,透出野性芬芳。4、舒爽持久的喉韵,再观其茶底,叶面整齐肥嫩、无明显杂叶和枯死叶片,茶底叶面整齐肥嫩、活性度较高,后期的存储价值就高。

5,陈财的落水洞普洱古树茶怎么样

假的。不值钱的,冰岛的古树茶是不可能拿来做熟茶的。你这个茶一看名字就知道是骗新手的。这个茶我劝你不要喝,基本上就是十几块的学费茶,这种茶拿来泡泡脚就可以了,喝的话就算了。
挺不错的,我常常喝韵海之巅的普洱古树茶,它的普洱古树茶原材料都是出自云南百年的古树,古法工艺制作,口感非常的棒,同时喝普洱古树茶还可以学习到茶文化哦。

6,不同产区的古树普洱茶为何差价高达200倍

距2007年普洱茶价暴跌之??刚好10年,今年的普洱茶市场注定不平淡,4月份春茶刚开始,减产、价格暴涨、一公斤春茶拍出六位数天价的消息就从各路茶山不胫而来,4月19日昆明春茶周发布会上,云南省50个著名山头春茶价格指数首次发布,不同产区的古树茶,差价高达200倍!地区村寨报价版纳地区薄荷塘高杆1.8万元-2万元曼松1.6万元-2.2万元老班章6000元-1.2万元临沧地区冰岛老寨3.5万元-4万元绿水塘9000元-1.1万元昔归4500元-6000元忙怀70元-150元普洱困鹿山2000元-3000元江城260元-500元保山昌宁300-500元大理南涧200-400元▲各地区报价表不同产区之间究竟差别在哪里?他们的价位这些年是如何波动的?以普洱茶同名的普洱产区,茶价为何跟临沧不在一个量级?曾经的茶马古道重镇,中国贡茶第一镇——易武茶产区,如今是什么行情?今天云农妹就带你探秘易武茶产区,解开这些疑团。“易武”,傣语为“美女蛇居住之地”,易武山位于中国和老挝边境,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境内,是古代六大茶山中的翘楚,人云:六大茶山易武占一山半。你可能要问:古代六大茶山是什么来头?这就要提到茶山受宠历史的更替,古茶山主要是在西双版纳境内,以澜沧江为界,江内(江东)六大茶山自清朝以来受宠多年,整个古六大茶山的兴衰发展,也影射普洱茶的发展历程,有鼎盛,有没落,有荣极一时,也有战火纷飞。(江西)则是近年越来越热门的新八大茶山:▲左边是新八大茶山,右边是古六大茶山易武一带,明末清初名声越来越大,六大茶山列为贡茶后,内地人大量迁入六大茶山,包括四川人、石屏人等,他们或种茶、或经营茶叶生意,易武、倚邦一带还有大量石屏人的后裔在种茶或经营茶生意,他们乡音不改。麻黑村63户几乎都是石屏后裔,进入麻黑就像到了石屏。当地有这样几句打油诗形容易武茶:易武山高云雾罩,始祖引茶种山腰。六大茶山她占首,柔中带刚茶味好。茶叶兴盛商贾至,茶马古道林中绕。更有天朝贡茶匾,从此蜚声海内外。社会虽经几动荡,茶业也曾几浮沉。改革开放大潮涌,茶叶市场亦繁荣。易武茶山声名起,七村八寨制茶忙。其中说易武茶:柔中带刚,民间有“班章王,易武后”的说法,意思是易武山头出的茶口感细腻,像温柔的皇后。易武茶产区一共有七村八寨,七村是指: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张家湾村;八寨是指刮风寨、丁家寨(瑶族)、丁家寨(汉族)、旧庙寨、倮德寨、大寨、曼洒寨、新寨。挑几个比较独特的我们常见的山头来说说。麻黑村麻黑现在也是易武众多山头中古茶园面积最广、产量最高的一个。茶树基本是由汉人管理栽培,所产茶叶香气突出,茶气足,茶汤清明、透亮,是易武特色“香扬水柔”的最典型代表,在易武地区众多山头中独树一帜。高山村高山村是纯彝族村,近几年高山村的名声逐渐壮大,进村收原料的茶商很多,当地茶农制作的古树茶条索非常漂亮紧结,完整度好,汤色金黄透亮、密香浓郁持久、滋味悠长、回甘持久、空杯留香,香气极为出色,余韵悠长。易武落水洞落水洞传说是七仙女洗澡的地方,村子背后有一棵名气极大的茶王树,据说树龄800年左右。