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本茶道感兴趣的朋友都知道,“茶禅一味”是日本茶道的最高境地。日本茶道考究遵从“四规”,“七则”。后来,日本茶道经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创建、发扬,以及千利休集大成,形成了以“和敬清寂”为核心理念的日本茶道。唐宋时期,中国国力强盛,文化绚烂,是周边临国朝圣的对象,尤其是日本,对中华文明极为向往,日本朝廷或组建文化使团前来学习,或派僧人进修佛法,中国的茶叶和饮茶方法伴随着佛教文化东输而传入日本。
中国茶如何传入日本的?
欢迎关注【懂茶帝】有茶友来问:“知道这日本茶是从咱们这传过去的,可是怎么传的啊……小懂给简单介绍下呗!”这个问题,应该很多人都不太了解,有的人甚至都不知道日本茶与中国的关系。中国茶礼的东传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自中唐时期中国寺院茶礼逐步形成之后,每一位来华留学的日本僧人和每一位东渡弘法的中国僧侣都是其不同程度的传播者。
只不过有的留下了记载,有的没有留下,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我们熟悉的径山茶。▲径山茶现在就和小懂一起捋一捋,日本茶道与中国茶文化之间的渊源吧。中、日茶文化的历史在历史上,日本和我国可说是关系最为密切的国家。日本在大化(645年)改新后,全面吸收唐朝文化体制的同时,茶和饮茶习惯就此传入日本。唐宋时期,中国国力强盛,文化绚烂,是周边临国朝圣的对象,尤其是日本,对中华文明极为向往,日本朝廷或组建文化使团前来学习,或派僧人进修佛法,中国的茶叶和饮茶方法伴随着佛教文化东输而传入日本。
中国高僧鉴真和尚在唐代东渡日本,当时他除了带去大量药品,还把茶带到了日本。到了宋代,中日僧侣往来增多,日本僧人荣西在宁波天台山学习,回国时带走了天台茶种,以及当地的制茶技术和相关茶书,并撰写了《吃茶养生记》,成为日本第一本茶书。荣西和尚的倡导,促进了日本茶的饮用和普及,荣西被日本人尊奉为“茶祖”。后来,荣西的徒弟道元也来到了中国,先后在宁波阿育王寺、杭州径山寺、宁波天童寺学习,径山茶宴令他印象深刻,他回国后撰写了《永平清规》,是最早记载日本禅茶茶礼的典籍,这本书对日本茶道的形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然而,由于道元所学佛法与径山寺所倡导的不同,他对径山茶宴中的行茶礼仪和室内布置重视程度不够。真正将径山茶宴传入日本,并使日本禅茶茶礼规范化的是日本僧人圆尔辨圆和南浦昭明。圆尔辨圆在南宋时期来到径山寺习禅三年,回日本时带回了《禅苑清规》一卷、径山茶种以及径山点茶法,并将茶种栽种到了故乡。在所开创的东福寺,圆尔辨圆以《禅苑清规》为基础,制定了《东福寺清规》,将茶礼列入僧人日常必须遵行的仪规。
与此同时,圆尔辨圆的同门师兄弟兰溪道隆、无学祖元在径山寺学成回国,与圆尔辨圆互为呼应,使径山茶礼的影响更为广泛。宋理宗开庆元年,兰溪道隆的门下弟子南浦昭明来到大宋学习佛法,在径山寺认真学习茶树栽种及制茶技术,学成回国后传播点茶艺和“茶宴”礼仪,使日本茶道更为规范。径山茶宴径山位于杭州西北50公里处的天目山脉,径山寺兴于唐、盛于宋。
诞生于这里的径山茶宴,并非随意的饮茶论道,而是有一套颇为严格的程序,在庄严郑重的仪式中,以茶为媒介,进入禅的意境,实现交流佛理和哲思的目的。▲径山寺茶宴所用的茶具是专备的,放置在精致的茶台上,有茶盏、茶罐、砂壶等器具。而且,茶具并非为日常准备,而是有重要事项或重要客人方才举行。举行茶宴时,用的茶末是级别很高的茶粉,日常则用较普通的茶末。
径山寺的茶宴通常在由大慧宗所建的明月堂举行,堂内陈设洁净,挂画插画焚香。宾主在各自的位置坐定后,主人亲自点茶分茶,先客后己,以示敬意。然后宾主互相致意,举茶盏闻香观色,捧盏品饮,为表达对主人的赞美,饮茶时会发出啧啧之声,一盏茶一般分四次饮完,此一过程称为“行茶”。行茶完毕后,客人要致谢,主人则谦卑答礼。
之后,再次点茶,宾主双方品评佛理茶道、诵读佛经,或联句作诗。▲径山茶宴日本茶道的基本要素和程式是由中国禅茶,特别是径山茶宴衍生而来。后来,日本茶道经村田珠光、武野绍鸥创建、发扬,以及千利休集大成,形成了以“和敬清寂”为核心理念的日本茶道。日本茶道在形式上有严格的仪轨,它从茶出发,却又超越了茶本身,是日本人生活规范化的体现。
可以说,茶道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径山茶宴虽已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还是处于长期失传的濒危状态,而日本茶道却很好的保留了径山茶的精髓,在遍布日本全国各地的茶室、茶庭中,举办的茶会、茶事象征着日本的美学追求,一次次上演。对于日本茶道,小懂认为,我们不要带有排斥的想法去看待,因为它将古时的中国茶文化保留和传承下来,或许会带一些感谢,在21世纪的今天,还可以体验到唐宋时的中国茶文化。
日本茶道的起源于中国哪里?
