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大概是魏晋以后,从「荼」字分化出「茶」字。唐宋以后,饮茶之风兴起,将「荼(tu2)」字简省了一笔,造「茶」字,专门表示「苦味植物茶叶」。《日知录·茶》:荼字自中唐始变作茶。徐鉉注《说文》:此即今之茶字。古时未分麻韵,荼荈字亦只读为徒。
“茶”字是怎么来的?它是如何演化的?
简版结论:(注意这个回答涉及一些音韵学知识,因为不讲的话,就讲不清楚「茶」字怎么来的)1、「茶」和「荼」本一字分化,就是形声字,从「艸」,「余」声。这个「余」声是指古音,也即汉语音韵学中的所谓的「喻四归定」。如:「涂」从「余」得声,是古音谐声。2、「cha2」在魏晋以前跟「荼」的读音一样,类似福建闽南语的发音,福建闽南语也就是英文「tea」之词源。
这也就是汉语音韵学中所谓的「古无舌上音」。如:「姚、逃、兆」,都从「兆」得声。「逃」从「兆」的上古音,也即舌头音得声,「姚」的声母喻三,是从「兆」的中古音得声。『兆』是舌上音,也是中古音。『茶』是舌上音,『荼』是舌头音,今之舌上音古读舌头音。简单的讲一下这个音变关系:中古「三十六字母」中的「喻母」分为「喻三」和「喻四」在上古汉语中没有,「喻四」来源于舌头音「端、透、定」三纽,「喻三」来源于「匣母」。
这是民国音韵学家曾运乾首先提出来的,。中古「三十六字母」中的「知、彻、澄」三母在上古汉语中没有,是从舌头音「端、透、定」三纽中分化而来的。这是乾嘉学者钱大昕的发现。 南方方言闽南语、潮州话等,是最能体现「古无舌上音」的方言:福建话是最能体现「古无舌上音」现象的汉语方言,「茶」字则是非常典型的一个例子:3、从古人的的经文注解看,「荼(tu2)」的本义指「苦味植物」。
唐宋以后,饮茶之风兴起,将「荼(tu2)」字简省了一笔,造「茶」字,专门表示「苦味植物茶叶」。这种「一字分化」的造字方法在汉字中很常见,比如:「陈、阵」「大、太」「刀、刁」都是。略微改变本字的字形,造一个新字,承担本字的一部分职务。目的使得汉字能更准确的记录汉语,不发生歧义。----------------------------------------详细的论证:《说文》有「荼」无「茶」,「荼」字以「艸」表意,从「余」得声,《說文》:荼,苦荼也。
从艸,余聲。徐鉉注《说文》:此即今之茶字。「荼」的本义是「苦味植物」,引申义「痛苦」从古人的经传注解来看,「荼」的本义可以指很多「苦味植物」以及「野草」:《詩‧邶風‧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毛傳:「荼,苦菜也。」《國語‧吳語》:「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韋昭注:「荼,茅秀也。
」《詩‧周頌‧良耜》:「以薅荼蓼。」孔穎達疏:「蓼是穢草,荼亦穢草。」「茶树」也是苦味植物,「荼」也可能包括「茶」,东汉成书《神農本草經》中的「荼」一般认为就是指的「茶叶、茶树」《神農本草經》: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人类喜欢食用的果蔬,成熟以后都有甜味,所以人类天然喜欢甜味的糖,所以「甜」可以表达愉悦、欢喜的意思,「甜心、甜蜜」等等。
有很多有毒植物都是「苦味」,所以人类天然不喜欢苦味,苦味带给人类痛苦,所以,「荼」在古汉语中也引申表示痛苦。如:荼毒、涂炭生灵《書‧湯誥》:「爾萬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孔穎達疏:「《釋草》云:『荼,苦菜』此菜味苦,故假以言人苦;毒,謂螫人之蟲,蛇虺之類,實是人之所苦;故併言荼毒,以喻苦也。」「甜、苦」其实是人类判断食物是否有毒的一个捷径。
「甜、苦」分别表示「愉悦」和「痛苦」的隐喻,似乎不分文化和地域,遍布人类所有的语言。如英文中称喜欢的人或者孩子为「sweet、honey」。传世文献——「荼」始见于小篆;出土文献——「荼」始见于战国楚简《说文》以小篆为本,《说文》小篆的「荼」:从出土材料来看,「荼」最早见于战国楚简:上博楚简中的「荼」在上博楚简《子道饿》的第四简、第五简中,「荼」都是表示其引申义「痛苦」:引自:马承源. (2002).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八. 上海古籍出版社.页127(第四简)、128(第五简)大约在唐代,「茶」从「荼」中分化出来,专职表示「茶叶」「茶叶」在唐代以前有很多称谓,如:战国《尔雅》:槚,苦荼。
西汉《方言》:蜀南人谓荼曰蔎唐代《茶经》:一曰槚,一曰蔎,一曰茗,一曰荈从文献来看,普遍认为「茶」字的形、音,是中唐以后确定下来的。唐代陆羽《茶经》开篇即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陆羽又言「茶」字出自《开元文字音义》(此书已经散佚):「从草,当作『茶』 ,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当作(木茶),其字出《本草》。