落水洞古树茶品质极佳,尤其春茶,当地茶农纯手工做的春茶条索紧实,外形呈黑灰色,白毫显露,冲泡以后汤色金黄透亮,口感甜润,蜜香馥郁,这一点在易武茶中落水洞显得尤其突出,韵味无穷,汤质醇厚,滋味甘淳鲜润,尤其在后期存储中表现非常好,口感会有较大的提升。曼秀村曼秀村的茶是非常典型的易武风格,当地茶农手工制的茶条索黑亮,松紧适度,灰褐色显毫,茶汤金黄,香气高扬,水路细腻,软而不弱,回甘生津持久绵润,蜜香甘冽,品后喉咙极为舒畅。三合社村三合社村所产古树茶叶片宽大肥厚,条索呈现墨绿色,茶汤金黄透亮,色泽较深邃,香气高亢,蜜香劲扬,回甘生津迅猛明快。易比村易比村种茶做茶的历史很长,清朝老字号“安乐号”就出自易比村,茶主要特点:汤色金黄明亮,滋味纯正,茶气足,回甘生津好,杯底有浓郁蜜香,香气持久,耐泡度高。张家湾在抗日战争以前,六大茶山北部所有茶商去越南莱州都要经过张家湾这个小寨子,张家湾在当时是马帮歇晌修整的驿站。张家湾的茶是纯正的易武味,外形匀整显毫,色泽银白,冲泡后汤色金黄,滋味饱满细腻,润泽甘淳,香气极其高扬,蜜香浓郁柔和,品后有小家碧玉之感。刮风寨刮风寨是纯瑶族寨子,刮风寨和老挝接壤,处在边境上,非常偏僻,刮风寨的古茶树分布在原始森林中,和森林古树混生,茶树生长的比较缓慢,内含物质积累的非常多,在存储转化中,往往能够给人很大的惊喜。刮风寨的古树茶最大特点是有一种独特的山野气韵,整体表现非常出彩。易武丁家寨丁家寨有瑶族寨和汉族寨,今天先讲瑶族寨。茶友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喜欢易武茶,一定要品过丁家寨才知道易武的魅力。丁家寨的茶园那是大名鼎鼎——弯弓,我们平时说的丁家寨的茶其实就是弯弓茶(弯弓是茶园名字)。弯弓的茶这几年风头很劲,价格贵得敬而远之,古树茶品质确实非常高,是爱茶人难求的茶中极品。丁家寨汉族寨也有自己的茶园——香椿林和一扇磨,香椿林茶友不太熟悉,一扇磨这几年倒是名声在外,这两个古茶园片区是古六大茶山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人工栽培古树茶片区之一。一扇磨的古树茶特点:同时拥有柔美和坚韧这两种特质。易武旧庙寨、新寨新寨少数民族的祖先是最早发现并种植普洱茶的“濮人”,他们对茶叶的态度始终保持着尊重敬畏,直到现在每年春茶开采前,村民会在祭师的带领下举行隆重的祭茶祖仪式。新寨当地茶农纯手工杀青制作的茶,口感非常不错,茶叶条索匀整,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饱满,茶汤有厚重感,品后润口,香气偏厚重,新寨茶有个小小的缺点,香气不是特别显,它的香气是下沉的,杯底香不是特别明显,茶汤的甜度非常高,饱满丰润。旧庙寨的茶和新寨极为相似,几乎分辨不出差别。易武倮德寨、大寨由于名气不是很大,倮德寨的茶价格远远低于一线茶山,但是品质却足以和易武地区比较有名的寨子相提并论,所以论性价比的话,倮德寨的茶确实算得上物美价廉。大寨的茶芽毫显露肥壮,条索松紧适度,色泽乌润,汤色淡黄明亮,滋味甘醇,香气高显,叶底肥嫩完整柔软,整体协调性非常好,层次感极其丰富。易武曼撒寨清朝前期是曼撒茶山最辉煌的时期,它是当时易武片区的茶叶集散中心。曼撒茶是真正的纯粹的易武味道,因为厚重的历史感和深重的沧桑感,曼撒茶香扬水柔,在香甜茶系中最具特色,味道较易武其它茶区稍苦,但在苦的同时能保持高扬的甜味,非常具有特色。素材来源:中国普洱茶网、界面、普洱茶之家责任编辑:小蛮夷

7,我的家乡 楚雄 怎么写

Chuxiong is my hometown my hometown is Chuxiong
我的家乡---------楚雄 My home------ChuXiong(倒过来也可以) 就这么写。
落水洞
My hometown also is Chu Xiong,

