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以后,饮茶之风兴起,将「荼(tu2)」字简省了一笔,造「茶」字,专门表示「苦味植物茶叶」。比如“荼”、“木荼”(懂茶帝注:单字为“木”字旁加“荼”,现已无此字,多写为“槚”;下同)、“荈”、“槚”、“蔎”、“诧”、“茗”、“葭”等,其中以“荼”字用的最多,但当时“荼”是一个多义字,“荼”有时候是指茶,有时候又指苦菜。

唐代人是如何饮茶的?

文物奇谈:唐代喝茶加盐姜,推崇烂泥堆里的野茶种,风气源自和尚最爱喝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茶树的国家,其他国家的饮茶习俗绝大多数源自中国。早在远古时代,神农帝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在唐代,产茶区已覆盖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苏等13个省份,在当时,饮茶之风远胜前代,成为十分流行的社会风俗。

唐人饮茶与今天大相径庭,茶叶需先制成团状茶饼,饮前必须烹煮,时称“煎茶”,同时,还需要加入盐、姜等佐料调味,此习俗在北宋曾被大量文献记载,更需配有专门的茶点。陆羽的《茶经》认为,野茶最难得,“野者上,园者次”,生于烂石沃土、岩洞烂泥中的尤为可贵。此外,唐代人还格外重视用水,《煎茶水记》将天下水分为二十等,山泉为上,江河次之,井水最差,虎跑泉的名气就是起自唐代。

“茶”字是怎么来的?它是如何演化的?

简版结论:(注意这个回答涉及一些音韵学知识,因为不讲的话,就讲不清楚「茶」字怎么来的)1、「茶」和「荼」本一字分化,就是形声字,从「艸」,「余」声。这个「余」声是指古音,也即汉语音韵学中的所谓的「喻四归定」。如:「涂」从「余」得声,是古音谐声。2、「cha2」在魏晋以前跟「荼」的读音一样,类似福建闽南语的发音,福建闽南语也就是英文「tea」之词源。

这也就是汉语音韵学中所谓的「古无舌上音」。如:「姚、逃、兆」,都从「兆」得声。「逃」从「兆」的上古音,也即舌头音得声,「姚」的声母喻三,是从「兆」的中古音得声。『兆』是舌上音,也是中古音。『茶』是舌上音,『荼』是舌头音,今之舌上音古读舌头音。简单的讲一下这个音变关系:中古「三十六字母」中的「喻母」分为「喻三」和「喻四」在上古汉语中没有,「喻四」来源于舌头音「端、透、定」三纽,「喻三」来源于「匣母」。

这是民国音韵学家曾运乾首先提出来的,。中古「三十六字母」中的「知、彻、澄」三母在上古汉语中没有,是从舌头音「端、透、定」三纽中分化而来的。这是乾嘉学者钱大昕的发现。 南方方言闽南语、潮州话等,是最能体现「古无舌上音」的方言:福建话是最能体现「古无舌上音」现象的汉语方言,「茶」字则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3、从古人的的经文注解看,「荼(tu2)」的本义指「苦味植物」。

 1/3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时茶  茶字  唐朝  起源  演变  唐朝时茶字怎么写  茶字的起源与演变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