草木并,作『荼』 ,其字出《尔雅》」。唐人白居易〈香爐峰下新置草堂詠懷題石〉:「架岩結茅宇,斫壑開茶園。」,又据清代学者顾炎武的音韵学考证:「茶」字之音、之形。始于中唐:《唐韵正》卷四:荼,宅加切,古音塗。按:荼荈之荼与苦荼之荼,本是一字。古时未分麻韵,荼荈字亦只读为徒。汉魏以下乃音宅加反,而加字音居何反,犹在歌戈韵,梁以下始有今音。
又妄减一画为茶字……则此字变于中唐以下也。《日知录·茶》:荼字自中唐始变作茶。陆羽所说的「茶」字所出的《开元文字音义》,是唐玄宗李隆基编纂的,是唐代的标准字体字书。《新唐书.艺文志》记载「玄宗《开元文字音义》三十卷」,但此书已经散佚。唐兰先生先生称《开元文字音义》的起到的「书同文」作用,堪比秦始皇。故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认为是李隆基将「荼」字去掉一笔变为「茶」字,姑备一说吧!另外,有些文献也记载「茶」字始见于汉代,也即唐人颜师古注《汉书》中的「茶陵」「荼陵」,在汉代「茶、荼」二字似乎可以通用。
但是,到唐代「茶、荼」二字,才各有所专,不得相混。更详细的可参:万献初先生博客文章《“茶、荼”的音义》——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34f2be0102wqaq.html所以,说「茶」字始见于唐代比较靠谱一点。如果是唐明皇改「荼」为「茶」,是不是以此会意「草木中人在采茶」?「茶(荼)」字发音在全世界的传播中国是「茶」的故乡,西方和东亚、南亚等很多国家语言中从「茶」的发音,都来自汉语。
从这些发音可以窥见茶的传播路径:引自:郭孟良. (2003). 中国茶史. 山西古籍出版社.页5-6可见荷兰、英国、法国语言中的「tea」的发音,其实来自福建方言,接近「茶」的上古音「荼」。前面说过,福建方言保留一些上古音发音。日本、葡萄牙、印度、俄罗斯等国「cha」的卷舌发音。来自广东话的发音,上文说过,zhi、ch、sh这样的「卷舌音」是中古音才有的。
“茶”字的起源是什么?最早见于中国的哪一本书?
如果说西周文献《诗经》中记载的「荼」是「茶」的话,那么「茶」就应该最早见于《诗经》。《诗经》先后七次提到「荼」: 谁谓茶苦,其甘如荠。(《邶风・谷风》)采茶薪樗,食我农夫。(《豳风・七月》) 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大雅・绵》) 出其圈阅,有女如荼。(《郑风・出其东门》) 予手拮据,予所捋荼。(《国风・豳风・鸱鹗》 其铸斯赵,以薅荼蓼。
(《周颂・良耜》)民之贪乱,宁为荼毒。《大雅・桑柔》。但是《诗经》中「荼」是不是「茶」是有争议的,所以这个问题还没有定论。我只负责罗列、综述我看到材料和证据,然后请读者自己去判断。从文字学的角度说:「荼、茶」本一字分化,《說文》有「荼」无「茶」:「茶」字似乎最早见于唐代,陆羽在《茶经》中讲「茶」在唐以前还有很多名字:「一曰槚,一曰蔎,一曰茗,一曰荈」。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传说中的炎帝神农氏,不但是农业之祖,还是中医本草学之祖:《神農本草經》: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陆羽认为他还是【茶祖】,他认为神农用来解毒的「荼」就是后世的「茶」《茶經》:茶之為飲,發乎神農,聞於魯周公。但是,《毛诗》以及汉唐学者注经却说「荼」是「苦菜」或者「茅草、稗草」。
如: 《詩‧邶風‧谷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毛傳:「荼,苦菜也。」《國語‧吳語》:「萬人以為方陣,皆白裳、白旂、素甲、白羽之矰,望之如荼。」韋昭注:「荼,茅秀也。」《詩‧周頌‧良耜》:「以薅荼蓼。」孔穎達疏:「蓼是穢草,荼亦穢草。」「荼」的「苦味」之义引申出「痛苦、苦难」之义,也即所谓的「荼毒」:《書‧湯誥》:「爾萬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
」孔穎達疏:「《釋草》云:『荼,苦菜』此菜味苦,故假以言人苦;毒,謂螫人之蟲,蛇虺之類,實是人之所苦;故併言荼毒,以喻苦也。」所以,《字源》(上册,页59)一书中,学者白于蓝认为「荼」字的本义是「苦菜」:·我们知道《诗经》主要来自是黄河流域的风土人情,但黄河流域并不产茶,陆羽《茶经》也记载茶树来自南方: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
其巴山陕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缀之。成书于晋代的《华阳国志》认为,殷周之际巴蜀就向中原进贡茶叶。西汉扬雄的《方言》一书记载茶来自蜀地。但目前先秦两汉考古,似乎没有发现过任何与茶和饮茶相关的文物(或者说我没有见到)。清人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川 之后,始有茗饮之事」,并引孙楚《出歌》:「荼荈出巴蜀」。