8,岩溶对铁路的危害

对铁路的危害: 岩溶地表水和地下水对可溶性岩石的化学溶解和机械侵蚀作用所产生的地貌现象。岩溶对铁路的危害如下:地下洞穴的顶板坍塌引起洞上的铁路建筑物下沉或破坏;洞穴或漏斗周期性冒水,淹没路基基底,引起沉陷、翻浆或崩塌;突发性地下涌水,冲毁铁路建筑物。中国西南石灰岩地区常见的岩溶形态有:落水洞、竖井、漏斗、溶洞、溶蚀洼地和暗河等,选线不当常导致严重后果。如某线老虎咀隧道,施工进洞300 m处发现一溶洞,顶部高出路肩60m,底部低于路肩72 m,长102 m,宽90 m,难于处理,迫不得已改线绕避。岩溶地段定线原则如下:对于大型的、处于强烈发育阶段的岩溶线路应予绕避;对于中、小型的、已停止发育的岩溶,可择其窄处、易于处理的部位通过;根据岩性及地质构造,宜将线路选在难溶岩层通过,宜避开地质构造破碎带,使线路方向与主要构造线正交或较大夹角斜交,以减少其影响;可溶岩层与非可溶岩层和不透水层的接触带常诱发落水洞、漏斗、塌陷及暗河等,故应予绕避;岩溶地段,宜以明线(路基、桥涵等)通过,不宜做地下工程(隧道)特别是长隧道。
地下洞穴的顶板坍塌引起洞上的铁路建筑物下沉或破坏;洞穴或漏斗周期性冒水,淹没路基基底,引起沉陷、翻浆或崩塌;突发性地下涌水,冲毁铁路建筑物。
岩溶可以溶化这些东西

9,哈斯特地貌的成因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指可溶岩(主要是分布最广的碳酸盐岩)经以溶蚀为先导的喀斯特作用,形成地面坎坷嶙峋,地下洞穴发育的特殊地貌。 喀斯特一词取自南斯拉夫西北部喀尔斯高原地名,19世纪中叶被引进为喀斯特区一系列作用与现象的总称,现已成为国际通用术语。中国喀斯特现象的文字记载,可追溯到2400年前。距今约300多年前徐霞客已专门研究并记述了南方喀斯特地形与洞穴。 喀斯特地地貌特别受岩性为主的地质背景及气候为主导的地理环境的控制。其基本类型,按岩性分为碳酸盐岩喀斯特、石膏和盐喀斯特;按存在形式分为裸露型、覆盖型和埋藏型喀斯特;按发育程度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按气候地貌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喀斯特;按垂直动力带分为渗流(充气)带、浅潜带(饱水)带和深部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特殊性又在于它不仅有地表的,而且有与其成因联系的地下喀斯特形态——洞穴。喀斯特地貌是长期发育的产物。地表形态类型属正地形的主要有峰林、孤峰、残丘、喀斯特丘陵和石芽。负地形主要类型有落水洞、斗淋、竖井、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波立谷、喀斯特平原、喀斯特峡谷、溶沟和溶隙等。地表正、负地形间及地表与地下喀斯特类型间常有成因联系,构成一定的地貌组合。 中国仅裸露型喀斯特即约90万平方公里以上,是喀斯特分布最广、类型最全的国家。因喀斯特地貌特殊,使其区域经济开发和工程建设的问题也很突出。如干谷是一种因侵蚀基面和地下水位下降,使地表河转为地下河,遗留干涸的渗漏河谷。它在水利上划为悬托谷,一般不宜建水库,即使建水库也要采取铺盖和帷幕灌浆等防渗措施。 喀斯特地貌因形态奇特和地下洞穴,以及一些洞穴空气和水的特性与有益成分而成为旅游资源。如中国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等。
应该是喀斯特地貌吧。 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它以溶蚀作用为主,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这种作用及其产生的现象统称为喀斯特。喀斯特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地名,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喀斯特地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可溶性岩石地区。可溶性岩石有3类:①碳酸盐类岩石(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等)。②硫酸盐类岩石(石膏、硬石膏和芒硝)。③卤盐类岩石(钾、钠、镁盐岩石等)。总面积达51×106平方千米,占地球总面积的10%。从热带到寒带、由大陆到海岛都有喀斯特地貌发育。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等地。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130万平方千米。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 喀斯特可划分许多不同的类型。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此外,还有按海拔高度、发育程度、水文特征、形成时期等不同的划分等。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 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等喀斯特负地形;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地貌。 喀斯特研究在理论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喀斯特地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可以开发利用。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有医疗价值。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各种沉积矿产较为丰富,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喀斯特地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

