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茶行酒猜灯谜。而到了宋徽宗,在公元1127年,发生了惨烈的“靖康之难”,宋徽宗、宋钦宗皇室家族被抓到北方,北宋灭亡。宋徽宗作为亡国之君,让人唏嘘不止。宋人烹饮茶,不仅斗茶,写诗作画。明人沈德符《野获编》中说到:宋徽宗被女真族抓到黑龙江,同样用当年赵匡胤以及赵光义对待李后主的办法折磨凌辱宋徽宗,皇后妃子女儿都被金人瓜分,沦为奴隶姬妾,甚至娼妓,连宋高宗的母亲(宋徽宗的妻子),皇妃,子女也受尽金人凌辱,死的死疯的疯,下极为凄惨。

宋徽宗历史贡献是什么?

宋徽宗作为亡国之君,让人唏嘘不止。中华上下五千年,在历代帝王中,爱艺术的皇帝一大堆,比如唐太宗、李后主、乾隆,但真正称得上艺术家的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宋徽宗。徽宗在政治上昏庸无能,毫无建树,在艺术上却造诣颇深,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丹青造诣堪称登峰造极,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在文学、书画等艺术方面做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

宋朝的绘画艺术独步中国各个朝代,这与宋徽宗的亲历亲为,亲自进行制度设计,对画家的亲切关怀指导,对宫廷画院进行改革,设置考试制度有直接关系。本文重点介绍宋微宗在美术绘画方面的突出历史贡献。赵佶在文学艺术方面的贡献,不仅表现于自己具有卓绝的艺术天才,创作出大量传世的诗书画杰作;而且,由于他非常重视文艺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凭借其特殊地位和卓越才能,成功地改善、 强化了北宋画院制度,积极培养艺术人材,为繁荣北宋末年以至后世的艺术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历代都有一些帝王喜爱鉴藏书画,有的还参与创作,但像宋徽宗那样,以全副身心投入到书画事业中去,并能把个人的爱好广泛而深入地推广到全社会的文化生活中去,使之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却是独一无二的。这方面的建树,突出表现在他对宫廷画院的改革与建设上。宋徽宗登基后,继承前代西蜀和南唐的传统,在宫廷中建立了翰林书画院,组织画家进行艺术创作,直接为宫廷服务。

作为画院的直接的组织领导者,宋徽宗按照自己的艺术旨趣和鉴赏标准,实施了一系列颇具创造性的革新措施,为它订立了一套完整的制度,在画学、考试、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改革。宋徽宗改画院征召体制为考试录取,正式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像选高级官员一样,开科取士。这是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改革。前朝帝王仅仅是将画院看作一种服役机构,徽宗则从长远建设出 发,从人材培养、艺术发展的高度去建设画院。

他采取了“旧人旧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区别对待方针,除前代留下的已在院内供职的知名画家外,其余全部通过考试录取。由于徽宗本人深谙绘画艺术,他所招纳的人才自然也是高标准的。在国子监增设画学,共设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六科。以“不仿前人,而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笔韵高简”为评画标准。据《宋史》记载,当时四方考生源源而来,盛况空前。

丝毫不下于今天的美术院校联考,有幸中选者为百里挑一。考试时,宋徽宗亲自监考,有时亲自出题。他取古人诗句为题,令考生作画,用以测试学生对于诗画结合,诗情画意的理解能力。要求作画者能够先读懂直至深悟诗句的境界,然后再把它化为可视的画面,考题如“嫩绿枝头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深山藏古寺”、“竹锁桥边卖酒家”等等。

在试绘“踏花归去马蹄香”诗意时,许多人只是着意于描写归马落花,就题作题;有一位聪明的画家,却只画几只蝴蝶,在马蹄后面飞逐,便巧妙地暗出抽象的花香。宋微宗亲自点评这个画作意境好。对于“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的考题,许多人都是画一个空船,或者船头立着一只水鸟,以表示船上无人。但取得第一名的,却画了一个舟子在船尾酣然睡去,身边放置一根笛子,说明并非无人,只是无人渡”而已,这样,就更加切题,而且意境深远。