陆羽《茶经》所描述南方茶树「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目前在云、贵、川, 确实有非常粗古茶树的存在。云南就有很多几千岁的【茶树王】:根据现代植物学和生物学以及地质学的研究,国际上已经普遍认为中国云贵高原为茶的原产地。下面的结论引自《中国茶史》(页6-8)西方语言中不管是【tea】还是【cha】,都是来自汉语的闽南语和粤语:西方白人明明几百年都从中国进口茶,而且茶树是他们从中国盗走移栽到印度大吉岭的,但白人似乎很喜欢印度,一定要说茶起源自印度。
后来,中国学者通过现代基因技术一锤定音:中国是茶树的故乡,茶是中国人的发明。茶树和饮茶之风,由南向北传播,茶树也渐渐被驯化成为矮小的灌木,地理大发现以后,东西航路被打通,茶开始风靡世界。人类是如此迷恋茶叶的味道,我本人极度嗜茶,相信不论古今,世界上有很多人跟我一样:可使食无肉,不可饮无茶。所以,这片小小的叶子,影响人类的历史进程。
比如美国的独立革命、近代中国的鸦片战争。央视有个纪录片叫《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我认为拍摄得非常好,就是从茶树的起源地云南,开始讲述茶叶前世今生的故事:5所以,说道最后我也不敢下确凿的结论,我只能说有以下两种可能:1、先秦文献中的「荼」,可能包括很多苦味的草药以及植物,茶树只是其中之一。那么大致上可以说《诗经》的【荼】包括【茶】。
后来,大概是魏晋以后,从「荼」字分化出「茶」字。2、先秦文献中的「荼」不是「茶」,大概在汉代,南方巴蜀或者说今天的云贵川的「蔎、荈」传到中原,因为「蔎、荈」也 是苦味,所以归入了「荼」一类的植物,后来称为「茶」或「茗」。也就是说:先秦文献中「荼」只是指的苦菜,不是指「茶叶」,但「茶」这个汉字是从「荼」中分化出来,专门表示巴蜀的「蔎、荈」。
因为它们都苦味植物。如果说确凿的话,最早记录「蔎、荈」也就是「茶」的文献,是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乌啄桔梗芫华,款冬贝母木蘖蒌,芩草芍药桂漏芦,蜚廉雚菌荈诧,白敛白芷菖蒲,芒消莞椒茱萸。以及西汉扬雄的《方言》:蜀南人谓荼曰蔎(「茶、荼」上古音是一样的)-------------------------------------参考资料:郭孟良. (2003). 中国茶史. 山西古籍出版社.刘祥秀. (2006). 《诗经》中的“荼”与“茶”之关系考析.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1(7), 88-90.周蒙. (1997). 《诗经》“荼”为“茶”源说. 北方论丛(3), 48-52.董桥声,饮茶简史,见: http://www.camcc.org/_media/饮茶简史.pdf。
篆到隶,字也由长形变成扁形,是什么原因促成这种演变的?
“隶变”是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次变化。它破坏了文字的象形结构,进而使文字具有了精神的意蕴。秦代在西周文字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提炼的,逐渐发展为点划均匀、结构严密的小篆。隶书是在小篆草体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正规字体。隶书生于篆书,主要变化一在用笔,二在线条,三在结体。◆ 用笔隶书将篆书简单婉转的弧笔,变为点、横、竖、撇、捺、钩等,趋于完备的笔画。
隶书将篆书圆转相连的笔画分解成平直的数笔,变篆书的圆笔为转折的方笔。特别是“波磔”的出现,更给隶书增添了动感。◆ 线条篆书的线条均匀,粗细基本相同,但隶书改变了此束缚,将线条的方圆、曲直、粗细做了多种矛盾的调和,层次丰富,极富想象力。◆ 结体隶书将篆书纵势的结体变为横扁,虽仍基本上采用左右对称、均匀的原则,但因为“波磔”的笔画,而表现出疏密的对比。
隶书为什么会将篆书纵势的结体变为横扁呢?第一,从书写材料看,当时是用毛笔在竹简上书写,书简会有纤维,纤维也不规则,在不规则的纤维上书写,毛笔所到之处,就会形成阻碍。竖直的线条就要克服阻碍,于是隶书就变得横扁。第二,隶书在汉代的成就最为突出,隶书的横势,使文字的重心降低,行气更为稳定,更能展现质朴宽厚的风格,这也正符合汉代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
文章TAG:演变 茶字 茶字由什么字演变 礻由什么字演变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