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汉朝是中国书法最统一的时期,因秦朝只有篆书,虽然分为大篆和小篆,而且隶书只有一小部人会写,行书草书尚未出现。先秦至两汉时期,最常用的书写材料是竹简,此外有布帛。实际上从秦始皇时期到西汉中期期,一直都使用的这样的字体。给你讲个故事吧!秦朝有一个叫程邈的徒隶,他的老家是现在渭南那一代的。

你觉得唐朝和秦朝哪个是中国书法最统一的时期?为什么?

我觉得汉朝是中国书法最统一的时期,因秦朝只有篆书,虽然分为大篆和小篆,而且隶书只有一小部人会写,但是行书草书尚未出现。唐朝的书法发展是不健全的,重视楷书,特别是初唐,皇帝下诏封王羲之为书圣,要求文武百官都要以<兰亭序>的笔法书写,所以篆隶行草得不到重视,就是最好证明。因此,我认为汉朝是中国书法发展最统一、也是最平衡的时代。

秦帝国及之前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当时的各类印玺怎么使用,总不会盖在竹简上吧?

先说纸的问题。我国大量用纸,是晋朝开始的事儿,殆无疑义,如洛阳纸贵一词就是这时流传下来的。不过,纸发明于何时呢?严格说来,讲“秦帝国及之前的时代还没有发明纸”其实也是不太准确的,至少要谨慎一些。考古学家在甘肃天水放马滩的西汉初年墓中,发现了绘在纸上的地图,而且看上去还是比较成熟的,由此不妨推测,纸张的实际发明时代可能还要比西汉初期更早一些。

当然,这就有待于更多考古材料的证实了。再来说玺印的用法。先秦至两汉时期,最常用的书写材料是竹简,此外还有布帛。想在竹简上盖章,当然也很困难,因为竹简不平整,之间还有缝隙,盖不全。所以那时候古人用的是另一种“印泥”。我们今天通常用的印泥是用朱砂、纤维、油调制而成的,盖在纸上很牢固,那时候的印泥没这么复杂,真的就是一块泥,只是黏性比较好,也被称为封泥。

用玺印的根本目的是取信,所以也说印信。上至圣旨,下至个人信件,盖了印就生效了。古人用竹简写完书信或者诏令,卷起来,然后用绳子捆扎好,再给绳头按上一团泥,最后用玺印盖个戳,只要封泥没有破坏,收信人就知道它没有被打开过了——这个做法很像西方流行的火漆印章。考古工作者不仅发现过古代的印,也发现过被盖了印的封泥。

比如下图所展示的,是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的一块西汉封泥,有四个字,读作“阳陵令印”,阳陵是汉景帝的陵,陵外面有一座城,即阳陵邑,主管官员的印盖在封泥上并保存了下来。可想而知,如果印太大,那就没法在印泥上盖戳了,所以先秦两汉时期的印普遍较小,常见的方寸之印,即边长只有一寸,哪怕皇帝用的也一样。比如出土于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公的西汉“皇后之玺”,印面边长为2.8厘米,与影视剧中展现的“大印”很不一样。

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用小篆统一了文字,可是为什么出土的秦始皇时期文物上的文字大多数是隶书?

给你讲个故事吧!秦朝有一个叫程邈的徒隶,他的老家是现在渭南那一代的。他性情耿直,一次得罪了秦始皇,被关在监狱里。在监狱里无聊啊,程邈看到当时狱官的么牌用篆书写很麻烦,就作了改革,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又创立一种新的字体。秦始皇看了很欣赏,不仅赦了他的罪,还封他为御史,并将这种字体规定在官狱中应用。因为程邈是个徒隶,起初又专供隶役应用,所以把这一书体称之为隶书。

好了,言归正传。题主提这个问题可能是看到云梦睡虎地秦简而产生的疑问。说实话当时我有一瞬间也产生了疑问。像这样。这样。还有这样。话说有很多字我都认识啊!这确实是更偏向与隶书,而实际上这种字体相较与汉代的隶书稍显平直,为了和“汉隶”相区分,就称为“秦隶”。所以它也是“隶书”大家庭的一员。至于秦始皇统一文字为小篆,只是将当时六国形色各异的书写方法统一了。

这便于更直接更准确的交流,这也是中国文化得以延续的主要原因。并不是说统一成为小篆便一定严格使用小篆字体。但是小篆的笔画还是相对繁复的,不便于速写。所以,在小篆的基础上肯定会简化,这也是汉字发展史必经的一步。“秦隶”自然就应运而生了。实际上从秦始皇时期到西汉中期期,一直都使用的这样的字体。直到东汉才完善成我们现在看到的隶书。


文章TAG:茶字  秦朝  时期  秦朝时期茶字怎么写  茶字是这样来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