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不能连锁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没法标准化。中国茶有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白茶、青茶、还有花茶。爱喝什么的都有而且都不少,要是连锁店每种都卖的话,就成茶叶店了。加上产地、采摘时间、储藏时间,连口味的连续性都无法保持,这样的产品,就不要想做连锁了。因为厉害的是星巴克,而不是咖啡。问题的核心是:取决于用什么方式去经营内容,而不是内容之间的差异。
特别是快销食品这种技术含量不是极高的行业。 国人提起茶有两种态度: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样的茶是大众化的。另一种态度是,茶是一种精神诉求,一种很有逼格的上升到道的高度的带有灵气的东西,要讲求品质,山头,大师,年份,工艺等。以上两种态度给茶形成了固有思维,要么逼格很低,要么逼格很高。而星巴克是带着逼格而又很容易装逼的,也很容易复制,没有地域性,全国星巴克一个样。
因为喝茶太“麻烦”。想让茶叶得到推广,又不想承认喝茶其实很简单。喝咖啡需要有著名的logo,高档的门店和好看的杯子。喝茶需要的条件更多,不同的茶品对水质、水温要求不同,茶器很重要!饮茶流程很重要!环境布置很重要!围着茶盘而坐的人也很重要。要想获得和喝咖啡同样的愉悦感,你需要花费更多。茶的标准化做最好的是培育茶树,最差的就是在消费者终端,没有任何的入门体系。
行业内经常听到,一个人要从不懂茶到懂茶,全凭缘分。我去消费一款产品,居然需要缘分这个东西。不是不可能,解决4个问题就好,不过的确都有难度。1. 茶的连锁店如何设计会更愿意让普通人进店2. 除了卖茶之外还能卖哪些小食,去满足早餐和下午茶等场景3. 怎么样在一个可接受的价格下,卖出有文化不低劣的茶产品4. 茶的产品怎样包装能和水的区别更大看了很多答案,尤其是懂茶行家们的答案,讲了传统茶行业的规矩、乐趣,并以此推论茶的星巴克化不可行。
说结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星巴克打破了咖啡行业的“传统”藩篱,才得以将其扩大连锁,并卖给全世界。不是星巴克不懂咖啡,而是星巴克满足了不懂咖啡的人。对于茶和咖啡——本质上一口饮品,被人为堆砌了很多符号。只要是人为的,都是可改变的。其实卖茶的连锁店在全世界都有,且不说星巴克本身就供应茶,澳洲的T2,加拿大的David’s tea都是有茶饮连锁店的。
中国与欧美的茶叶市场在最早期的不同点是:外国做品牌,中国做产地。中国茶是有可能做出一个牛逼的连锁品牌的,不仅有可能,甚至是一个必要的发展方向。中国的茶叶市场连年萎缩,曾经作为生活必需品的茶正在慢慢淡出年轻人的生活,不是年轻人不爱喝茶,而是茶行业在推广产品时候,过于强调历史文化以及其金融价值,让年轻人望而生却。
文章TAG:星巴克 做成 为何不能像星巴克 为什么茶不能做成星巴克