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陈皮”和“四会陈皮”差异四会盛产柑橘,也有茶枝柑的种植,因此也是有陈皮的,毕竟凡是生产桔子、橘子、柑子的地方都会有陈皮,但他们都是普通陈皮,不叫“新会陈皮”;而四会的陈皮,一般统称为“广陈皮”。而广陈皮就再次细分新会陈皮(茶枝柑)和普通广陈皮(行柑),其中,四会生产的陈皮属于广陈皮的一种,但原料一般是用四会行柑,并不是上面提及的四会砂糖橘。
新会陈皮和四会陈皮是同一种陈皮吗?为什么?
新会人来回答一下。新会陈皮和四会陈皮,不是同一种陈皮。新会和四会都因为盛产“柑橘”而闻名于世,加之非广东的朋友不熟广东地理,四会(隶属于广东省肇庆市)和新会(隶属于广东省江门市),名字有些相似,距离也算相近(两地相隔一百多公里,大概2小时车程),外地人就更容易混淆了。新会茶枝柑的柑胎“新会”和“四会”的历史差异四会,别名柑桔之乡,柑桔尤其是沙糖桔已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而在400年前就被列为朝廷贡品,数百年以皇家贡品的身份,成为柑橘国中的高贵典范。
由“行柑”制作而成的广陈皮而新会,是属于珠三角城市江门的地级市,而关于新会地区种植柑橘的记载,最早在宋元时期就记录。新会自宋元时期就属于广南,而《鸡肋编》记载:“广南可耕之地少,民多种柑橘以图利。”宋元时期,新会种植柑橘虽未有明确的文字描述,但是新会所在的广南已盛产柑橘,由此可知,新会在宋元时期肯定已有柑橘种植了。
不难发现,历史上的新会和四会,都是属于“广中之地”的有名柑橘产区,其出品的柑橘,都有贡品级别的“岭南佳果”之美誉。新会陈皮“四会柑”与“新会柑”的品种差异在中国古代,四会柑桔能成为水果贵族,朝廷贡品,主要依赖地利——四会地处广东中部,北回归线横贯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让四会地区阳光雨量都十分适合柑桔生长。
四会特产“砂糖桔”其中“砂糖桔”也是芸香科的,其橘皮陈化后也可以作为“普通陈皮”的一种使用,但相对来说味道偏苦涩,香气少且没有什么功效。新会人也会使用“砂糖桔”做的陈皮,但不是入药,而是用来蒸鱼辟腥等,而煲汤泡茶就不建议使用。四会砂糖桔而新会陈皮的品种“茶枝柑(大红柑)”,是从分布于新会古兜山脉、牛枯岭山脉和圭峰山脉的河谷地带野生品种群驯化而来。
据调查,在古兜山脉发现百年以上野生桔树群落。新会茶枝柑新会和四会“气候和水土”差异四会市地处广东省中部偏西,属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范围,其中山地面积680平方公里,北回归线横贯该市,年平均气温21.2°C,年无霜期360天,年降雨量1700—18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3%,土壤多为山地黄壤与赤红壤。这些亚热带季风气候及土壤条件都最为适合种植柑桔。
新会柑的种植田以黑土为主而新会地处北半球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耕地都是在西江和潭江交汇的冲积平原地貌。每年汛期,西江就会将远至云贵高原的土壤元素随洪水带到新会银洲湖与潭江水交汇,形成独特的灌溉用水。每年的12月至来年的3、4月汛期前,西江、潭江径流减少,海潮倒灌,形成每年一次的咸潮,含盐量达3—9‰,因此水土成分中渗透了海水的元素。
由于西江的洪水和潭江潮水及南海的海水共同作用,形成独有的“三水融通”水土特色,决定了新会的土壤兼具多种土壤成份类型,丰富的水分、沉积机质和海水盐类成就了新会陈皮脱颖而出。“新会陈皮”和“四会陈皮”差异四会盛产柑橘,也有茶枝柑的种植,因此也是有陈皮的,毕竟凡是生产桔子、橘子、柑子的地方都会有陈皮,但他们都是普通陈皮,不叫“新会陈皮”;而四会的陈皮,一般统称为“广陈皮”。
其实在古时候,“广陈皮”和“新会陈皮”并没有细分,很多时候广陈皮直接代指新会陈皮,直到清代才有了新会陈皮的本草古籍记载。而广陈皮就再次细分新会陈皮(茶枝柑)和普通广陈皮(行柑),其中,四会生产的陈皮属于广陈皮的一种,但原料一般是用四会行柑,并不是上面提及的四会砂糖橘。四会出的陈皮,相比于“新会陈皮”,其中特有的成分2-甲氨基-苯甲酸甲酯偏少,因此在香味方面,四会陈皮(广陈皮)与跟新会陈皮有一定差距。
文章TAG:陈皮 品种 什么是新会陈皮 新会陈皮柑是什么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