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阶段的铭文装饰出现了毛主席诗词、语录、诗词意境画,字体“行中带草”,有的还有“毛体”的韵味,另外还有样板戏中人物、工农兵形象等,刻画认真,十分精美。同时其泥绘纹样也主要是工农兵形象、样板戏和毛主席诗词意境画,对形象的要求很高,稍有不慎,就是重大政治问题,所以无论是厂方,还是绘制者都极为重视。因生产管理需要分清工序责任,“文革壶”有一段时期采用数字编号,壶底盖有诸如“H441786”的数字小方印。

在壶把下没有制壶人的名款。从1972年起至1982年,随着紫砂壶的外销,故在器底印“中国宜兴” 四个字。在这期间,有个别的艺人开始在壶底或壶把下钤上作者印款。据徐秀棠回忆,当年许成权制作金字塔壶,除壶底有“中国宜兴”四字方印外,还有“许成权制”方印一枚。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及东南亚各国的古玩商炒作古旧宜兴紫砂壶和当代名家紫砂壶,很快就炒出了天价,形成了紫砂收藏热。

什么是紫砂目数,该怎么选?

作为一个紫砂从业者,对紫砂文化有特殊的感情,希望紫砂文化不断发扬传承,因此我从专业的角度分析和回答,如果不容易理解,请留言交流。首先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紫砂矿料?紫砂矿料主要由粉砂碎屑及胶结它的粘土矿物质组成,粉砂碎屑的主要成分是石英,含少量的黑白云母和长石,褐铁矿等,石英碎屑孤立地分布在胶结物中,成基底式结交。

胶结物为粘土矿物质,主要成分是高岭土,并含有一定量的水云母及赤铁矿等。紫砂矿料经过粉碎,筛分,提纯,陈腐,练泥,甚至调砂等工艺形成所谓的紫砂泥。紫砂的目数,是形容紫砂泥料的粗细的,以60目为基准,相对目数越大,泥料越细腻,反之则越粗糙。在紫砂壶发展年代中,紫砂泥的目数在20目-100目,清朝早期为35目,清朝中期为55-60目,1958年以后开始出现机械过目,目数稳定在60目左右,朱泥比较细腻,目数在80到100。

常规来说,40-60目的壶较多,尤其是60目,物理性、冷热急变性都在较好的控制范围内,既能表现出细腻之美,又有砂质的古朴感,通过养壶,无论是光泽度还是透气性都非常好的。壶友们最关心的是,这个目数的高低,会影响到紫砂壶品质或者使用效果吗?业界普遍认为目数的高低一定会影响到紫砂壶的质感呈现。目数越高的紫砂泥,越细,那做出来的紫砂壶,也一定是相对更细腻的,颗粒不会太过于粗大,如图中80目一定比40目更显细腻。

反之,目数低的紫砂泥,做出来的紫砂壶,一定相对颗粒更粗些,手感也不会那么细腻,紫砂的质感应该更突出。那么有些壶友认为目数和紫砂壶的透气性有关系?也许有,但影响不大。紫砂泥料的透气性是由紫砂矿料组成物质和从矿物到泥料演变的工艺决定。而不是外观颗粒大小来决定的。不能说把紫砂泥料磨细了,它的气孔就会少了,或者把紫砂泥料磨粗了,气孔就会增加了。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紫砂  商品  我紫砂了是什么意思  紫砂商品壶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