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观音大红袍普洱用什么茶具泡最好

铁观音盖碗,普洱用紫砂壶,大红袍可以用冲红茶用的抽提式玻璃壶

铁观音大红袍普洱用什么茶具泡最好

2,喝普尔茶用什么茶具

  紫砂壶与普洱茶,是上苍赐给宜兴和云南得天独厚的礼物,紫砂壶是普洱茶的最佳茶具,普洱茶是“蹲在”紫砂壶里最久的茶,二者同具收藏的属性;二者又皆具越用(陈)越新(香)“老而弥坚”的共性;二者完美的结合,给茶人带来无边的享受;二者融为一体时,便具备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之说。   紫砂壶与普洱茶,一个是天然泥砂捏就,一个是野生叶芽捻成,在火与水的交流中,散发着大自然对人的恩泽。在时光的磨练中可以升华,可以涅盘,全凭你的造化….   中国茶文化渗透包括儒、释、道思想在内的中国文化的深厚传统,所以中国人饮茶不仅追求美的享受,还要以茶修炼自己的道德,求精神上的自节、自省、自律。因此真正会喝茶的人,都把赏壶作为品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好茶需用好壶泡,茶壶一体才有滋味,当茶与壶相伴的时候,茶为壶增色,壶为茶添味。茶与壶的合用,不仅使人陶醉于文化艺术中而心旷神怡,更使人增添了休养生息的真实感受。   紫砂壶是中国特有的集诗词、绘画、雕刻、手工制造于一体的陶土工艺品。紫砂壶的产地在江苏宜兴,故又称宜兴紫砂壶。   紫砂壶的起源一直可以上溯到春秋时代的越国大夫范蠡,就是那位与西施一起退隐江湖的“陶朱公”,数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不过,紫砂做成壶,那还是明武宗正德年间以后的事情,从此蔚成风气,名家辈出,花色品种不断翻新,五百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发展到今天,可谓巧夺天工,气绝寰宇。   紫砂泥是红泥(朱砂泥)、紫泥、团山泥(本山绿泥呈米黄色)的总称。这三种泥由於矿区、矿层分布的不同,烧成时温度稍有交差变化,则色泽变化多端,耐人寻味,妙不可思。紫砂泥色丰富多彩。其中以朱、紫、米黄三色为紫砂器的本色,而朱有浓淡,紫又有深浅,黄则富有变化;如果辨色命名,则有铁青、天青、粟色、猪肝、黯肝、紫铜、海棠红、珠砂紫、水碧、沈香、葵黄、冷金黄、梨皮、香灰、青灰、墨绿、铜绿、鼎黑、棕黑、榴皮、漆黑……诸色。紫砂壶独特的泥料,独特的成型工艺,融和了造型、绘画、诗文、书法、篆刻於一体,这些特点造就紫砂壶成为一种兼具实用和监赏双重价值的饮茶器具-宜兴紫砂器。   “玉不琢不成器,壶不养不出神”,越是好紫砂壶,越能养出个名堂;越是名人名作,越容易养出精神。养壶的妙处在于不仅能使紫砂壶显现真、善、美的灵光宝相,而且能使养壶者增加修养,使精神升华,达到淡泊平和、超世脱俗的境界….   关於紫砂茶具的文献记载始於北宋《宛陵集》,书中载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的描写。南宋时紫砂陶就在国际上有了声誉。到了元代紫砂陶的烧造工艺有一定的发展,并开始在紫砂壶上镌刻铭文。在明代则有金沙寺僧和供春徒手制作紫砂陶茶具。紫砂茶具,造型简练、大方,色泽淳朴、古雅。用其泡茶,使用的年代越久,壶身色泽就愈加光润古雅,泡出来的茶汤也就越醇郁芳馨,甚至在空壶里注入沸水都会有一股清淡的茶香。   据科学分析,紫砂壶确实保有茶汤原味的功能,它能吸收茶汁,而且具有耐冷耐热的特性。紫砂陶是介于陶和瓷之间的属半烧结精细陶器,表里都不施釉。它既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又有一定的气孔率;盛茶既不会渗漏,又有良好的透气性。总括来说,紫砂陶有五大特点:   第一、紫砂陶是从砂锤链出来的陶,既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故用以泡茶色香味皆蕴。   第二、砂质茶壶能吸收茶汁,使用一段时日能增积"茶锈”,所以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笫三、便於洗涤,日久不用,难免异味,可用开水泡烫两三遍,然后倒去冷水,再泡茶原味不变。   第四、冷热急变适应性强,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因温度急变而胀裂;而且砂质传热缓慢,无论提抚握拿均不烫手。   笫五、紫砂陶质耐烧,冬天置於温火烧茶,壶也不易爆裂。当年苏东坡用紫砂陶提梁壶烹茶,有"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诗句,也决非偶然。甚至海外有人称紫砂壶为“无毒餐具”,经常使用它,会延年益寿。这就是古今中外讲究饮茶的人,所以特别喜爱用紫砂壶的原因。