如,画“深山藏古寺”一题,立意原在“藏”字上,不须费气力去写丛林、古刹,只要画一个小和尚在溪边担水,就足以凸显画题了。要作好这种富有意境和情趣的试题,应试者必须具有高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富于独创精神,否则难以夺魁、入选,正如《萤窗丛谈》所说的:“夫以画学取人,取其意思超拔者为上”。所谓“超拔”就是创意新颖,不蹈袭前人;观察能力、思想感情、技巧修养都须有过人之处。

上述绘画的技巧和意境,宋徽宗通常在成绩出来后,结合题目,对考生当面进行点评。因为赵佶本人诗书画兼,有深厚的文学功底,所以,他有时亲自去画院给考生讲课,他在教学中也并非单纯地传授艺术技法,而是全面讲授文化基础知识,课程中包括《说文》、《尔雅》、《释名》等学术研究,赵佶特别重视对于青年画家的培养,他看到画院学生王希孟很有天才,便亲自教授他笔法,使之迅速成长,终于创作出了《千里江山图》这样优秀的鸿篇巨制,殊不知,在这幅名画当中,有宋微宗的指导之功。

他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常亲自检查指导,要求师法自然,把握对象的“情态形色”,符合物理,不倚傍前人。龙德宫建成后,赵佶亲自前往验收壁画,看到有一枝月季花,画出了春天中午的形态,他表示满意,立即赐予作画的青年画家 “服绯”。他告诉大家,月季开花“四时朝暮,花、蕊、叶皆不同”,对于“动植之物”,必须细致观察,以求“曲尽其性”。

还有一次,他要一位画家画孔雀开屏,画了几次他都不满意,原因是,孔雀开屏升高时一定先要举左脚,而画家却都画成抬右脚了。赵佶不仅重视写生,还讲究物理法度。他曾画过鹤的二十种不同姿态。在这些方面,影响了当时画院以至整个时代的院画风格。书画院中的学生身份各有等差,一般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级。对学品兼优者依次晋升。

画家被录取之后,根据其文化修养和出身的不同,分为“士流”(大夫出身的)与“杂流”(从民间工匠选入的),“别其斋以居之”。“士流”可以转作其他的行政官员,而“杂流”不行。同时,按照成绩的高下,对每个学员分别授以不同的职称,其名目有画学生、供奉、祗候、待诏、艺学、画学正等。经过每月的“私试”和每年的“公试”,随时进行遴选、拔升。

宋朝以前,宫廷画家的地位、待遇都是非常低的,即使是后来办了画院,情况有所改善,较之其他文化部门仍然差很大一截。这和前代帝王把那些画家只看成服务工具,“俳优蓄之”有直接关系。到了宋徽宗手下,他们被作为艺术人才、创作力量来看待,这就有天壤之别了。政和、宣和年间,赵佶取消旧制,特意恩准书画两院的人员和其他文官一样,不但可以服绯紫,而且能够佩戴鱼袋(一种代表身份等级的金质或银质的鱼形装饰);有的画家还授予官衔。

在朝廷序班上,画院为首,书院次之,而后才是琴院、棋院、百工等。领取薪棒,画、书两院称为“俸直”,其他诸院叫做“食钱”。由于待遇优厚,一般画家都把能够进入画院引为荣幸。在皇帝的亲切关怀和不懈努力下,当时画院与画学在培养人才方面,已经具备一套比较系统完整的体制,对于以后的艺术人才培养和艺术教学、画艺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说是画院,其实与后世常见的那种单一的、松散的画家组合不同,而是一所由皇帝亲自领导、亲自执教,完全按照其旨意办学的名副其实的高等艺术学校。其办学成就是巨大的,没有任何一个朝代可比。一是培养了大批优秀画家,如:王希孟、张希颜、费道宁、戴琬、王道亨、韩若拙、赵宣、富燮、刘益、黄宗道、田逸民、赵廉、和成忠、马贲、孟应之、宣亨、卢章、张戬、刘坚、李希成等人,都是宣和画院的名家。