10,黄土高原为什么支离破碎喀斯特地貌指什么为什么云贵高原有代表

喀斯特地形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碳酸钙+二氧化碳+水→碳酸氢钙---CaCO3+CO2+H2O=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形。 【形成原理】 促使喀斯特发育的条件是: 1、地表附近有节理发育的致密石灰岩; 2、中等到较大的降雨量; 3、地下水循环通畅。 石灰岩(碳酸钙)在略有酸性的水中容易发生溶解,而这种水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雨水沿水平的和垂直的裂缝渗透到石灰岩中,将石灰岩溶解并带走。由于地表物质也被流水带走,还没有被溶解的石灰岩就形成了石灰岩喀斯特面。沿节理发育的垂直裂缝逐渐加宽、加深,形成石骨嶙峋的地形。当雨水沿地下裂缝流动时,就不断使裂缝加宽加深,直到终于形成洞穴系统或地下河道。 狭窄的垂直纵向竖井与这些河道联通,使地表水得已顺畅地经地下河流走。世界上的大洞穴,大多数都是喀斯特区。我们在照片中常见到的岩沟、天生桥、石灰岩孤峰、石林等,都是喀斯特区特有的地形。如果洞穴足够大且顶部接近地表面,则洞顶会发生坍塌。这样就会产生名叫落水洞的洼地。落水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一种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常常合并成更大的凹陷,叫做坡立谷(俗称“天坑”),它常常是平底的,并由石灰岩中不溶残余特形成的土壤所覆盖。 有些地区的石灰岩中不溶解物多一些,留下来的物质形成可以耕种的土壤。在一些降雨量很大喀斯特地区,所有降水都完全渗透到地下,甚至使那一地区连生活用水都难以找到。另一些地方,地表则可能会出现大泉,以河流的形式流过地表面,然后再次消失于地底下。 【种类】 ▲按其发育演化,喀斯特地形可分出以下6种。 1)地表水沿灰岩内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 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100m深后形成落水洞。 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 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塌陷的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 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和天生桥。 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下继续进行。云南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桂林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广西境内,经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或“仙女镜”。 ▲根据不同分类原则,划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 按出露条件分为:裸露型喀斯特、覆盖型喀斯特、埋藏型喀斯特。 按气候带分为:热带喀斯特、亚热带喀斯特、温带喀斯特、寒带喀斯特、干旱区喀斯特。 按海拔高度分为:高山喀斯特、高原喀斯特、海岸喀斯特、海底喀斯特。 按岩性分为:石灰岩喀斯特、白云岩喀斯特、石膏喀斯特、盐喀斯特。 按发育程度分为:全喀斯特、半喀斯特或流水喀斯特。 按水文特征分为:充气带喀斯特、浅饱水带喀斯特、深部喀斯特。 按形成时期分为:化石喀斯特、古喀斯特、现代喀斯特等。还有生物喀斯特等。 喀斯特地貌在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最为发育,该区岩石突露、奇峰林立,常见的地表喀斯特地貌有石芽、石林、峰林、喀斯特丘陵等喀斯特正地形,和溶沟、落水洞、盲谷、干谷、喀斯特洼地(包括漏斗、喀斯特盆地)等喀斯特负地形; 地下喀斯特地貌有溶洞、地下河、地下湖等; 以及与地表和地下密切相关联的喀斯特地貌有竖井、芽洞、天生桥等。喀斯特的研究在科学理论上和生产实践上都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利弊】 ◆喀斯特区有许多不利于生产的因素需要克服和预防。 1.如有些地区因喀斯特发育使地表严重缺水,或在雨季时地表水来不及排泄,使一些喀斯特洼地积水成灾,影响农业生产; 2.喀斯特洞穴导致坝区、库区发生渗漏; 3.采矿或开挖隧道时发生涌水; 4.喀斯特地下水位迅速下降,导致地面的塌陷; 5.路基或铁路建筑物遇地下喀斯特泉水受淹等。 ◆但是,喀斯特区也有大量有利于生产的因素。 1.如喀斯特洞穴是地下水运动和贮存的良好场所,可利用洞穴作为地下水库,进行发电和灌溉; 2.喀斯特泉水水量充沛,水质良好,宜于灌溉、饮用,且有承压性,便于开发利用;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的元素和气体,在医疗上价值很大;

文章TAG:2017年  落水  落水洞  古树  2017年落水洞古树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