对日本茶道感兴趣的朋友都知道,“茶禅一味”是日本茶道的最高境地。而这被奉为至宝的四字告诫,与古代我国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宋代高僧圆悟克勤悉心研习茶与禅的联系20余年,以禅宗的观念和思辩来品味茶的无量微妙,总算悟出“茶禅一味”的真理,并挥毫写下了“茶禅一味”四字。 南宋末年,日本茶道的开山祖师荣西高僧两次来到我国参禅,并将圆悟禅师的《碧岩录》以及“茶禅一味”墨宝带回日本,现珍藏在日本奈良大德寺,作为镇寺之宝。
荣西于1191年写成《吃茶摄生记》一书,成为日本释教临济宗和日本茶道的开山祖师。千利休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他提出的“和敬清寂”被奉为日本茶道的精华。现在日本闻名的茶道门户,表千家、里千家和武者小路千家等大多与千利休有着深沉的联系。日本茶总体上能够分为抹茶和煎茶,而茶道一词所指的是来源较早的抹茶道。日本茶道的中心自然是茶,在茶之外,主人预备的点心生果,主客之间的规则礼仪,茶馆的安置,书画的选鉴,茶具的陶器甚至庭园的园艺一起构成了日本茶道的几大要素。
日本茶道由“日常茶饭事”的根底上开展起来,演化至今已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明艺术活动,规程尽管十分繁琐,但经过参与茶会和学习茶礼能够陶冶性情,培育审美,现在仍然是上流社会子女的必修课之一。不同的茶道门户在细节上或有不同风格,但究其中心仍是一脉相承,下面日窗君就从茶道道具开始给我们简略介绍一下日本茶道。炉:坐落地板里的火炉,运用炭火煮釜中的水。
风炉:放置在地板上的火炉,功能与炉相同;用于五月至十月之间气温较高的时节。 (炉与风炉不一起运用) 盖置:用来放置釜盖或柄杓的用具,有金属、陶瓷、竹等各种材质;用于炉与用于风炉的盖置在型制上略有不同。 建水:废水的储水器皿。茶罐 枣:薄茶用的茶罐。 茶入:浓茶用的茶罐。 仕覆:用来包覆茶入的布袋。
茶杓:从茶罐(枣或茶入)取茶的用具。茶碗 茶碗:喝茶所用的器皿。 茶筅:圆筒竹刷,将竹切成细刷状所制成。日本茶道流程: 方式上,首要的分为两部分,这样的方式被称作茶事。茶事分为前、后两席。前席,为客人供给一汁三菜的怀石料理,中心离席稍作歇息之后,进入后席。后席,为客人先后供给浓茶和薄茶。后席时,待客人入座后,由掌管典礼的茶师按规则动作点炭火、煮开水、冲茶或抹茶(用竹制茶匙按必定动作将茶碗中的茶搅成泡沫状),然后依次献给来宾。
客人按规则须恭敬地双手接茶,先致谢,此后三转茶碗,轻品,慢饮,奉还。 点茶、煮茶、冲茶、献茶,是茶道典礼的首要部分,需要专门的技能和练习。 茶道品茶分“轮饮”和“单饮”两种方式。轮饮是客人轮流品味一碗茶,单饮是来宾每人单独一碗茶。喝茶完毕,依照习气客人要对各种茶具进行鉴赏,赞许一番。最终,客人向主人跪拜离别,主人则热情相送。
日本茶道还考究遵从“四规”,“七则”。四规指“和、敬、清、寂”, “和、敬”是指主人与客人之间应具备的精力、情绪和辞仪。“清、寂”则是要求茶馆和喝茶庭园应坚持喧嚣高雅的环境和气氛。七则指的是:提早备好茶,提早放好炭,茶馆应冬暖夏凉,室内插花坚持自然美,恪守时间,备好雨具,时间把客人放在心上等。奠定茶道根底的千利休身后,其孙千宗旦的三个孩子开创了流传至今的“三千家”茶道。
即“里千家”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里千家为“宗室”、表千家为“宗左”、“武者小路千家”为“宗守”。“三千家”茶道对茶道工作的承继和开展起到了巨大的效果。尤其是“里千家”茶道对茶道的遍及和宏扬正统茶道做出了巨大奉献、功劳显赫。现在仍以“国民皆茶”的精力,为日子、文明的繁茶和国际间友来往和国际文明交流做着奉献。
文章TAG:茶道 茶文化 脉络 传入 日本 中国茶道什么时候传入日本 茶文化与中国茶道的历史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