即如南渡后的代表性画家李唐、刘宗古、李端、李迪、苏汉臣、朱锐等,也都是宣和年间的画院待诏。二是由于画院采用了考试制度,不少来自民间的优秀画家,被录入画院,故而很多具有民间风格的作品,也在画院中出现,使民间风格在画院中占有相当地位。三是由于画院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诗、书方面修养,从而开拓了绘画的新境地,使文人画日益繁荣,画院体制更加完备。

四是在推进书画鉴藏和金石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优异成绩。赵佶对于艺术珍品酷爱到极点,即位不久,即派心腹宦官去全国各地搜罗古器物和书画名迹。《画继》记载:宣和殿御阁有展子虔《四载图》,最为高品,上每爱玩,或终日不舍,但恨止有三图,其水行一图,待补遗耳。一日中使至洛,忽闻洛中故家有之,亟告留守求观,既见,则愕曰:“御阁正欠此一图”。

登时进入。在徽宗皇帝的刻意搜求下,秘府收藏之富百倍于先朝。同时,他还组织画院画家临摹了许多内府收藏的名迹,为保存与赓续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作出了颇多贡献。流传至今的传统绘画作品 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依靠宋代的摹作才为后世所知闻的。尤其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宣和博古图》、《宣和书谱》、《宣和画谱》的编著。 这些具有画史与画学理论研究丰富内涵的著作,对于后世美术事业的发展,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宋朝人是如何喝茶玩茶的?

茶叶兴于唐,而盛于宋。宋代,可谓是我国茶文化的黄金时代。有王安石说的:夫茶为万民所用,等于米盐。在宋代,茶风靡全国的国饮,便是从宋朝开始的。精细的宋人将茶发展到登攀造极的程度。在宋代,从雕琢精细的(团茶)到别出心裁的(点差),出神入化的(分茶)……宋人将茶玩出五花八门的高度,使之成为(盛世之清汤)。一片茶叶玩出什么花样,千年的茶技至今难以超越,我们不是一个时代,无从亲眼见到,只能从古诗里知道一二。

只有走进中国茶叶博物馆,你就能穿越千年,重新体验一下。宋人制茶,有御用的龙凤团茶,到民用的散茶,整个流程都有(督茶官)严格把控。宋人烹饮茶,不仅斗茶,还写诗作画。不过,进入高科技的今天,喝茶有了高科技的用具,比宋人方便多了。你可到广州,福州,航州北京,上海,天津等地的茶房看看,饮饮茶就知道了。本人只能查资料,从古诗里了解到这些,如有不妥之处,友友们指导一二。

李后主与宋徽宗有什么相似之处?

无论我们每个人生活中某个片段。还是历史上一些时候期,有时都会突然冒出恍如隔世的感叹。会发现似乎有种轮回和历史惊人的相似一幕。比如宋徽宗赵佶和李后主李煜,历史上曾盛传两人相似不可思议的多,以至于有野史断言宋徽宗是李后主李煜的转世投胎……首先把两人的朝代顺序理清一下,李煜(937-978),字重光,是南唐最后一个皇帝,史称李后主。

宋徽宗赵佶诞生公元1082年的10月。据说赵佶降生前,其父宋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李煜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徽宗,有史书为证“生时梦李主来,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李后主李煜是被宋徽宗的老祖宗宋太祖赵匡胤在(975),宋军攻破金陵,李煜出降,被俘到汴京(今河南开封),史料记载,李煜是被用"牵机药"的毒药毒死的,据说吃下去后人头部抽筋最后痛苦的头与脚相连接的佝偻状中死去,而处死他的原因就是因为那句我们熟悉的名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句子,让宋太宗赵光义很不爽,死时年42岁。