喝普尔茶用什么茶具

3,熟饼普洱茶用什么茶壶最好

紫砂壶,如果没得那个条件的话,可以用盖碗。
1、普洱茶冲泡宜选腹大的壶,因为普洱茶的浓度高,用腹大的壶可避免茶汤过浓.建议材质宜选陶壶.紫砂壶。 2、普洱茶冲泡份量:冲泡普洱时茶叶份量大约占壶身20%,将茶砖,茶饼,拨开后.暴露空气2星期,再冲泡味道更好。 3、冲泡普洱茶:要先冲过一次热水对于普洱茶来说这是不可缺少的程序。因为好的陈年普洱茶至少要储存十年左右,所以可能会带有部分的灰尘在里面。第一次冲泡茶叶的热水除了可以唤醒茶叶的味道之外,还具有将茶叶中的杂质一并洗净。第一次的冲泡速度要快,3-5秒就要倒出,只要能将茶叶洗净即可,不须将它的味道浸泡出来;而第二次以后浓淡的选择就可依照个人喜好来决定。普洱茶即使变冷以后还是风味十足,所以夏天的时候可以弄得冷一些或者是冰过以后再喝。 4、品饮普洱茶必须趁热闻香,举杯鼻前,此时即可感受陈味芳香如泉涌般扑鼻而来,其高雅沁心之感,不在幽兰清菊之下。 5、普洱茶需用心品茗,啜饮入口,始能得其真韵,虽茶汤入口略感苦涩,但待茶汤于喉舌间略作停留时,即可感受茶汤穿透牙缝、沁渗齿龈,并由舌根产生甘津送回舌面,此时满口芳香,甘露“生津”,令人神清气爽,而且津液四溢,持久不散不渴,此乃品茗之最佳感受“回韵”。
1973年,普洱茶熟茶的快速发酵工艺创始,经过三十多个春秋的磨砺与海内外市场的反复检验,现在的普洱茶熟茶产品,其用料、工艺、产品线已经日趋成熟和丰富。 在这30多年间,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在毛茶茶菁等级使用,发酵成熟度,以及拼配配方等方面,云南普洱茶界有过许多实践,才铸就了目前丰富多彩的普洱茶熟茶产品线。 前面的系列文章介绍过,就勐海茶厂产品而言,普洱散茶与普洱紧压茶,发酵成熟度是略有不同的。 普洱散茶产品 - 历史上大宗的普洱茶产品(唛号79072、79082、79092、79102等),发酵是全熟的(发酵成熟度十成,100%),主要是满足市场“及时品饮的需要”。当然,前面也说过,即使发酵全熟,这种普洱熟茶的收藏变化也是有的(见系列文章之二)。 而普洱紧压茶产品,发酵并非是全熟的,这就为收藏中的后发酵留有不少变化的空间,为老熟茶的品味风格走向“润滑,砂化”奠定基础。 总结说,和普洱茶生茶产品一样,普洱熟茶的紧压茶也是独具收藏价值的,特别是偏轻发酵的普洱熟茶产品。 普洱紧压茶产品,由于历史的机缘,形成了不是完全成熟的发酵,它的后发酵空间带来的收藏价值特征,冥冥中是上苍对云南普洱茶的又一次眷顾。 当然,在70年代以来的历史机遇里,市场需求推动了这个奇迹的诞生,2005年,我设计了“收藏型的熟茶产品 – 8562 普洱饼茶”,也源于此。 具体说,有哪些因素导致普洱紧压茶产品不是全熟发酵呢? 首先,为了压制容易成形,发酵过熟,压制比较难以成型。 第二,产品良好特征的需求,发酵过熟,外观色泽显黑褐色,欠润感;而发酵适中,色泽红褐,有油润的光泽。特别是嫩度高的原料,发酵偏轻,易显金黄毫。 第三,在精制加工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后发酵。这一点比较重要,无论是“半制品”、“再制品”环节,以及蒸压、干燥等环节,均存在发酵。 第四,收藏存贮,后发酵的需求。 这些原因,是普洱紧压茶产品不全熟发酵的理由,也是收藏价值的理由。细心的茶友,从最早的“云南七子饼茶”(7572)的说明书(大票)上可以看出这一点,说明书上说的是“适度发酵”。 什么是“适度发酵呢”? 发酵成熟度,大众普洱散茶为了追求及时品饮,发酵成熟度为全熟(十成,100%)。 紧压茶产品,发酵多为“适度”,基本上以八成发酵为主。 简要总结一个表格,描述发酵成熟度的术语以及品质特征,希望对茶友更好认识普洱熟茶有一定帮助。 普洱茶熟茶发酵成熟度简表 发酵 成熟度 特征 术语 代表产品 色泽 匀整 香气 汤色 滋味 叶底 100%以上 过熟 低档普洱砖茶 黑褐 欠匀 陈香 黑褐 醇和或平和 黑褐色,硬杂 100% 成熟 低级别普洱散茶 黑褐 尚匀 陈香浓郁,显木香 红褐 醇厚或醇和 暗褐色 90% 适度 偏老 普洱散茶、普洱成形茶 暗红褐 匀整 陈香 红浓 浓醇或醇厚 红褐 80% 适度 普洱成形茶 褐红 匀整 陈香 红尚浓 醇浓或浓醇 褐红 70% 适度 偏青 高档普洱成形茶 暗红 豪显金色 匀整 纯正 红明 浓厚,尚醇,微苦 褐红尚青 60% 偏嫩 普洱茶 暗红豪显金黄色 匀整 纯正 红亮 浓厚或醇厚,尚纯正,带苦涩 红亮尚青

熟饼普洱茶用什么茶壶最好


文章TAG:普洱茶  茶具  铁观音  观音  泡普洱茶的茶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