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喝岩茶的茶友一定知道“隔年陈”,就是说把新茶放到第二年更好喝。“隔年陈”针对的是焙火足的岩茶,也叫足火茶。这种茶需要时间退火,退火后茶的口感会顺滑很多,香气也会渐渐吐出来,每年的春茶制作好后在焙到足火程度,都到下半年了,再放个两个月,就非常好喝了,没有放到第二年再喝的必要。不管是什么茶,制作工艺同样重要,焙火工序要焙“透”,做青工序要做熟做透,没有焙“透”的茶,存放个半年都得拿回去返青,更别说要存放十年了。

制作工艺无瑕疵,足而透是能否陈放的前提条件,这个条件没有满足,就别说怎么存怎么放了。在回归主题,这个老茶的老字怎么定义?有茶友说三五年,有茶友说十年以上。这也没啥意义,茶在第二年就会出现陈味,失去了新茶的新鲜感,倒也不是说这种陈味不好,不过茶味还是纯净些好吧。陈放的时间越久,茶的特征香气会逐渐消散,喝的就是这些茶本身特殊的香气,结果真味没了,最后喝起来跟其它的老茶一个味,这有啥意义啊,茶友们心里都有数。

有些茶可以长期存放,但不代表可以陈放变成老茶,像红茶用来做老茶的就极少,红茶以本年的新茶为佳,存放时间久了并不会更好,反而会变差,也有例外,像红茶武夷山烟熏小种,因为被烟熏过,会有过浓的烟火味,存放一段时间,烟味会消散许多,变得柔和,但依旧不能陈放过长时间。“一年是茶,三年是药,十年变宝。”这话也不是祖宗传下来的,而是茶商宣传出来的,茶含有的成分已经经过科学检测了,共有700多种物质,其中不乏对有人有益的成分,不发酵又新鲜的绿茶含量最多,随着陈化,很多物质会逐渐流失。

其次,茶中这些营养物质着实有限,而且多数都在茶叶里,不在茶汤里,不完全否认茶有少许的养生保健价值,但非要扯到药用价值上,说其可以治病,这可没有任何依据,都是口口相传的话,如果硬要宣传,这应该是良心坏了吧,害人。这老茶到底有没有那么神,大家也都清楚。咱们喝茶是为了体验,也享受喝茶的感觉,可不是为了喝“药”吧。

到这里也说的够多了,总结一下,老茶没那么神秘,也没那么神奇,茶友们见仁见智,喜欢那个味道,就去尝尝,不喜欢就当没看见。但不要随便去存茶了,看茶存茶,普洱等需要陈放的茶可以存,但别的茶就别操这个心了,就算存放几十年,也只能叫做陈茶,而不是老茶。过去可没有这老茶热一说,那时茶农穷的很,饭都发愁,每年出的茶恨不得马上转手。

现在的茶农也是,当年的茶当年尽快出手,第二年茶又会长出来,哪有存放一说。现在市面上的那些所谓的老茶,应该是当年没出手的茶吧,往往质量较差,正好赶上了老茶热,价值马上翻了好几番,茶友们可要注意喽。并不是什么茶都适合陈放做老茶,同样的,也并不是什么茶都适合做青柑。说了这么多,如果有帮助到大家的话,真诚的希望大家关注我:“承艺茶叶官方账号”,更多精彩内容可以在我的主页中观看。

浏览器 搜“承艺*茗茶”即可,望大家支持。以公道的价格,让大家喝到承艺最佳的原产地好茶;以诚心的匠心,承艺精湛工艺,制作好茶;以客观公正的角度与大家分享通俗易懂的茶知识。好茶,承艺希望与大家一同品鉴。承艺,不断传承创新,只做最好的茶。客观公正的茶知识,与大家一同了解,请关注公众号:承艺文化(ID:chengyimc)。

为什么茶会成为世界级的流行饮料?

茶,咖啡,可可是世界三大饮品,而茶居首位,一个是喝茶的人多,在一个就是历史比较久远。古人有云:“茶乃养生之仙药,延龄之妙木。山若生之,其地则灵。人若饮之,其寿则长。”茶饮滋补在古代就得到人们的认可,经常饮茶,胜于服药。你想想,多少年了?咖啡和可可才有多少年。不但历史悠久,而且能够得到传承,可见茶受欢迎的程度。

茶叶在文化长河里有什么能站的住脚的地方么?

茶叶在中国古贸易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与瓷器、丝绸并列为古中国三项大宗商品,将“丝绸之路”别称为“茶叶之路”也不算为过。可见茶叶在文化长河里,不仅仅是站不站得住脚这么简单!而是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重要的一环!首先,茶叶最早在中国种植,在种茶品茶的过程中,文人墨客对它推崇备至,歌赋咏之不计其数。我就不在这里班门弄斧了!仅在此分享一下我对茶的感悟:《茶》人生如茶,不泡不化,晒煎火烤煮,只为一啖香。

人生如茶,贵贱有差,散包粒砖饼,最后都成渣。人生如茶,环境有嘉,厨厅堂馆庄,同品差天价。人生如茶,功夫到家,採揉制烹品,差一难上佳。可见茶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不光喝进我们肚里,还溶进我们的血脉,写进我们的文化之中。另外,因为茶叶早期只有中国人能种出来,然后经丝绸之路传入西方,欧州上流社会为之痴迷,后因奥斯曼土尔其的突然崛起,切断了丝绸之路的中东段。

致使欧州人不得不从海上另寻商路,这便大大的促进了大航海时代的来临,而地理大发现仅仅是个副产品!为了摆脱中国茶叶的垄断地位,大英帝国在她“日不落”的地盘上,全球寻地试种,皆以失败告终。直到鸦片战争时期,东印度公司才在斯里兰卡,第一次在中国以外的土地上种出茶叶!但质地却不是一个等级。也同样是因为茶叶,瓷器与丝绸。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丝绸之路  之茶  被誉为  流通  被誉为中国古丝绸之路上神秘之茶  丝绸之路流通的是什么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