而到了宋徽宗,在公元1127年,发生了惨烈的“靖康之难”,宋徽宗、宋钦宗皇室家族被抓到北方,北宋灭亡。宋徽宗在金国被囚禁了9年,最终还是不堪长期的精神折磨死于异国他乡,赵佶和他的妻女被凶悍金兵千里迢迢掳到寒冷的北方,被迫地“露上体,披羊裘”。两位皇帝的归宿都同样悲惨,他们的妻女爱妃的命运更加不堪。李后主成为被虏后,当着面看着心爱的小周皇后沦落成“三陪女”,被宋太宗赵光义屡屡召去侍宴侍寝欺辱。

明人沈德符《野获编》中说到:宋徽宗被女真族抓到黑龙江,同样用当年赵匡胤以及赵光义对待李后主的办法折磨凌辱宋徽宗,皇后妃子女儿都被金人瓜分,沦为奴隶姬妾,甚至娼妓,连宋高宗的母亲(宋徽宗的妻子),皇妃,子女也受尽金人凌辱,死的死疯的疯,下极为凄惨。让人想起来报应的宿命传说。仔细观察,宋徽宗和李后主李煜的经历的确惊人的相似!其一,他们虽在政治上都是无所作为的皇帝,但由于出身和教养的关系,却使他们成就了优雅的艺术贡献,李后主李煜在诗词曲赋成就斐然,花间作品主要有《长相思》,《浣溪沙》等。

被俘后,比前期有很大突破,代表作有《浪淘沙》《虞美人》,《破阵子》等。以上是人们的普遍印象,实际上,李后主也是书法大家,而且对书法贡献不亚于宋徽宗。他当皇帝时做了件很了不起的事: 李煜命令书法家徐铉将珍藏的名家墨迹汇刻分成四卷,称为《升元帖》,开创了刻帖的先河,后来此帖成为宋代《淳化阁帖》的原稿底本。

而且史料记载。由于李煜对宣纸的重视和偏爱,专门建立了“澄心堂”来贮藏,号称“澄心堂纸”。促进了徽州宣纸业的发展。李煜的书法,传世之作并不多见。从米友仁鉴定的李煜墨迹看(见下图),黄庭坚评李煜的字是“笔力不减柳成悬(柳公权)”,而陆游说:“元宗学羊欣,后主学柳公权,皆得十九。”一语点明他的师承。宋代陶谷《清异录》一书曰:“后主善书,作颜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

作大字不事笔,卷帛书之,皆能如意,世谓‘撮襟书’。”再说宋徽宗,多得不胜枚举的爱好中,书法绘画上独具风流得以流传青史。他的“瘦金书”又名“瘦筋书”,逍遥独行,打破"藏锋收尾的"书法规则。锋芒尽露,瘦硬劲挺,体态窈窕。南宋岳珂《宝真斋法书录)赞其:“金缕之妙,细比毫发,殆与神工"宋徽宗书法艺术风格的形成,与他的天性中的两种性格密切相关,这就是对美精益求精的追求。

其二,他们治国都同样昏庸无能,放荡任性。25史对李煜评价是:“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而元代脱脱撰(宋史》的《徽宗记》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他俩人都是风流倜傥的美男子酷哥,而且历史传说和画像,竟然长得也很相像。两人继承皇权的过程很相似。宋徽宗原名赵佶,排行十一,开始并没想让他当皇帝,只是被任命为一个地方王侯,突然他的哥哥宋哲宗二十四岁早逝,其他9个弟兄也都有严重疾患,紧接着8位兄长也相继而亡。

没办法,有皇家血统的只能选他了,于是不到20岁的赵佶被推上了皇帝宝座。再来对比李后主李煜,李煜排行老6,最小一个,也没打算让他称帝,和上面宋徽宗一样巧合。他的五个兄长也在20左右早逝了,于是,李煜同样不得已在25被推上皇位。  赵佶做了皇帝后,对生活的穷极奢侈,较之李煜有过之而无不极。这里篇幅原因不再多述,就就四个字——穷奢极欲。

其三 :两人都是忠实的宗教信仰者,李煜是佛系知名人士,赵佶属黄老道教门徒。其四 正因为长相俊朗,两人天生还都是"情种",拈花惹草与艺术鉴赏并驾齐驱,比翼双飞。李煜身边是美女如云,身边除了先有善弹琵琶的皇后,还有年轻貌美的小周后,还有书艺超群的黄保仪等;而赵佶同李煜一样,自小就在香薰四溢的粉黛堆里熏陶出来。

基本就是贾宝似的花魁。则更有心灵手巧的刘贵妃、太后的女官郑娘娘和王宠妃等佳人陪伴,这还不够,《水浒传》有描述,宋徽宗半夜越过宫墙,不惜以一介布衣的打扮"微服私自探访"青楼妓院,其中名留青史的歌妓李师师就是宋徽宗这般不舍昼夜,废寝忘食,寻寻觅觅而来的。有诗为证——辇毂繁华事可纷,师师垂老过湖湘。五 他们死前都是备受屈辱。

因为有相似的经历,也预示着一样的结局。两位虽然有艺术天赋,然而却不是当国君的料,导致国家江山日渐衰退,两人皆是昏庸无能、骄奢淫逸之辈,同样而走上了亡国被俘虏的结局,李后主被俘封为“违命侯”。一直软禁在大牢里,几年后被宋太宗毒死;赵佶俘虏封了个“昏德侯”,多活了几年,因为不堪精神虐待和欺辱窝窝囊囊命绝五国城。

两位皇帝相似的经历,给我们以启示,正如一位政治家所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其实,历朝历代的更替何尝不是这样,能把有些人变成魔鬼,也能把有些人变成天使,能让才华横溢的人沦为阶下囚,也能使骄奢淫逸人德不配位,差别只在于合适与不合适之间。  。

古代喝茶要“斗茶”,这“斗茶”如何斗法?

中国是茶的故乡,传说神农尝百草时即用茶叶来解毒。茶作为一种产业,西周时,开始萌芽;西汉时,逐渐起步;三国魏时,张揖撰有《广雅》,是记载制茶、饮茶方法的最古老典籍;晋至南北朝时,茶发展较快并得到很大普及;隋唐时,制茶业、茶叶研究、茶文化等均获得极大发展,茶真正成为举国皆嗜饮的重要消费品,陆羽《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

宋时,茶业又有新的发展,饮茶之风更盛,名茶产区出现了“斗茶”这种品茶方式,有些寺院也常举行“斗茶”,游人香客均可品尝。宋·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牙(宋本作芽)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

研膏焙乳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雪涛起。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薄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于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

卢仝敢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宋本作于)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元时,制茶工艺又有重大发展,“斗茶”风俗已深入民间。元·赵孟頫《斗茶图》明清时,“斗茶”等茶文化已与现代相同。

中国历朝历代,均有不少与“斗茶”相关的诗文,坯逆翘楚选取一些窃以为经典的,分享给题主及感兴趣的朋友们。宋·苏轼《月兔茶》环非环,玦非玦,中有迷离玉兔儿。一似佳人裙上月,月圆还缺缺还圆,此月一缺圆何年。君不见斗茶公子不忍斗小团,上有双衔绶带双飞鸾。宋·范仲淹《酬李光化见寄二首·其二》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

宋·范成大《题张氏新亭》烦将鍊火炊香饭,更引长泉煮斗茶。宋·袁说友《斗茶》截玉誇私斗,烹泉测嫩汤。稍堪肤寸舌,一洗苋藜肠。千枕消魔障,春芽敌剑铓。年年较新品,身老玉瓯尝。宋·毛滂《谢人分寄密云大小团》家贫点茶秪匕箸,可是斗茶还斗墨。宋·王之道《和邹进士》坐逢石鼎应联句,箧有龙潭敢斗茶。宋·白玉蟾《冥鸿阁即事》睡云正美俄惊起,且唤诗僧与斗茶。

元·虞集《题蔡端明苏东坡墨迹后四首·其一》晓起斗茶龙井上,花开陌上载婵娟。明·王世贞《青玉案·闺怨》踏青人远,斗茶时近,滋味如中酒。清·吴敬梓《桂枝香·望九华》念客里、风光不恶。又斗茶时候,红莎绿蒻。何日丹炉,锻灶结庐林薄。近现代·彭靖《江山梦醒曲》词坛百辈谁堪伍?患难同心,文章知己③,犹胜斗茶侣。当代·黄绮《蝶恋花·其九》新岁人家如火市。

蜡散轻烟,花雨从天坠。闲赌聪明居一位。斗茶行酒猜灯谜。明·张岱《陶庵梦忆·卷八·露兄》崇祯癸酉,有好事者开茶馆,泉实玉带,茶实兰雪,汤以旋煮,无老汤,器以时涤,无秽器,其火候、汤候,亦时有天合之者。余喜之,名其馆曰“露兄”,取米颠“茶甘露有兄”句也。为之作《斗茶檄》,曰:“水淫茶癖,爰有古风;瑞草雪芽,素称越绝。

特以烹煮非法,向来葛灶生尘;更兼赏鉴无人,致使羽《经》积蠹。迩者择有胜地,复举汤盟,水符递自玉泉,茗战争来兰雪。瓜子炒豆,何须瑞草桥边;橘柚查梨,出自仲山圃内。八功德水,无过甘滑香洁清凉;七家常事,不管柴米油盐酱醋。一日何可少此,子猷竹庶可齐名;七碗吃不得了,卢仝茶不算知味。一壶挥塵,用畅清谈;半榻焚香,共期白醉。

宋代人喝茶要打出点出泡沫,泡沫到底指的是什么?

宋代人喝茶要打出点泡沫,这个泡沫也叫汤花,是茶的精华。为什么这么说呢?不好意思,本人是有茶艺师证的人哈,所以在高级茶艺师的学习过程中刚好学过唐煎宋点,而且这一块可是重点啊。中国历史上本来就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所以宋朝的饮茶方法在唐代的基础上更进了一步。宋徽宗赵佶的书《大观茶论》在茶文化上有一定的地位,这个知识点基本上在每次茶艺考试的时候都是必考题哈。

宋代因为皇帝就喜欢茶,所以从皇帝以下的达官贵人,老百姓们都喜欢饮茶,风行评比调茶技术和茶之优劣的斗茶,也称茗战。斗茶既为斗,就一定要决出胜负。决定胜负的因素有二,一是汤色,二是汤花。最后综合评定茶的香、色、味。汤色就是茶汤的颜色,当然茶汤以纯白如乳为最好。汤花呢就是汤面泛起的泡沫,汤花的色泽和汤色的颜色要求是一致的,都是乳白为好。

宋代的茶,一般是福建建安所产的白茶,斗茶所用的茶盏以福建建安产的兔毫盏为最佳,水也有讲究,泉水最好。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所以,好茶好水好茶器,才有好的心情品茶和斗茶。斗茶时用茶筅击打茶汤,快速击打,我们在实习操作的时候,一般动作跟写英文字母w差不多,不能用茶筅转,转的话很难打出汤花,水平高的话可以在汤花上击打成画或者文字,就跟有人喝咖啡时咖啡上的图案差不多,非常的奇妙,不过,确实很难,这个就叫做茶百戏,现在已失传,我们只能从古代文献记载当中感受这种高超的技艺了。

宋徽宗是如何评判建盏的?《大观茶论》中评判建盏的标准是什么?

《大观茶论》:“茶有真香,非龙麝可拟。要须蒸及熟而压之,及干而研,研细而造,则和美具足,入盏则馨香四达,秋爽洒然。” 宋徽宗详细描述了,茶从采摘、蒸烤、压干、研磨、过筛一整套极其繁杂的制作工序,而这一切的铺垫只为突显“入盏则馨香四达”,由此可见宋徽宗对建盏茶具的推崇。“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燠发茶采色也。


文章TAG:宋徽宗  最爱用  斗茶  白茶  政和  政和白茶能成宋徽宗最爱  宋徽宗最爱用什么斗茶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